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乐是日本古代的假面具,仍然活跃在世界戏剧舞台。作为一门古老的
戏剧,能乐有一部分是中国题材的作品,这一部分被称为唐事能。在此登场的是千古以来吟颂不已的中国历史人物、文人墨客,也有飘逸神仙,狰狞鬼怪。他们一起表演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一幕幕画卷,讲述了一串串的故事。他们是中国的人物,也是日本的人物,这里有中国文化的呈现,更有日本古代作家的思想与情感。本书主要考证研究了日本唐事能的题材来源与变异,研究了题材来源与想象的关联。伴随作者生动的笔触,我们走近的将是一个五彩缤纷的能乐舞台。
张哲俊,沈阳人,1961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日本早稻田大学客座研究员,中国中日比较文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东亚比较文学与
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著有《中日古典悲剧的形式——三个母题与嬗变的研究》(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东亚比较文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日本形象研究》(北就大学出版社,2004年)、《
吉川幸次郎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
中国题材的日本谣曲》(
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以及《世界近代中期文学史》(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比较世界文学史纲(上卷)——各民族文学的起源与文学区域的形成》(合著,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等著作,另有中文、日文、韩文的论文数十篇,发表于《
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国外文学》等期刊。有译作川端康成的《睡美人》、吉本芭娜娜的《厨房》等。曾获得宋庆龄基金会孙平化日本学论文奖、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思源外国文学评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