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桥检测与加固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西安)是依托
长安大学“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并由“桥梁结构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桥梁与隧道工程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
公路大型结构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建设基础支撑。以及结构工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等十余个与公路桥梁密切相关的博士点学科作为后盾。实验室总建筑面积6156平方米,有固定资产6800万元,仪器设备总值1296万元,其中优势仪器设备总值677万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仪器设备5台(套)。 近3年来,实验室主持包括科技部863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工程科研项目、部省科技计划项目等的国家及省部级项目52项,其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重大工程科研项目10项,部省科技计划项目 32项。科研获奖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省部级三等奖1项,学会一等奖1项,学会二等奖6项。获发明或
实用新型专利38项,软件著作版权11项,科技成果纳入规范或正在编制规范共7项。发表科技论文200篇,其中
SCI、
EI、
ISTP收录109篇,出版著作8部,分布在实验室拟定的各个研究方向上。
历史沿革
长安大学自建校起,就招收桥梁工程方向的本科生,是我国恢复高考后最早招收桥梁工程方向研究生的院校之一,现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桥梁与隧道工程博士、硕士点,年招收桥梁工程专业本科生100余名、硕士研究生80余名、博士研究生近20名。本专业是陕西省名牌专业。1998年,经陕西省计委、陕西省科委、陕西省教委批准,建有“
陕西省公路桥梁与隧道重点实验室”;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建有“
公路大型结构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另外还建有桥梁
风洞试验室、在役桥梁研究中心等专业试验研究机构。实验研究面积近万平方米,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现有教学研究人员50余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室25人,研究人员中20人具有博士学位。桥梁工程学科研究方向几乎覆盖桥梁工程学科说有方向,其中桥梁检测评估与加固、桥梁结构理论、桥梁施工控制、异型桥梁研究、桥梁结构可靠度等研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先后承担过多项国家及省、部委重大课题和横向合作项目,年均科研经费近3000万元。在所完成的近百项成果中,30余项获得国家及省、部委等科技成果奖励,涉及桥梁检测、评估与加固新技术、大跨径桥梁施工监控技术、桥梁可靠度、桥梁减震研究等。已成为培养我国公路桥梁科技人才、进行桥梁科学研究和新技术应用推广的重要基地。
实验室概况
旧桥检测与加固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依托长安大学土木工程一级博士学科点的桥梁与隧道工程二级博士学科点,并由“陕西省公路桥梁与隧道重点实验室和“公路大型结构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基础支撑,结构工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地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等十余个与公路桥梁密切相关的博士点学科作为后盾。
实验室目前有固定资产6800万元,实验室总建筑面积6156平方米,试验仪器设备总值1296万元,其中优势仪器设备总值677万元,如32通道静动态系统、TDS-602静态数据采集系统、3000KN万能试验机、预应力松弛测试系统、锚固张拉系统、20MN长柱压力机等28台(套),3×2.5×15m回、直流风洞、钢绞线伸长量测试仪、电子扫描阀等22台套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仪器设备5台(套)。
实验室现有交通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贺拴海);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人员1名(徐岳);“交通部十百千人才”2名(贺拴海、黄平明);交通部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名(黄平明);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名(刘永健、王春生、赵煜);陕西省“三五” 人才1名(胡大琳);霍英东教育基金资助1名(王春生);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名(贺拴海、徐岳、赵均海、刘永健、刘健新)。交通运输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1名(王春生);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1名(王春生)。高水平的创新研究队伍已初具规模。
实验室有一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的专家学者,其中贺拴海教授为
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会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分会理事,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理事,陕西省公路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茅以升教育基金会桥梁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公路学报》,《长安大学学报》编委;徐岳教授为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理事,《中国公路学报》、《长安大学学报》编委;刘永健教授为
