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大陆果蝠,狐蝠科(Pteropodidae)180几种吃果实或花的大眼蝙蝠,广泛分布于非洲到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一带。有些种独居,有些种集群。大多数种栖息在树林里的开阔地,但有些栖息于山洞、岩石或建筑物中。非
回声定位蝙蝠,眼睛较大,以果实为食。
狐蝠类最有名的是
飞狐(狐蝠属〔Pteropus〕),分布于
马达加斯加到
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热带岛屿上,也是蝙蝠中最大的种类。本科中最小的是吃花粉和蜜的长舌果蝠(长舌果蝠属〔Macroglossus〕),体长约6∼7公分(2.4∼2.8吋),翼展约25公分(10吋)。狐蝠类毛色各不相同,有些为红色或黄色,有些具条纹或斑点。除果蝠属(Rousettus)的果蝠外,旧大陆果蝠都靠视觉而不是靠
回声定位避开障碍。
本科的亚洲代表种类包括各种
管鼻蝠和为数众多的
短吻果蝠(犬蝠属〔Cynopterus〕)。非洲的代表种类是颈囊果蝠(颈囊果蝠属〔Epomophorus〕),雄性的肩上有束苍白的毛,以及锤头果蝠(Hypsignathus monstrosus),有大的钝形吻和下垂的嘴唇。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蝙蝠是夜行性动物,眼睛退化,捕捉
昆虫主要用
回声定位来确定方位,蝙蝠是“瞎子”是不争的事实。然而,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院士及其博士生沈永义日前发现,旧大陆果蝠并没有回声定位能力,它们主要依赖视觉和嗅觉来寻找食物,眼睛很“发达”。
据张亚平介绍,该研究团队成功克隆了控制形成视网膜上视杆细胞,这一细胞主导暗视觉感受器的RH1基因。科学家研究发现无论是眼睛退化的食虫蝙蝠还是眼睛发达的旧大陆果蝠的视杆细胞全部
张亚平研究团队对该基因序列的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基因在果蝠与眼睛没退化的食虫蝙蝠墓蝠间发生了趋同进化,而眼睛都已经退化的长翼蝠和菊头蝠也发生了趋同进化。该结果揭示了蝙蝠分化后,可能由于有些种类趋同于更多依赖视觉,眼睛发达;而有些是趋同于较少依赖视觉,眼睛退化,导致了RH1基因在蝙蝠里面发生了多次趋同进化。这也就是为何人们会认为蝙蝠没有视觉的原因。
课题组研究发现,虽然蝙蝠的夜行生活历史长达至少5200万年,但大部分蝙蝠仍然与多数哺乳动物一样具有“双色觉”,可以相应的看到紫外光和红光。而且非
回声定位蝙蝠(旧大陆果蝠)和
回声定位蝙蝠在色觉能力上并没有明显差异。
课题组首次提供了
基因表达的数据,开发出一种重建祖先终止密码子的算法,并基于这种新的研究方法,对部分蝙蝠视觉退化的原因做出解释:旧大陆果蝠原本生活在树上,进化过程中有小部分栖息地变为基本无光的洞穴,长此以往导致这部分旧大陆果蝠视觉发生退化。但对恒频蝙蝠而言,视觉退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具有一种更发达的回声定位能力。发达的听觉使恒频蝙蝠不再需要发达的视觉,进而引起视觉退化。为适应生存
环境,一种感觉形式的退化也会引起其他感觉形式的代偿性增强。感觉代偿进化机制的提出,对于动物感觉系统的进化和夜行生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