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金殿名胜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穿金路771号。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云南巡抚
陈用宾在鸣凤山创建吕仙祠、太和宫、三元官3组道观建筑群,占地面积1773亩。东临金殿水库,南接中国'99世界园艺博览园,西南邻穿金路与昆明城区连接,北有金黑公路、昆曲高速公路。
历史沿革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云南巡抚
陈用宾仿湖北武当山太和宫形式,在鸣凤山创建吕仙祠、太和宫、三元官3组道观建筑群。建一、二、三天门,太和宫内筑紫禁城,铸铜建北极真武殿,铜殿为单檐硬山铜殿。
明
崇祯十年(1637年),云南巡抚张凤翮将铜殿迁宾川鸡足山天柱峰。
清
康熙十年(1671年),平西王吴三桂重建现存这幢重榭歌山铜殿,供奉北极真武铜像。康熙二十年(1681年),太和诸宫部分建筑毁于兵燹。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进行大修。
清
道光十三年(1833年)七月二十三日,昆明地震,太和宫部分建筑被毁。道光十六年(1836年)、二十八年(1848年),两次重修紫禁城、天门及诸宫楼阁。
清
咸丰七年(1857年)和咸丰八年(1858年),三元宫毁于兵燹。
清
同治五年(1866年)至光绪十六年(1891年),历次对太和宫进行过修葺。
民国七年(1918年),辛亥护国将领
庾恩旸被葬于三元宫遗址。
1950年至1958年,先后隶属昆明市文教局、建设局和文化局管辖。1958年,成立昆明市园林局,金殿名胜区移交园林局管辖。
1966年,太和诸宫遭“扫四旧”劫难,神像被毁,殿阁倾圮,荒烟蔓草。1968年,划属昆明力车胎厂作宿舍区,1970年由昆明市城建局收回。
1950年至1975年,金殿名胜区设“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党组织关系隶属黑龙潭党支部。有职工3至5人,有名胜区管理的道人、道姑3人。管理范围东至石瓦沟箐,西至迎仙桥,南至栗花箐,北至羊清河(金殿水库),总面积约1200亩。有不少属金殿的山地被农民自由耕种,山界林权不清。
1976年,金殿名胜区组建党支部,到1977年底,职工增加到13人。
1978年,恢复园林局后,金殿名胜区由园林局管辖。
1972年至1983年11年间,昆明市城建局、昆明市园林局,逐年维修3座天门及棂星门,重建雷神殿、老君殿、三丰殿,修葺钟鼓楼、魁星楼,翻修环翠宫,修筑达太和宫公路。工程浩大,持续时间久。
1983年,新建鸣凤山顶之钟楼,总投资27万元,1984年10月1日开放。
1983年至1986年,先后征用五家村、云山村轮歇地、山林地273亩,收回被农民耕种的山地,依据历史档案,划定金殿名胜区山界林权,总面积达1773亩。
1984年至1991年,建设“昆明园林植物园”。
1997年至1999年,为迎接世界园艺博览会,昆明金殿名胜区大规模进行整治修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昆明市金殿名胜区坐落在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穿金路771号,占地面积1773亩。东临金殿水库,南接中国'99世界园艺博览园,西南邻穿金路与昆明城区连接,北有金黑公路、昆曲高速公路。
