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旺火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历史悠久的风俗习惯,主要以
山西为主,
河北、
内蒙古等地也有庆祝。垒旺火一般在春节
除夕和
元宵节时进行。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塔状,称之为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
起源探究
有说法认为内蒙古地区的旺火起源于
篝火,内蒙古作为游牧民族生活的地区之一和旺火这种风俗习惯应该有一定的渊缘。(《内蒙古晨报》)内蒙古民俗专家郝云认为,旺火最早源自上古年间,是古人对火的一种崇拜,相传始于祝融时代。
对于山西地区,有说法认为,山西煤炭资源比较丰富,而根据煤炭开发使用的历史推断,现代形制的旺火最早可以上溯至汉代,并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故山西北部地区形成了一种生旺火的风俗习惯。
旺火被垒成塔状则可能是受佛教文化传入的影响。
演变历史
起源
在古代,有一些与旺火形式类似的活动,如“庭燎”、“籸盆”等,被认为是早期的旺火。主要是用于祭奠祖先,或是为了驱邪,且当时大多是烧柴、烧炭:
《汉仪》《
隋书》记载,国家礼仪中,有在
元日“庭燎”的规定,春秋时期还有齐桓公
庭燎求贤的故事(《
韩诗外传》)。南朝梁代的《
荆楚岁时记》中开始出现了民间庭燎的记载,目的是驱邪消灾。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记载:“《四时篡要》:‘除夜积柴于庭,燎火避灾。’”到了明代,开始有了祭拜祖先、神灵记载。明·周汝成《熙朝乐事》:“除夕人家祭先及百神,架松柴齐屋,举火焚之,谓之籸盆。”
清代关于旺火的文献较多:
1738年,
郎世宁画了一幅《弘历雪景行乐图》,所绘为过年时皇帝与子女用火盆燃烧松柏树枝的情形。此谓“烧松盆”。
乾隆年间的《寿阳县志》载:“上元前后三日,坊肆里巷,俱于门前塑泥作弥勒、判官、狮子及棒槌等样,围石炭焚之,通宵不息,名曰塔火。”(现亦有“塔火”之称)《大同府志》(三十三卷·清乾隆四十七年刻本)载:“‘元旦’,垒炔炭于门,如浮图状,名曰‘旺火’。”
道光年间的《赵城县志》载:“上元炽炭于庭中,曰兴旺火,祀神。”
转变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受“文化大革命”后期的“破四旧”运动影响,涉及祭祀、接神的旺火被看做是迷信活动、旧风俗,在政府倡导的“破四旧”运动中,民兵队伍或村干部开始禁止村民垒旺火。旺火由此受到限制。至七十年代初期,西关大旺火的神性信仰还很普遍。到七十年代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知识的广泛普及与渗透,人们渐渐“看透”了“天”的本事,民间对旺火的神圣信仰开始动摇,其作为节日庆典喜庆的象征意义加强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高潮期,也是煤炭事业发展的一个高潮期。垒旺火的技术发生了重大变迁,核心的技术改革表现为引入搭架技术。随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旺火的规模也逐渐由用小块的炭垒个尺把高,发展到十几米二十几米,所需的煤几吨甚至十几吨。
受限
二十一世纪,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们意识到旺火所带来的危害:由于燃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会污染和危害周边环境与市民健康,旺火在风力作用下极易引发火灾等。各地开始逐渐推出旺火限令、禁令。如:
