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鹰鸮
鸱鸮科鹰鸮属的猫头鹰
日本鹰鸮(学名:Ninox japonica):是鸱鸮科、鹰鸮属的猫头鹰。夜行猛禽。全长30厘米左右,无明显的脸盘和领翎,眼先具黑须。眼大,深色,似鹰,故名。喙坚强而钩曲。嘴基蜡膜为硬须掩盖。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级飞羽缺。尾短圆,尾羽12枚。脚强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后反转,以利攀缘。爪大而锐。尾脂腺裸出。无副羽。耳孔周缘具耳羽,有助于夜间分辨声响与夜间定位。
物种学史
日本鹰鸮曾经是鹰鸮(Ninox scutulata)的亚种——“鹰鸮日本亚种”(Ninox scutulata japonica),2014年被划分为独立物种“Ninox japonica”,下辖三个亚种。
形态特征
日本鹰鸮体长31-33厘米,翼展66-70厘米,体重168-250克。是一种中型猫头鹰。外形似,这种体形也有利于它在白天活动。与这种习性相适应。头颈部多呈灰褐色,没有主要用于收集音波的显著的面盘、翎领和耳羽簇。上体为暗棕褐色。前额为白色,两眼之间有一块白斑。肩部有白色斑,喉部和前颈为皮黄色而具有褐色的条纹。其余下体为白色,有明显的、宽而纵向的棕色条纹和水滴状的红褐色斑点。尾巴棕色,尾羽上具有宽的黑色横斑和端斑。翅膀很长。
虹膜金黄色,嘴灰黑色,嘴端黑褐色,带有暗绿色的蜡。脚黄色,跗蹠被羽,趾裸出,为肉红色,具稀疏的浅黄色刚毛,爪黑色。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森林和林地,出现于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常绿林地中,尤其喜欢森林中的河谷地带,也出现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树林、林缘灌丛、种植园、果园、以及红树林和沼泽。农田地区树木繁茂的公园和花园。也出没人类居住区附近,甚至可能在树木繁茂的城市地区的高大的树木上繁殖。
生活习性
白天大多在茂密的植被树冠层栖息,黄昏和晚上活动,有时白天也活动。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大多单独活动,另外雏鸟离巢后至迁徙期间则大多呈家族群活动。飞行迅速而敏捷,而且没有声响,在不接触树枝的情况下高速飞过树木,具有紧急转弯和几乎垂直的上升和下降的飞行能力。在向入侵者攻击时飞行速度更快有而力。常从栖息处突然飞出。
繁殖期常在黄昏和晚上鸣叫,鸣声多变,如一首悦耳的、近乎音乐的歌曲,声音不大,但能传得很远。两个或三个短而圆润的、空灵的、相同音高的环绕音符,音符之间有可听的间隙。这些二节音或三连音以0.3到0.9 秒的停顿连续叫出。所描述的其他发声包括尖锐、鼻音、刺耳的呼呼,类似于猫咕噜声的持久哼鸣,以及猫一样的喵喵声。
在空地、森林边缘或耕地的树上捕食,猎物在地面或树叶中捕获,昆虫在半空中捕获。主要以鼠类、小鸟和昆虫等为食。追捕猎物有时竟会闯入居民住室中。夏季主要以无脊椎动物为食,例如大型蝴蝶和其他各种飞行昆虫。但螃蟹、蜥蜴、两栖动物、小型鸟类和小型啮齿动物(包括蝙蝠)也是其饮食的一部分。
分布范围
繁殖地: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和俄罗斯(东亚区)。
非繁殖地:文莱、印尼和马来西亚。
旅鸟:菲律宾和中国台湾省。
起源不确定:帕劳。
2023年4月,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首次监测记录到日本鹰鸮。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5-7月。通常营巢于高大树木上的天然洞穴中,也利用鸳鸯和啄木鸟等利用过的树洞。营巢的树洞均较宽阔,其阔度和深浅变化均比较大。巢内没有铺垫,或仅有树洞中腐朽的木屑。如果是鸳鸯的旧巢,其中则有少量遗留的绒羽。每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3枚。卵近球形,为乳白色,表面光滑无斑。孵卵完全由雌鸟承担,雄鸟则在巢的附近警戒。护巢时极为凶猛,特别是在孵卵的后期和育雏期间,遇到危险时,雄鸟和雌鸟会轮番向入侵者发动猛烈的攻击,直到将入侵者赶出领域。
孵卵期25-31天。孵出的雏鸟有浓密的白色绒毛。晚成性,父母共同喂食物。雏鸟在巢中停留24-26天,雏鸟至30日龄时陆续离巢。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种群现状
全球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但据报道该物种从常见到不常见(del Hoyo 等人,1999 年)。趋势理由:在没有任何下降或重大威胁的证据的情况下,认为种群稳定。
参考资料
Northern Boobook Ninox japonica.The IUCN Red List.2021-02-01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官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9 10:19
目录
概述
物种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