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稳定与疲劳分会常务理事,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轻钢委员会委员,《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副主编;胡大琳教授为标准化协会桥梁委员会委员,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会员,陕西省公路学会理事,《中国公路学报》、《长安大学学报》编委;赵均海教授为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陕西建筑业协会副会长;黄平明教授为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会员,陕西省公路学会理事;王春生教授为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桥梁钢结构分会理事,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会员。刘建新教授为中国土木学会桥梁与结构分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委员及风工程委员会委员。
实验室研究人员不仅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和科学研究发展规划的制定,为国家公路桥梁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国桥梁建设与运营管理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术业专攻的高层次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此外,研究生课外科技作品在各类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中也取得优异成绩,获各类奖项4项。实验室平均每年博士生毕业授予学位6-8名、硕士生毕业授予学位100名,起到了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本实验室的正高级职称人员每人拥有60平方米的研究用房,副高级职称研究人员每人拥有30平方米的研究用房,其他研究人员拥有15平方米的研究用房,可同时为十位客座研究人员每人提供15平方米的研究用房。
研究方向
(1)桥梁结构优化与承载性能分析;
(2)旧桥检测与监测技术;
(3)桥梁养护管理与加固改造技术;
(4)桥梁承载能力评定与耐久性评估。
研究侧重点为
(1)旧桥检测评估、安全评价的基本原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2)旧桥加固的基本原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3)桥梁的时变性能及旧桥、维修加固后桥梁、灾后桥梁的可靠性研究;
(4)大跨径、复杂桥梁的加固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5)桥梁抗震、抗火、抗爆、抗泥石流评价及其加固技术;
(6)旧桥检测、加固新技术开发。
研究能力及水平
旧桥检测与加固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与交通行业科技发展方向密切结合,研究成果丰硕。近3年,实验室获发明或
实用新型专利15项,软件著作版权5项,科技成果纳入规范或正在编制规范共7项;科研获奖2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及
中国公路学会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13项,承担桥梁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项目196项,累计科研经费1.04亿元,年人均科研经费65.9万元;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26项;5年来发表科技论文178篇,出版著作11部,论文被检索76篇,分布在实验室拟定的各个研究方向上。完成了500余座桥梁检测、试验、评估、加固项目,工程位于全国各地,涉及梁桥、拱桥、刚构、斜拉桥、悬索桥等各种桥型。研究并提出了以下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地位:基于基频的
钢筋混凝土梁桥承载力快速检评技术、小火箭激振桥梁动测技术、基于挠度的中小跨径桥梁承载力检评技术、在用桥梁时变可靠度分析技术、锚栓钢板法加固桥梁技术、不停车加固桥梁技术、不卸载粘贴纤维加固桥梁结构分析技术、开裂后桥梁结构分析技术等。
目前,实验室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9项,其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西部交通科技项目5项,其中桥梁检测、评估、耐久性项目4项,参与研究的桥梁检测加固项目多项,同时还承担“公路桥梁加固技术规范”等交通行业的技术标准、规范编制工作。
发展目标
实验室依托桥梁与隧道重点学科,以长安大学桥梁与隧道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长安大学桥梁结构安全技术
国家工程实验室及
公路大型结构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为交流平台,长期的学科发展积淀中逐渐形成了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学术队伍,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和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总体实力雄厚,在国内同类实验室中处于领先地位。实现了在旧桥检测与加固技术研究领域的创新和突破。成果被我国交通行业标准和规范予以广泛采用,同时在公路桥梁建设和旧桥检测与加固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由于实验室成立时间较短且地处西部,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度上尚显不足。
今后五年,实验室将继续以社会发展和我国桥梁建设与健康运营发展需求为导向,通过科技创新支持行业可持续发展;保持既有研究特色的创新活力和优势地位,通过学科交叉,进一步强化特色发展;通过内引外联,继续发挥实验室作为我国交通行业对外交流的主平台和主渠道;把握
科技动态和时代潮流,继续推进实验室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建设;调动有效资源,继续发挥实验室作为行业知识创新的源泉和学术交流的平台;瞄准学科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巩固实验室在行业发展中的领先地位;不断推进制度革新和条件平台建设,争取建设成为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为实现上述目标,实验室将实施引进与培养并举的人才战略,着力打造创新团队;顺应我国公路桥梁事业良好的发展态势,以重大项目研究为载体,大幅提升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拓展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资源,努力追求更深层次的国际国内合作,进一步扩大实验室在国内外的影响。
参考资料
实验室简介.长安大学旧桥检测与加固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