易俗社剧场
陕西省西安市境内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易俗社剧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案板街26号(近西一路)。始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8月13日。
历史沿革
易俗社剧场是民国元年(1912年)8月13日在西安成立的的秦腔演出及戏曲教育团体,初名“西安易俗伶社学社”,后易名“西安易俗社”。
民国三年(1914年)4月,陕西省督军陆建章获得此园,予以整修。
民国六年(1917年)6月,易俗社秦腔团体购得“宜春园”,对其改建维修。
民国八年(1919年)6月,因剧场倾圯,重新修整,10月修理落成,同日举行纪念会。
民国十四年(1925年)1月,由“陆尚德堂”房地,于剧场东南修建露天舞台,砖木席棚结构,从剧场舞台东楼至露天舞台架设天桥相通。3月(阴历二月一日)工竣开演。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由封至模总设计并监修,对剧场进行了重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由封至模设计并监修了剧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日本飞机炸毁剧场的八角飞檐屋顶,抗战胜利后修补。
1964年,西安市人民政府拨专款重修了剧场。
1966年,拆除池厅两侧栅栏,取消站位,增设靠椅,使全场席位增至900席。
建筑格局
易俗社剧场为砖木结构,歇山重檐屋顶。外围南北长42米,计14间;东西宽18米,分6间;南边5间作戏台,台高1米,台口高6.48米,台口宽8.68米,进深14.34米。厅内沿东北西三面建两层木质转角楼,东西楼长15米,宽3米,北楼面宽与进深皆12米。楼下中间设池厅,两侧设偏座;楼上按间设包厢,东西各5间,北有4间,共14间。文武场面隐置在两边侧幕里,内设靠背连椅,椅背附有茶几。剧场东南的露天舞台,为砖木席棚结构,从剧场舞台东楼至露天舞台架设天桥相通。在二楼东西包厢前续接了1米宽的楼板,设了楼座;实行对号入座;偏座后架设木栏。剧场北门墙为水泥墙,北楼为钢筋水泥梯形楼面,有12排沙发椅;场地为坡地,池厅设置皮沙发椅;偏座安置木椅。全场座位计902个,舞台部分,拓宽台口为10.68米,附台向北伸延入观众席,各占两间计18平方米,西边作乐队席,东边作灯光台,架设天桥并添置吊景设备。在舞台东边为服装和化妆室。灯光设备有42路可控硅操光台1台,聚光灯40台,新式聚光灯26台,旋转式幻灯10台,云灯15台,追光、造型、八格条灯各4台,紫外线、平闪灯各1台,自动换色器1台等;音响设备500瓦主放机、80瓦扩音机、50瓦扩音机各1台,控制放大机2台,601、602盘式录音机4台,盒式录音机2台等;舞台固定装置幕布4道,吊景杆8道,其它风雷雨电器具设备等应有者基本都有。
文物遗存
易俗社剧场临街有大门楼,门额竖挂洪子明楷书“易俗社”三字社名之油漆牌匾。剧场北墙开三道门,中门上方墙上镶砌陕西省督军陈树藩楷书,用青石雕刻之社名,台口额枋上贴挂教育部颁发给易俗社的“金色褒状”。
历史文化
易俗社是由陕西省修史局总纂李桐轩和孙仁玉两先生发起成立的,为中国第一家艺术团体,为世界第三家(第一家是法国芭蕾舞剧团,第二家是莫斯科艺术剧院)艺术团体。她以改革社会、启发民智、辅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为宗旨,采取文化与训练并重,在演出实践中培养演员,成为全国首创的戏曲学校性质的秦腔剧团。易俗社前身是宜春园剧班,演出汉二黄,民国五年(1916年),剧场卖给易俗社,易俗社改舞台为转台,由陕西省督军陈树藩题“易俗社”门额,首场演出为孙仁玉编写的《復汉图》前本,观众坐满了800个座位并站满了500个站位,人数虽多但秩序井然。易俗社延请名流做教师和编剧,诸如陈雨农、李云亭、赵洁民、党甘亭、赵杰民、刘立杰、唐虎臣、范紫东、高培支、李约祉、吕南仲等先生,培养出学员600名,著名的有刘箴俗、刘迪民、沈和中、马平民、苏牖民、刘毓中、王天民、骆秉华、耿善民、王秉中、李可易、宋上华等,剧社演员支衍大西北五省区。民国十年(1921年),赴汉口演出,民国十二年(1923年),给鲁迅先生演出《双锦衣》,博得好评。鲁迅先生曾在易俗社看秦腔,一连看了5次,捐助银元50枚,并赠《古调独弹》匾额。解放后,1953年出国到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演出,1959年参加陕西省演出团,在全国13省、市巡回演出,并到福建前线慰问解放军演出,赴北京观摩演出,还出国到日本访问演出。此外,还拍摄了电影《火焰驹》、《三滴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中获得了创作、演出一等奖。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易俗社剧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址
易俗社剧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案板街26号(近西一路)。
交通
乘车前往易俗社剧场:从西安环城公园出发,乘坐6号线至永宁门下车,转乘2号线至钟楼地铁站7号口下车,再步行两分钟即可到达易俗社剧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3 08:2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