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性肌阵挛脑病
病症名称
早发性肌阵挛性脑病(early myoclonic encephalopathy ,EME),非常少见。病因是多因素的,最常见的为严重的遗传性代谢障碍。多发病于出生后第1天或者数天内,表现为难治性频繁的肌阵挛发作。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存活者常有精神运发育迟滞,预后不良。
什么是早发性肌阵挛性脑病
早发性肌阵挛性脑病(early myoclonic encephalopathy ,EME),非常少见。病因是多因素的,最常见的为严重的遗传性代谢障碍。多发病于出生后第1天或者数天内,表现为难治性频繁的肌阵挛发作。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存活者常有精神运发育迟滞,预后不良。
早发性肌阵挛性脑病,又称新生儿肌阵挛性脑病,由Aicardi和Goutieres在1978年首先描述报道。特征为生后第一天到前几周出现片段性,移动性肌阵挛,以后有频繁性部分发作,部分患者有巨大性肌阵挛和强直肌阵挛性发作。脑电图(EEG)表现为爆发抑制波形。
病因和病理
病因未明,早期报道中,家族性发病比例(约为30%)和同胞发病比例较高。一些先天代谢性疾病,如非酮症性高血糖症、丙酸血症、D-甘油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等常有EME典型的临床和脑电图表现,这些提示EME可能有遗传性先天代谢异常引。
临床表现
早发性肌阵挛脑病  发作通常始于生后第一天,60%在生后10天以前,绝大多数在新生儿期,仅个别报道在生后第2个月。主要发作类型为移动性肌阵挛、部分性发作、巨大肌阵挛和强直性痉挛发作。片断性、移动性肌阵挛为本病的开始症状和基本特征,发作短暂、快速,单个或反复成簇性,累及面部和四肢,常局限于某一部位,如指(趾)、眼眉、眼睑、口角,一组肌肉、一个肢体,可任意地、不同步地从身体一个部位转移到另个部位,发作频率从天天数次到每分钟数十次不等,有时发作很稍微,不留意观察轻易漏诊。部分性发作常发生在移动性肌阵挛之后,发作频繁,表现为眼球偏斜和窒息、面色潮红等自主神经症状以及身体不同部位的阵挛活动。巨大肌阵挛为两侧对称性、轴性肌肉快速抽动,一般发生稍晚,也可始于病初,常出现在移动性肌阵挛发作之间。强直性发作一般发生在出生1个月以后,表现为躯干广泛性收缩,通常累及四肢。真实的羊角风性痉挛症少见,并且出现较晚,当出现在3~4个月时,常被考虑为婴儿痉挛症。早发性肌阵挛性脑病患儿多有精神运动发育停滞,眼球活动不协调,明显肌张力低下,锥体束征阳性,有时呈植物状态。
鉴别诊断
早发性肌阵挛脑病 诊断要点:生后不久出现片断性、移动性肌阵挛,影响面部和四肢,多局限于手指、眼眉和口周,发作频繁,常从一个部位转移到另一个部位,脑电图为持续性爆发-抑制图形。诊断检查尽量寻找病因,神经影像学检查病初可能正常,病后3-8个月均可查到异常,表现为广泛性皮质萎缩,一些患者有进行性皮质和脑室四周萎缩,或一侧性脑萎缩伴脑室扩大。考虑到先天性代谢异常发病几率较高,应做遗传代谢筛查,检查包括血清氨基酸(特别是甘氨酸和甘油代谢产物)、有机酸和脑脊液氨基酸等。
除与新生儿期非癫痫性发作、良性惊厥和各种症状性惊厥鉴别外,重点应与大田原综合征(Ohtahara syndrome)鉴别,两者发病年龄和脑电图表现相同,临床表现相似。
治疗和预后2
无有效治疗手段。使用抗癫痫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维生素B6效果均不明显,随年龄增长,肌阵挛和部分发作频率可能下降。EME预后差,死亡率高,50%的患者在2岁以前死亡,存活者有持续性部分发作,进行性精神运动障碍,部分患者呈植物状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18 22:36
目录
概述
什么是早发性肌阵挛性脑病
病因和病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