水文信息
昆明金殿名胜区的杜鹃园水系面积约3.3平方米,长度260米,包含4个叠水瀑布,主材为红砂石。由南至北依次设计为水系起始点金殿的高位水池(蓄水池)、露天荷花池、杜鹃山水溪、兰园瀑布、长廊池塘、林间小溪,茶花园景观池塘。水系蜿蜒流淌,流经露天荷花池、兰园瀑布及长廊池塘、林间小溪。水流多样,水面、跌水、溪流依山就势相互穿插,形成小河、溪流、山涧,水生植物遍布水系。
主要景点
天门
鸣凤山竖一座四墩三门石牌坊,正面坊额“鸣风胜境”,背面坊额“玉虚孔衢”。石坊东面,有明代陈用宾所立“唐高风正节吕真人洞路”石碑。
过胜境坊,沿石阶登山到太和宫山门,240多米的松荫石级曲径上,建筑3座“天门”牌坊,“天门”均为四墩三门。一天门保持明代建筑风格,柱拾梁无斗拱;二天门和三天门斗拱装饰,雕梁画栋,巍峨轩昂。
1998年,新开辟金殿西门,位于鸣凤山西麓,石阶蹬道逶连而上,连接二天门。西门系三重檐四墩三门琉璃牌坊。
环翠宫
鸣凤山,太和宫居中,北面山腰悬崖之上为环翠官,即明万历年间始建的吕仙祠。
环翠宫是一组四合院建筑群,大殿坐南向北,东西厢房为两层民居式木结构建筑,北面门楼为歌山戗角屋面,二层木结构建筑,与厢房回廊相通。前殿系“慈航殿”,楼上为中国道教历史展览;大殿供奉道教三清、玉皇、吕真人等神像。
太和宫景区
金殿,又名铜瓦寺、太和宫,坐落在鸣风山巅,坐东向西,历史上是云南较为著名的道观。
太和宫山门,是五间厅琉璃瓦屋面歇山门厅,红墙黄瓦,系1978年在原址重建。“太和宫”匾系清光绪甲午年(1894年)遗物。门外八字墙上,重拓明代书法家所书“鹦鹉春深”4个大字,笔锋圆润丰满,为书法珍品。进山门,是斗拱飞檐的四墩三门牌坊——棂星门。棂星门悬挂—幅隶书对联:天台高百尺,东林竹舞,一半青山一半云;帝道满三千,上谷龙飞,无双玉宇无双地。
由雨道向东,上石台阶,即为明万历年间所筑紫禁城。城坐东向西,西门为正门。城西门外两侧,对称建有四方重檐琉瑞屋面的钟鼓楼,鼓楼前石砌花坛有明代茶花——狮子头—株,钟楼前花坛有白玉兰一株,两边各有一株古刺柏。紫禁城西门上,建有重檐歇山魁星楼,楼上有木雕魁星。
紫禁城砖城周长365尺,城内中部二层平台上,为铜铸北极真武殿。殿为重檐歌山,高6.7米,宽7.8米,深7.8米,16根立柱为宝装莲花础。铜殿四面斗拱装饰,屋面正脊通体雕云龙纹,两端饰以龙吻,中间装饰龙纹火焰宝珠。戗脊饰人、马、鱼等。殿四壁为36扇格子门组合。正门铸浮雕云龙、龙凤呈祥;左右璧和后壁门铸“寿”字几何图案。殿内铸有八角云龙浮雕藻井。殿正梁上,镌有“大清康熙十年岁次辛亥大吕月十有六日之吉平西亲王吴三桂敬筑”楷体字1行。整个铜殿,包括神像、帏幔、匾联等,全部用铜铸造,据史学家方国瑜考证,铸铜殿用铜为250余吨,是中国最大最重的铜殿建筑。
殿内,中间铜铸真武祖师坐像,两侧为铜铸金童、玉女和龟、蛇二将立像。
铜殿安装在石砌的平台上。上层平台、栏杆、云龙阶石、地坪等全部用大理石镶砌;下层平台基石、栏杆及云龙镂空阶石用墨石、砂石组合,基座及栏板浮雕飞禽走兽、花鸟及二十四孝故事。
下层平台两侧,有铜铸水、火二将,置于檀木精制的六角重檐小阁内。水火二将两侧,有清代青石雕刻的大石狮1对。
铜殿前,原有清代墨石雕香炉,石香炉移至文物馆保护,新铸铜香炉1个。
铜殿平台前北面,竖有日月七星铜旗,系清同治年间增建。七星旗之旗杆、旗斗、旗子全为钢制。旗星三角形,上方有镂空日月,旗边呈狼牙状,—周镶二十八宿,中间镶有北斗七星。日月之间偻空刻“天下太平”4字,铜旗的飘带上,镂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紫禁城东门外,为老君殿,庭院回廊环绕,院内种植桂花。老君殿坐东向西,原供太上老君,1979年重建,现辟为老子历史文化展厅。
