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日语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学科基础包括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具有跨学科特点。还可与其他相关专业结合,形成复合型专业,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发展历程
萌芽奠基期
据说中国的日语教学肇始于明代。
1896年,清政府派出的13名官费留学生赴日学习,拉开了近代留学日本的帷幕,同时中国国内也相继开设了东文馆、东文学堂、日文馆等日语教学机构,掀起了日语学习的热潮。
1900年,由唐宝锷戢翼翚编著的《东语正规》一书正式出版,这是中国国内第一部较为全面、正规的日语教科书。
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已出版有关日语和日本研究的读物几十种,包括译著、编著、教材、工具书等,涵盖日语语法、词法、修辞、篇章、惯用句以及日本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另外,还出现了以8语研究和日语学习为内容的杂志,如1934年创刊的《日文与日语》、1937年创刊的《中华日语》等。掀起了日语学习的一个小高潮,奠定了中国日语教学的基础。
但后因日本侵华战争,整个40年代出版的有关日语研究和教育的书籍寥寥无几。
恢复调整期
1951年,北京大学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设立日语本科专业。
1953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专业成立。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和1974年两国政府间贸易协定的签署,日语人才出现较大需求,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逐步增加。
发展壮大期
改革开放后,随着两国关系的升温和日本对华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日语教学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日语人才的需求持续攀升。继而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数量和日语学习者人数不断增加,与日本的交流也不断扩大和深化,日语教学逐步规范。中国国内先后成立了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和中国大学日语教学研究会这两个全国性的学术团体。
1980年8月,俗称“大平班”的“全国日语教师培训班”在北京语言学院正式成立。
截至1984年,共培训了600名合格的高校师日语师资,实现了当初设定的目标。
1984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日本东京经济大学签署校际交流协议,可以说是中日教育交流的一个缩影。
1985年9月,在“大平班”的基础上,中国教育部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合作成立了“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除继续培训高校日语教师,开始招收日本语言、日本文学、日本社会、日本文化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转型多元期
进入21世纪后,日语规模进一步扩大,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教育国际化、网络技术普及以及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复合、应用等特点,中国的日语教学进人转型多元期。日语教学模式的各种改革与创新举措也相继问世。
在教育部1998年、2012年、202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日语专业的学科门类为文学,专业代码为050207,为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中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日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
培养要求
基本修业年限:一般为四年,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弹性学制,许学生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对按规定修满学分并符合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
应掌握外国语言知识、外国文学知识、国别与区域知识,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体现专业特色。
日语专业学生应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培养方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五个部分。
课程设置应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语言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教学、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外语专业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突出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构建,特别应突出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课程调整机制。
课程总学分一般为150—180学分,总学时为2400—2900学时。各高校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理论课程
识教育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校级通识教育课程两类。
公共基础课程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军事理论与训练、创新创业教育、第二外语等课程。
校级通识教育课程一般包括提升学生知识素养、道德品质与身心素质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分为外语技能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课时应占专业总课时的50%—85%。
外语技能课程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包括外国语言学、翻译学、外国文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基础课程,以及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构成有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日语演讲与辩论、日语阅读、日语基础写作、笔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理论与实践、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概况、跨文化交际、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等。
包括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翻译学、外语教育、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门用途外语以及相关培养方向等类别,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实践教学
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专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国际交流。
专业实习旨在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新创业实践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开展学科竞赛、学习兴趣小组、学术社团、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民情和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
国际交流活动旨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能力。开展国际夏令营、短期留学、国内外联合培养等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
毕业论文旨在培养和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研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毕业论文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写作应符合学术规范,可采用学术论文、翻译作品、实践报告、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
除翻译作品外,一般应使用日语撰写。
教学条件
教师队伍
日语专业应有一支合格的专任教师队伍,形成教研团队。教师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应合理。有条件的高校应聘请外籍教师。应用型专业应聘请行业指导教师。日语专业专任教师应不少于6人,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各专业生师比不高于18:1。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的资格和条件,履行相关义务;
(2)具有外国语言文学类学科或相关学科研究生学历;
(3)具有丰厚的专业知识,熟悉外语教学与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有一定了解;
(4)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以及教学反思和改革能力;
(5)具有明确的学术研究方向和研究能力。
外籍教师的聘任应根据岗位需要,达到上述条款中所有适用标准。
各高校应制定科学的教师发展规划与制度,通过学历教育、在岗培养、国内外进修与学术交流、行业实践等方式,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与教学和研究能力。
教师应树立终身发展的观念,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设备资源
教学场地和实践场所在数最和功能上应满足教学需要,并配备专职人员对教学设施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根据国家教育部对本科专业设置的要求,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一般不小于9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3000元;每百名学生教学用计算机不少于10台,每百名学生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不少于7个。
图书资料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所需;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生均图书不少于100册,并有一定比例的外文图书和报刊;生均年进书量不少于4册。
拥有专业相关的电子资源;拥有覆盖学习及生活场所的网络系统;具备开发和运行网络课程的基础条件。
各高校应具有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条件;应根据专业特点和需要建设专业实验室、实训中心、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等;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教学经费
根据教育部对本科专业设置的要求,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1000元,并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提高教学经费的投入。
质量保障
(1)遵循日语专业教学大纲;
(2)融合语言学习与知识学习,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重视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因材施教,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重视启发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的使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4)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教学效果。
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根据培养方案确定评价内容和标准,选择科学的评价方式、方法,合理使用评价结果,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
评价应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应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定期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质晕评价。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要求: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方案是否有效达到培养目标进行定期评价。
持续改进机制要求:应建立完善的持续改进机制,确保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结果、毕业生跟踪反馈结果和社会评价结果及时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
培养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时期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翻译”能力的培养尤为受重视。由于师资、教学条件所限,学生的日语听、说水平偏低,与日本的交流也凤毛麟角。
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时期的日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重视“听、说”水平的提高,与前一阶段相比,教学目标与重心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教材、译著、专著、论文等相继问世,教学和研究质量不断提高。
许多高校尝试日语与其他专业的复合,“日语+α”模式应运而生。比如,“日语+经济”“日语+贸易”“日语+商务”“日语+国关”“日语+科技”“日语+旅游”“日语+法律”“日语+艺术”“日语+传媒”“日语+计算机”“日语+软件”“日语+设计”等,课程设置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有的高校甚至出现了“日语+α+α”的多层复合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大多依靠高校自身的专业优势设置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目标与标准。
“经贸+汉语+英语+日语”的培养模式,俗称“三语班”。除正常的经济类主修专业课程外,开设实用日语、日语阅读、日语口语、日语经贸谈判等实用性较强的日语课程。学生在第六学期进入日本大学留学学习专业课程,实现了培养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扎实的经贸知识和基本理论、精通多门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发展前景
人才需求
截至2015年12月,中国有503所高校开设了日语专业,仅次于开设英语专业的922所高校,在专业规模总排名中名列全国第12位。而据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2013年7月发布的2012年(每三年统计一次)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日语学习人数为1046490人,比2009年增长26.5%,位列世界第一。可见日语专业已经不再是所谓的“小语种”,而是名副其实的“大语种”“大专业。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变化、中日关系的波动,市场对日语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
考研方向
日语专业相近的考研方向主要有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笔译、日语口译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在国家机关高等院校、三资企业等单位从事对外交流、新闻出版、教学科研和翻译等工作。
开设院校
(资料来源:中国高校之窗,摘录时间:2020年4月24日)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7 15:46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