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
张之洞撰写的政论文。为其《劝学篇》内篇之第三篇。写于1898年3月。有湖北两湖书院、桐庐袁氏等刻本,并收入
《张文襄公全集》。
在近代古今、中西的论辩中,张之洞既否定顽固派的“守旧”、“不知通”,也反对维新派的“菲薄名教”、“不知本”。他宣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为有关世道人心的封建纲常名教,是体,是本,不能动摇;西方的技术知识,工、商、学校、报馆诸事,是用、是末,可变通举办。为明“本”,更为辟维新派“开民智”、“伸民权”之邪说,他在《劝学篇》中特撰《明纲》篇,强调“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至教,礼政之原本,人禽之大防”。他写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此《白虎通》引《礼纬》之说也。董子所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之义本之。”“故知君臣之纲,则民权之说不可行也;知父子之纲,则父子同罪免丧废祀之说不可行也;知夫妇之纲,则男女平权之说不可行也。”认为三纲是封建社会君权、族权、夫权的支柱,也是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的支柱,不仅清朝250年来未改“圣道”,即使数千年来,圣教明道垂法亦无改变。“五伦之要,百行之原,相传数千年。更无异义。圣人所以为圣人,中国所以为中国,实在于此。”所以,他指出:“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三纲及其与之相适应的五常是永存的,对于维新派要废除封建伦理道德的“三纲”之说,张之洞深痛恶绝,指斥道:“近日微闻海滨洋界,有公然创废三纲之议者,其意欲举世放恣黩乱而后快,怵心骇耳,无过于斯!”张的这些思想发表后,慈禧太后以圣谕形式下令军机处“广为刊布,实力劝导,以重名教而杜危言”。改良派梁启超、严复等对之进行了批驳,揭露张的这些思想为“祸国殃民”之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