2003年初,大同市环保局、市政公用局、公安局、公安消防支队四部门联合下发旺火“禁燃令”,并派出督察组进行检查。200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政府发出春节、元宵节期间禁止燃旺火的通知。
随后,民间逐渐出现了两种环保旺火:一种是一些煤场经营者着意进行煤质技术革新,将煤进行洁净化处理,使其既具有低污染的特点,又增加各种添加剂,使旺火焰高烟少不塌不谢;另一种则是大同市率先发明并应用的环保型灯艺电子旺火,通过把塑料加工成煤块状,垒成旺火状,利用现代的光电技术,仿制电化旺火,同时有鼓风机吹动旺火顶上的装饰条。随后包头、呼和浩特等地区也开始引进电子旺火。呼和浩特市部分地区还鼓励“一个小区只垒一个旺火”,既保留了春节传统的习俗,又能兼顾低碳、环保。
搭建
旺火最讲究的是“垒”,“垒旺火”是第一 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1、选材。垒旺火的“炭”(山西方言对煤的俗称,下同)要上一层比下一层小,最下面的一层(称为“毛炭”)最大。
2、修炭。把每块炭修成五个光面(光滑的面),一个毛面(粗糙的面)。光面在外面,有利于结构的稳定;毛面在里面,有利于燃烧。
3、打底。底部铺设砖块,按东、西、北三个方向摆好(一般南面是风口)。
4、垒旺火。将炭往砖头上面一层层“垒”,每垒上一层时,必须压往下一层的缝,以求牢固。底座是圆的,一层一层逐渐缩小,最后到了顶部,用一小块炭盖顶。中间空的部分填满大小长短适中的劈柴,风口上塞豆秸之类作为引火柴。
垒好了旺火,还要罩一个“旺火罩”。旺火罩一般用彩色纸,如红、黄或粉纸铰成网状,把旺火罩住,再用红绸子系成大红花,红花放在最上边,两边的飘带长长地飘下,最后, 还要在旺火的中间放一个条幅“旺气冲天”等祝福语。这样,一个旺火才算完成。
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火时,先点引火柴,然后人力扇风,使里面的劈柴着火,由劈柴再点燃炭块,这时候整个旺火塔就熊熊烧起来了。
寓意
旺火点燃后熊熊燃烧,火势旺盛,所以取其意叫旺火,预示着人们的运气也会一年旺盛。
旺火架数以年而定,平年12架,每架4根木材相互交叉,中间留空,填入干草,共48根,闰年为13架,52根木材。
为了达到一年胜似一年之喻意,要求垒砌旺火时,每年都比前一年增高一些,具体增高的尺寸大小,则由主人心中的期望而定。如果家庭增添人口了,旺火就要明显地垒得比往年大一些。受条件限制,塔增加到一定高度时,便不再增加。
“点旺火”又叫“发旺火”,取“发财”、“发达”之义。民俗有谁家的“旺火”旺,谁家的福气旺之说。旺火拢得越旺越好,火势炽烈的“旺”谐家业、事业兴旺发达。
“逢九”的人(指年龄中有九的倍数的人),要把红色的内衣拿在火上烤一烤再穿,据说可以辟邪。人们(多是小孩)要在旺火上烤馍馍,一边围着旺火走一边吃,俗语有“吃上烤馍馍,一年四季不肚疼。”
禁忌
1、拢旺火不能说“倒了”、“塌了”等不吉利的话。点旺火也不能说“点不着”和“怎么不旺呢?”。
2、在“旺火”燃烧的过程中,最忌讳的是“塌”,如果塌了,也要说“谢”了。
3、农历大年垒的旺火要等到过了正月初五才能拆除。
庆祝仪式
冬至
在山西北部,由于煤窑众多,又多危险,于是就出现了有煤矿的地方所独有的“祭窑神”(即煤窑之神,又称窑王爷、窑神爷)风俗,每年冬至或腊月十八为祭窑神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直到正月十五之后,窑要“封井”,也叫“歇窑”。这一天,庙里的和尚敲锣打鼓到人们家里去“齐炭”(一家给一块炭,叫“齐炭”),齐来的炭晚上在庙上拢旺火。人们前去“过庙会”。有下井工人的家庭也拢旺火,庆祝他们的平安归来。
除夕
除夕的旺火最重要。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点旺火,祭祖先。子时,老少皆换新衣帽,随之点燃旺火,迎接财神。长者在神堂焚香敬纸,孩童欢蹦乱跳,不论男女老少皆围旺火转一圈,或转六圈(取“六六大顺”之意),盼望一年兴旺吉利。即使没钱买煤垒旺火的人家也要在自家门前点燃一捆柴火,并说:“我们不拢旺火了,我们发柴呀。”以“柴”谐“财”,取发财之意。
