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第一次产业革命后,由投资驱动的
工业化道路,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
资本积累。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走的就是旧型
工业化道路。时到如今,长期的旧体制仍然留下了政府配置重要
经济资源,政绩标准以
GDP增长为主,财税体制缺陷和要素
价格扭曲等一系列“遗产”,使各级官员易于回到传统增长模式。
改善
资源配置和提高
经济效率的首要要求,是“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而我国
资源禀赋的特点是: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短缺、
资本资源紧俏、
生态环境脆弱,在这样的条件下集中力量发展重化工业,显然是扬短避长,妨碍效率提高。
由于要素
价格扭曲,政策向重化工业和加工业倾斜,压抑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提高效率上的投入。
2003年我国
GDP占世界4%,而资源消耗石油7.4%、原煤31%、
铁矿石30%、钢材21%、氧化铝25%、水泥40%。中国的自然资源并不丰富,无法支撑高资源耗费的粗放增长。
高污染
产业的过度发展,造成我国
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增加就业难度。我国有大量
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市劳动力需要在城市工商业中就业,但是重化工业创造新就业岗位的能力很差。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美德法等国
GDP中用于投资的占10%~20%,我国为40%~45%。这种投资比重过大的局面,在短期内会引发投资与
消费结构扭曲,造成国内最终
需求不足;在长期会隐含金融风险。在过量投资主要靠银行信贷支撑的条件下,无效投资意味着银行系统
不良资产和金融风险的积累。
吴敬琏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应该通过三条路径增长模式的转变,走
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一,加快科学技术进步,要促进基于科学的技术在经济各领域中的运用,鼓励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第二,加快服务业发展,政府要鼓励和帮助
制造业向
高附加值和高
盈利率的上下游延伸,发展现代综合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第三,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要通过信息服务提高各行各业以及整个经济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