紫禁城南门外,为三丰殿,上下两幢大殿,南北厢房围成四合院,1979年重建后辟为茶水、小卖、冷饮、工艺品服务部。院内有“三丰仙师”石碑刻像;上层大殿内塑上清、玉清、太清三清像,悬“三清殿”匾。
紫禁城北门外为天师殿,民国年间建西楼,形成四合院二层楼房。1984年维修紫禁城东北角,拆除天师殿南厢房。天师殿曾作名胜区管理处办公窒,1993年开辟为金殿文物展览馆,设有吴三桂大刀、真武七星剑展室,太和宫文物展厅,陈圆圆、吴三桂画展和西周青铜器展室。
“七星宝剑”,重30多公斤,两面剑锋上镶7颗铜星,原挂铜殿内,“慧剑高悬,常伏魔而制怪”,是真武的“镇山法宝”,系清康熙十年(1671年)吴三桂重铸铜殿时所铸。
木柄大刀,重12斤,系吴三桂使用过的大刀,建铜殿后留下,炫耀其武威。
太和宫还保留有不少明万历年间创建以来的重要碑刻,如明万历甲辰年(1604年)的创建碑、功德碑,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的《重修太和宫碑记》等。还有反映明、清太和宫道观的楹联、古字画、铜器、磁器等。
钟楼景区
钟楼位于鸣凤山最高点,海拔2058米,于1983年破土动工,1984年10月建成,钟楼高29米,3层,平面呈“十”字形,每层12个戗角,3层36个戗角。施工时不通车路,所有建筑材料均靠人力挑上山。建盖钟楼,开辟钟楼景区时,迁走用地内坟墓273冢。
钟楼三楼穹顶下,悬挂1口大铜钟。铜钟原挂昆明城南门宜化楼,铸于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钟高3.5米,口径周长6.7米,重达14吨,是昆明现存古铜钟中最大的一口。永乐大钟最初用于报时,后又用以报警。1953年拆宣化楼,将铜钟移至状元楼外古幢公园,1970年迁金殿名胜区。1984年铜钟挂上钟楼,是用3台“绞磨”提升悬挂。挂好铜钟,再上屋面椽子和琉璃瓦。
太和宫南面的三元宫,清咸丰七年(1857年)兵燹身毁后,民国七年(1918年)曾建作为云南护国起义将领庾恩肠的墓园。1966年庾墓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4年辟为秋园,挖池理水,平桥拱桥,大量种植秋景植物。秋园仍保持了庾恩肠三台慕园的格局。
秋园东面,1998年重建三层重檐古典式餐厅,回廊环绕,亭阁簇拥,掩映在绿树丛中,与秋园融为一体。
昆明园林植物园
鸣凤山南面建有600多亩的昆明园林植物园,分为茶花园、杜鹃园、花卉温室区、木兰园、蔷薇园、珍稀濒危植物区和菠类园等园区,共种植园林植物2500多种。
茶花园为最大的专题园,占地20多万平方米,种植着一万多株茶花。杜鹃园占地60亩,以种植云南杜鹏为主。
金殿铜文化
天师殿西面,北雷神殿花园于1995年新建“中国金殿博览苑”,将中国武当山、五台山、泰山及北京万寿山的古代铜建筑按比例缩小二分之一,木雕仿制,仿锕处理,荟萃一园。
景区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挖池堆山,叠石理水,拱桥牌坊,栈道蹬道,植物造景,形成殿阁辉映,小巧玲珑的中国古典式园林景观。
1997年至1999年的环境整治中,把登钟楼游路改为秋园至钟楼轴线甬道。甬道两侧,仿制云南出土战国至汉的青铜器——铜枕、牛头、贮贝器、葫芦笙、牛虎铜案及滇王金印,成为云南青铜历史文化景廊。此外还有铜铸年牛、西周青铜器展室等景点,均突出了昆明金殿名胜区青铜文化的特色。