正月初二
旧时商店的店主,正月初二凌晨“接财神”。商号门前烧“旺火柴”,供桌上摆五个碟子,里面分别放上核桃、红枣、柿饼、花生、栗子,取“讨早市生利”之意。这一日,有钱人家也要在自家门前烧“旺火柴”。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一般是由集体在娱乐区点燃几个非常大的旺火,全城或全县人出来游玩。在一般的商号门前也要拢旺火,正月十五一过,家家商号就要开始营业。有些三十晚上不拢旺火的商家,十五晚上也一定要垒旺火。
结婚仪式
在山西北部人们的结婚仪式上,一定要点“旺火”。旧时花轿一落地,就点燃旺火;即使是一些买不起煤炭的人家也要在大门左右各点一把草来代替“旺火”。新娘下轿,踩地下铺的黄布,到旺火前转一圈,才能进洞房。旺火主要起逼邪的作用。驱邪化吉,祈望发达 。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新娘进婆家之前,要通过两堆旺火才能入室,以取其兴旺之意。
历史传说
传说1
据说孙悟空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太上老君发现后,辱骂了孙悟空。孙悟空一怒之下拿金箍棒打碎了太上老君炼丹用的八卦炉,八卦炉碎片洒向人间,碎片掉到哪里,哪里就燃起熊熊烈火。一瞬间人间一片火海,玉皇大帝忙派托塔天王想办法拯救人间众生。天王马上拿出他的宝物玲珑宝塔,念动咒语。玲珑宝塔一时化作无数小宝塔飞向人间,小宝塔落到人间后,烈火和浓烟都被小宝塔吸进塔肚之中,八卦炉中一些丹药粉末也一并吸入了小宝塔,小宝塔马上仙气缭绕,香气扑鼻。人们在惊魂未定时发现了这一奇观,于是都围着小宝塔争相观看,人们吸入小宝塔散发出的仙药后顿感神清气爽,有人还拿食物到小宝塔上烘烤,给那些被烈火浓烟烧伤熏晕的亲人们食用,伤者马上痊愈。托塔天王见火患已除,就收回宝物向玉皇大帝复命。
人们慢慢又恢复了男耕女织的正常生活,从这以后每年到这段时间(正月初一到十五)人们就会用木材等材料垒成宝塔形状,点燃后火焰似一条金龙盘旋围绕在这塔火之间,此即为旺火。
传说2
相传,上古人点旺火,是为了除掉残害人们的
九头鸟。远古的时候,在一个遥远的大山洞里,有—只凶恶的九头鸟。每当人们过年的时候,它就飞出山洞残害人们。有一年除夕,人们听说九头鸟又要来伤害人了,家家户户愁眉不展,吓得哭泣。就在这时候,有一位勇敢的年轻人,挺身而出,决心要为人民除害。他手持大斧,头也不回朝山上走去。
这位年轻人翻过九架大山,蹦过九条大河,历经千难万苦,终于来到了九头鸟居住的大洞口。一进洞门,一股阴风向他袭来,顿时头晕目眩浑身冰冷。当他走近九头鸟的时候,九头鸟正举着酒怀,开怀畅饮。年轻人急忙闪在一旁,待九头鸟喝得醺醺大醉时,立即举起明晃晃的利斧,朝九头鸟的头上砍去。一斧头一颗,当他砍到第八颗头的时候,九头鸟疼痛得突然醒了过来,望着年轻人恶狠狠地扑来。年轻人心不慌,手不软,迎上前去,和九头鸟厮杀起来。这时,山洞里雷鸣闪电,山洞外山摇地动。经过一场激战,年轻人终于砍中了九头鸟的最后一颗头,但是,由于气力已不足了,没有把头砍下来。九头鸟痛得大吼一声,慌忙逃出洞外,黑血落到哪里,哪里就是一场灾难。看着这种惨景,年轻人心急如火,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正在这时,他看到前面一片竹林,为了向衬里人们报讯,便跑进竹林点着火,竹林劈劈叭叭的爆破声——据传说,爆竹就是这样来的。就在这时候,年轻人已经化作了一株粗大的竹子。说也怪,当这一爆破声传到人们耳朵里的时候,已变成了“快点旺火!”人们还从竹片上看到两行血写的字:“欲砍九头魔,家家点旺火。”
