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怨·春夜》是清代词人
顾太清创作的一首抒怀词。上片以静衬动,写闺中人的寂寞孤独,以致长夜难眠。下片透过“红楼不闭窗纱”,把室内人的隐隐春怀与窗外月下梨花被青烟笼罩的景象融成一片。这首词语言自然灵动,清新蕴藉,看似不经意,细品却精巧轻灵,以景衬情,相互辉映。
词的上片分写室外室内冷落凄清的景象。开头三句先描画出室外之景, “杨柳风斜”点明天气,写动态; “黄昏人静,睡稳栖鸦”点明时令,与静态。一动一静,相反相成,表现出春夜寂清冷落的景象。接着三句写屋内女主人的动作,夜深了,室外一片静滥,除了风在摇动外,仿佛一切都已睡熟,但女主人却怨思难禁,孤灯独坐。“短烛烧残,长更坐尽”是说明女主人彻夜未眠, “小篆添些”写女主人孤寂地望着香烟在屋内缭绕,其形态就象篆文一样凝固在空中。这句词摹写物态,曲尽其妙,表现主人公百无聊赖的心境,非常传神。
下片写怨愁之情。但作者并非径情直行,而是通过景物描写流露出来。“红楼不用窗纱,被一缕春痕暗遮”,櫽括
晏几道《
玉楼春·东风又作无情计》:“碧楼帘影不遮愁”,但变化其意,使意蕴更丰厚,更含蓄。虽不言怨字,但琐窗朱户,暗帘愁碧,已将怨情托出。从写法上看,上片是泛写春夜情景,下片则透过女主人的眼睛来写由屋内望屋外的景象,使之蒙上主人公的怨思。 “澹澹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由
晏殊《
寓意》诗:“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化出,也是写女主人眼中的景象。女主人在屋内无法排遣愁绪,只好凭窗望外,但见朦朦的月色下,薄雾犹如轻烟在空中弥漫,月光寂寥地洒在梨花之上,依然是一片凄清。至此,作者无可排遣的怨思仿佛就溶化在这无边的月色之中,成为情景交融的佳构。
王船山《董斋诗话》曾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从这首词看,作者并未直接抒写怨情,主人公的愁思主要是渗入景中,使情景“互藏其宅”。读者从染上了作者主观情绪的自然景物中,不难品味出其中孤寂冷清的怨情。
清·
沈善宝《名媛词话》:“太清之倚声…思慧想,出人意外……(如)《早春怨·春夜》……”
原
北京大学教授、文学史家
褚斌杰《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 (下册)》:全词从表面看都是景语”,但又都是“情语”也。尤其是结尾三句,将一片怀人之思绪化为满院的月光、梨花与轻烟,意境幽雅,韵味无穷。
顾太清(1799―约1876),清朝女词人。名春,字子春,号太清。满族。精于词学,尤重
周邦彦、
姜夔之作致力于咏物、题画。与
纳兰性德(即成容若)齐名,有“满洲词人,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称。也工于诗。有《东海渔歌》《
天游阁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