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薪(Hourly wage),经济学术语,就是每个小时的薪金或工资报酬。
历史
起源
时薪制度起源于19世纪末的工业化时期。工业革命使工厂生产模式取代传统手工业生产,劳动力需求大增,为精确计算工人劳动时间和报酬,企业开始采用时薪制度。美国是最早实行时薪制的国家,19世纪末工业化高速发展,工厂生产需要更精准的劳动力管理,便率先在制造业引入时薪制度。
各国早期发展
- **英国**: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工业革命时期,工厂制度兴起,劳动力需求激增,雇主开始以小时为单位支付工人工资,这一制度在纺织、采矿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普及。但早期缺乏规范,19世纪中后期社会改革运动兴起后才逐步规范化。
- **德国**:20世纪20年代,在重工业中广泛采用时薪制。
- **日本**:20世纪50年代,在战后重建中引入时薪制。
全球普及过程
- **初期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主要工业化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开始引入时薪制。
- **中期阶段**:20世纪中叶,时薪制在发达国家中广泛普及。
- **现代阶段**:21世纪以来,时薪制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推广,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时薪制。
中国时薪的发展
- **20世纪初**:中国工业初步发展,部分工厂开始尝试按小时支付工资,但因经济基础薄弱未普及。
- **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工资制度以固定工资为主,由国家统一制定,与工作时间和效率关系不大。
- **改革开放后**:中国引入市场化机制,时薪制度得到广泛应用,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率先采用,提高了员工积极性和企业生产效率。
-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发展,时薪制度进一步调整,
互联网和
共享经济领域成为主流支付方式,如滴滴出行、美团外卖等平台采用时薪制支付骑手和司机工资。
英文
Hourly wage, hourly rate of earning
解释
在
香港、澳门和国外,很多行业的工资报酬往往根据小时计算和支付,尤其是对于非全职工作的劳动者,对时薪制定标准是必要的。
2011年5月,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定最低时薪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