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石铁路是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内的一条米轨支线铁路,起点在
昆明北站中心(K0+000),终点在昆明西郊
石咀站4货场尽头(K12+400),从北站中心向西逐次经
小厂村、联盟镇、
盘龙江、小菜园、
莲花池、西南联大、地台寺、虹山、
蔡家村、
麻园村、海源大河,到团山(眠山)后渐渐折向西南,再经七公里、马街、石咀村,全长12.4千米。
昆石铁路为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修建的(“
滇缅铁路”;昆一铁路,昆明北~一平浪)现今仅存的残段,于1938年12月开工,已有74年历史。1942年停工时,已完成80%,
昆明北站至安宁站间也已通车,后因
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安宁至石咀间路轨拆除。解放时仅有
昆明北站至
石咀站间通车,故改名为昆石铁路。本线与准轨线只办理整车货物直通运输。全线为1000毫米轨距的
窄轨铁路,在
昆明北站与
昆小铁路(
昆明北站——
小石坝站,原
叙昆铁路残段)联接,经
昆小铁路往东南下在昆明市东郊的
黑土凹站与
昆河铁路(
昆明北站——
河口站,原
滇越铁路改线后的现今状态)联接,是
昆明铁路局辖内的昆明米轨枢纽的一部份。
线路全长12.4千米,全程有三个区间,分别是:
昆明北站——
麻园站(4千米);
麻园站——团山线路所(3千米);团山线路所——
石咀站(5千米)。全线行车控制采用老式的电气路签闭塞,自起点站至终点站都设有一部苏制的电气路签机。
团山线路所地处昆明城西的眠山,原是在昆石线麻园站至石咀站区间为云南冶炼厂专用线而设的道岔管理处,后来专用线改准轨铁路后,改从马街的昆明西站(成昆铁路终点站)岔出,线路所原来的米轨岔道系统被另一套专门设计的准、米十字交叉路轨系统所取代,形成了当今世界上——米轨水平十字相交状态,并因此而被国内铁路迷们所津津乐道。线路所在行车管理上是采取米轨优先的原则,因为昆石铁路是属于昆明铁路局的管辖,而准轨的专用线是云南冶炼厂和昆明平板玻璃厂的自用线,所以当有米轨列车通过线路所时,准轨车只能是交汇或待避;而米轨列车在通过线路所时需要和所值班员进行行进中路签交接,这种现像在全国铁路系统中也是屈指可数的老方法了。
盘龙江大桥是全线中最长的一座铁路桥,也是全线第一座桥(桥1,K1+115),地处小菜园与联盟镇之间。大桥全长约60米,为单石墩箱式钢板梁桥,木桥枕铺面加护轨、角钢和木梁综合固定。其中钢板梁系1937年英国Patent Shaft & Axletree有限公司制造。该桥是全线中为数不多原滇缅铁路遗留工程,仍坚固耐用,屹立于
盘龙江上。
民院桥是全线的第二座桥(桥2,K2+000),地处莲花池云南民族大学北院侧门处。该桥建于1987年,是应当时的
云南民族学院的要求在昆石线K2+000处开建的一座跨线桥,用于方便校内职工从桥下道路穿越出行。桥长6米,为小型钢板梁桥。此桥下面的通道已填塞废弃。
麻园站地处昆明城西北虹山脚下与蔡家村之间,抗战时期修建
滇缅铁路时建设,当时称为昆明西站,这就是那片地区叫作“西站”的由来。车站设道5股,有可供汽车进入的货场,为货运中转站。
西园路跨线桥位于昆石线K4+370处,在麻园站和团山线路所区间。建于20世纪90年代末,是为了让西园路从昆石线上跨越过去而修建的,铁路从公路桥下穿过,形成全线中的一座“隧道”。
自20世纪80年代初昆石线的前身昆一铁路(
昆明北站至一平浪站)被拆至
石咀站后,全线就再也没开行过客车,而沿线的车站中除
昆明北站外(只办理
昆河铁路下行方向的车),都不办理旅客乘降。这种情况一直沿续到2008年6月15日,昆明铁路局将原先只发往昆河线王家营车站的通勤列车延伸到了石咀站,昆石铁路才又开行了起了客车,除团山线路所外,沿途各站均办理旅客乘降(仅限
通勤车)。 2010年,昆石铁路停办货运业务,只保留通勤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