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同步是通过各个能产生时钟的器件线连接到SCL线上来实现的,上述的各个器件可能都有自己独立的时钟,各个时钟信号的频率、周期、相位和占空比可能都不相同,由于“线与”的结果,在SCL 线上产生的实际时钟的低电平宽度由低电平持续时间最长的器件决定,而高电平宽度由高电平持续时间最短的器件决定。
所谓系统中各
时钟的同步,并不要求各时钟完全与统一标准时钟对齐。只要求知道各时钟与系统标准时钟在比对时刻的
钟差以及比对后它相对
标准钟的漂移修正参数即可,勿须拨钟。只有当该钟积累钟差较大时才作跳步或
闰秒处理。因为要在比对时刻把两钟“钟面时间对齐,一则需要有精密的相位微步调节器会调节时钟用动源的相位,另外,各种驱动源的漂移规律也各不相同,即使在两种比对时刻时钟完全对齐,比对后也会产生误差,仍需要观测被比对时钟驱动源相对标准钟的漂移规律,故一般不这样做。在导航系统用户设备中。除
授时型接收机在定位后需要调整1PPS信号前沿出现时刻外(它要求输出秒信号的时刻与标推时钟秒信号出现时刻一致),一般可用数学方法扣除
钟差。
时间同步的另一种方法是用
无线电波传播时间信息。即利用无线电波来传递时间标准.然后由授时型接收机恢复时号与本地钟相应时号比对,扣除它在传播路径上的时延及各种误差因素的影响,实现钟的同步。随着对时钟同步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用无线电波授时的方法,开始用
短波授时(ms级精度),由于
短波传播路径受
电离层变化的影响,
天波有一次和多次天波,
地波传播距离近,使授时精度仅能达到ms级。后来发展到用
超长波即用奥米伽台授时,其授时精度约10μs左右,后来又用
长波即用
罗兰C台链兼顾授时,其授时精度可达到μs,即使
罗兰C台链组网也难于做到全球覆盖。后来又发展到用卫星钟作搬钟。用
超短波传播时号.通过用户接收共视某颗卫星,使其授时精度优于搬钟可达到10ns精度。看来利用
卫星授时是实现全球范围时钟精密同步的好办法,只有利用卫星,才可在全球范围内用超短波传播时号;用超短波传播时号不仅传递精度高,而且可提高
时钟比对精度,通过共视方法,把卫星钟当作搬运钟使用,且能使授时精度高于直接搬钟,直接搬钟难于使两地
时钟去共视它。共视可以消除很多
系统误差以及随时间慢变化的误差,快变化的
随机误差可通过积累平滑消除。
维持各点的频率相同,它们可以是任意相位。由于不管相位,
时钟设备在跟踪
时钟源的过程中,只要调整本地
时钟信号与时钟源频率相同即可,即会有跟踪的相位积累。另外,时钟信号在传递线路上,有
传输损伤,如光纤的
温度漂移等,这些传输损伤也会产生一些相位漂移积累。
所谓
时间同步,即要求各点之间的
绝对时间相同。比如,我们国内都使用北京时间,时间同步设备就是调整本地的时间
时钟,使之与北京时间严格同步,并使各地之间的时间时钟误差维持在很小的范围内,如小于100ns。维持时间同步与维持频率同步相比要困难得多,它要求在维持频率同步的同时,还要严格维持相位同步,不允许有相位积累。要消除时钟设备跟踪过程中带来的相位误差以及传输过程中引入的相位损伤,技术难度相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