植物资源
综述
昆明金殿名胜区内,古树名木众多,拥有古树名木4千余株,后续资源3千余株。紫禁城内的紫薇、梧桐、银杏,紫禁城西门外的茶花,均植于明代。庭院内外,大量扁柏、银杏、梧桐、罗汉松、刺柏都是明清古树。老君殿南侧,有一株云南省最大的麻栎树。风景林内,大量云南油杉都是百年以上的古树。
鸣凤山麓,有羊清河由东至西绕鸣凤山,转南注入金汁河。1958年建金殿水库后,河水千涸。跨羊清河,明万历年间陈用宾建单孔石桥,名迎仙桥。
金殿的茶花驰名中外,金殿茶花园有数千盆茶花,茶花又名
山茶,是
云南八大名花之一,其栽培历史已有500多年。云南被称为山茶的故乡。茶花也是昆明的
市花,冬末春初,树叶凋落,唯茶花吐艳盛开。
引种驯化
金殿园林植物园结合各专类花卉园区植物分类的特点,引种驯化云南野生及珍稀濒危植物,保护观赏植物种质资源。
杜鹃园大量引种大规格露珠杜鹃、云南野生杜鹃,扦插繁殖锦绣杜鹃。
茶花园引种睡美人、粉牡丹、雪娇等珍贵茶花品种,逐年扦插白秧茶,靠接各种茶花。
温室花卉区引种30多个野生品种及20多个园艺品种的海棠,广泛搜集各种观叶植物。
树木园在引种驯化乡土行道树种的基础上,大量繁殖三角枫、栾树、樟树,为丰富昆明行道树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文化活动
金殿庙会
农历正月初九是金殿庙会。道教传说,正月初九是真武帝君得道飞升之日,又是玉皇大帝圣诞,因此成为太和宫传统庙会。过去逢正月初九,“析晴祷雨,禳灾迎福”,烧香拜神的人如潮水涌上金殿。新中国成立后正月初九传统庙会发展成游春赏花盛会,花灯歌舞、狮子、龙灯、游艺活动、风味小吃....
历史文化
公园依托昆明金殿名胜区拥有全国最大的铜殿、云南最大的古钟,形成青铜文化主题。围绕青铜主题文化,开发了“中国金殿博览苑”“青铜文化园”、东化川天南铜都“云南铜魂”展览馆等一系列青铜文化景区、展室。以吴三桂重建铜殿为依据,将秋园开发为陈圆圆文园,充分展示和发掘金殿名胜区的历史文化内涵。
文物保护
1982年2月23日,“太和宫金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获荣誉
2001年,昆明金殿名胜区被第一批列入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2002年,昆明金殿名胜区成为省级文明旅游风景区,通过ISO9001、14001质量环境认证。
2010年,昆明金殿名胜区成为昆明市科普教育精品基地。
2013年,昆明金殿名胜区成为云南省山茶花优质种业基地。
2016年,昆明金殿名胜区获“国际杰出茶花园”称号。
2019年8月,昆明金殿名胜区获准加入中国科普研学联盟。
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
昆明金殿名胜区景区全年开放,每天开放时间7:30—18:00。
门票价格
免费。
交通信息
公交:市内乘坐142路、10路、146路、47路、71路、235路、69路、57路、76路公交车直达昆明金殿名胜区西门(正大门)。后由昆明金殿名胜区西门(正大门)可乘坐Z90路公交到达景区北门。
自驾:昆明市——昆磨高速入口——昆磨高速——汕昆高速——东三环路——世博路——穿金路——昆明金殿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