于是,家家户户立即在院子里点燃了旺火。霎时间,院院点火,村村冒烟。正好这天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受伤的九头鸟最怕烟火,这时已无处藏身,最后一头栽进大海,化作大鲨鱼了。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户户总要垒旺火,点旺火,放爆竹,来纪念这位年轻人。
传说3
根据传说,远古时期,“
年”和虎狼一样,是凶猛的野兽,常于寒冬新春时,在夜间深入村庄伤害人畜,令人叫苦连天。有一年
腊月三十傍晚,“年”到了一个村庄,恰好有牧童用鞭子,“年”听到后就逃到了另一个村庄,这时看见一个妇人晒出了红衣,就又慌张地跑了。
后来人们就知道这个害人的家伙害怕红色和鞭声,每到除夕之夜人们就在院内点燃篝火,挂起红灯笼,通宵达旦。其实旺火也并不一定是传说中那样由来的,主要是在除旧迎新的时候,人们图个吉祥如意,喜庆热闹。在北方地区,气候寒冷,木材匮乏,但地下的煤资源丰富,到了宋朝时期,人们就开始用煤炭代替木材,篝火变成了旺火,关于旺火的寓意,取其六畜兴旺,来年光景红火。
地理差异
旺火涉及的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五省区,大约112个县。不同地区,旺火的名称不同,庆祝时间亦不同。
在山西、河北民间,由于风俗习惯各有不同,旺火的形状也有所区别,因此,旺火的名称也各异。在山西
大同、河北
张家口、内蒙古靠近山西的地区,人们把旺火称作“达达火”;在晋东南
高平、
壶关等地民间,旺火又被称为“正火”;在
吕梁一带,又把旺火称作“棒槌火”。在煤炭资源丰富的
大同县,“元旦,家家凿炭伐薪,磊磊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因此,人们又用“浮图”给旺火命名,叫“浮图火”。
河北的一些地区,煤炭资源不及山西,人们便以柴、干草代炭,兴旺火也被称作烧“照新草”。内蒙古
乌兰察布、山西大同把“垒旺火”叫“拢旺火”,寓意把“财”、“喜”、“福”之神拢在一起。
在规模、举行时间方面,有统计数据显示:
1.华北地区山西境内旺火最盛,河北次之。
2.在《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的136条条目中,出现于元旦和除夕的旺火比例最多,共111条,正月十五、十六的条目仅占34条。“祀神祀先”山西主要在元旦五更天举行,而河北主要在除夕夜举行。在时间上虽有地区习俗微有差异,单均为年节交替时刻。
表格内容来自
文献记载
(上文中已提到的不再重复列出)
明中叶
陆深的《浮山遗灶记》记载:“岁上元之夕,无论大小,家家置一炉,当户高五、六尺许,实以杂石,附以石炭,至夜炼之达旦,火焰焰燃,光气上属,天为之赤,至今不废也,是谓之补天。”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灵石县志》记载:“每岁‘元旦’夙兴炽炭院中,名‘兴旺火’。”
乾隆元年(1736年)《平阳府志》中记载:“‘元旦’夙兴燔柏叶,或焚束薪,名曰‘兴旺火’。”
《呼和浩特市郊区志》第四编《社会志》第一章《民族风俗》中载:“腊月三十日夜晚(除夕),垒旺火、守岁(也叫熬年),通宵不眠,串门玩耍(跑大年)。初一五更接喜神(点旺火、放鞭炮)。”
《包头市志》第四十三篇《民俗》第三章《节日习俗》中载:“除夕白天,家家贴春联、挂年画、拢旺火、挂灯笼;入夜,户户包饺子,人人穿新衣,阖家欢聚,……午夜一过,便点燃旺火,鸣放爆竹,焚香敬祖,遍叩天地诸神,称为接神。”
非遗信息
2011年5月23日,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公布,怀仁旺火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以下是其非遗信息:
项目编号:X-1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怀仁县
所属类别: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