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车工业
1904年成立的日本汽车厂
日本汽车制造业始于吉田真太郎1904年成立的日本第一家汽车厂东京汽车制造厂(现五十铃汽车公司),3 年后制造出第一台日本国产汽油轿车“太古里1 号”。随后日本国内出现了众多汽车制造厂,情形不亚于80年代的中国。出于军事的需要,政府颁布了《军用汽车补助法》,对汽车厂商进行扶持,这成为早年日本汽车业发展的原动力。日本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一百多个年头。
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萌芽期
二战以前是日本汽车工业的萌芽期。这一时期日本人开始制造汽车,政府也开始意识到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并出台政策进行扶持。1936年,汽车制造行业法正式在日本国内开始实施,日本汽车真正国产化的序幕由此拉开。二战前,日本汽车工业对欧美亦步亦趋,车型多为仿制。1914年,三菱重工制造了22台Modal A汽车,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款量产车型。Model A的外观借鉴了菲亚特A3-3。
基础期
二战后的20年(1945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日本现代汽车工业的基础阶段。日本经济在经历了二战的毁灭和战后十年的复苏之后,在1955年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汽车产业也在这一段时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务车比例稍有下降,出租车加快发展,私人用车开始起步。随着经济的强势复苏,日本的民用车市场逐渐打开,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日本刮起了“三轮车”旋风,1953年,日本一跃成为全球摩托车第五大生产国。
发展期
20 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纪7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高速发展。1960年时,日本汽车年产量仅为16万辆,远远低于同时期美国和西欧各主要汽车生产国的产量。然而仅仅过了7年时间,日本汽车年产量就奇迹般达到300万辆,1967年日本超过德国而成为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国内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百万辆。在全球中低端市场叱咤风云的同时,日系车并没有忽略高端市场,60年代末期,马自达公司研发出成熟的转子引擎,从而为日系车在赛车领域开辟出一片天地,1991年勒芒24小时拉力赛的冠军座驾,也是日系车截止到今年为止在该赛事取得的唯一一次冠军殊荣,这台车搭载马自达的R26B转子引擎。1970年,日本国内汽车销量达到238万辆,千人平均保有量达到170 辆。比1950年增加了将近60倍。在这段时间,普通劳动者成为汽车的主流买主,汽车不再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而成为了代步工具。整个60年代,日系车企完成了本土的彻底垄断,同时有条不紊地进行海外布局,70年代接连爆发的石油危机,则彻底帮助日系车打开了海外市场。
石油危机下的汽车工业
20 世纪70 年代的石油危机重创了欧美车商,但是却让推崇小排量车的日本车企从中受益,日本汽车就被推上了世界汽车的舞台,石油危机之后,美国一部分家庭难以承担高昂的油费,选择了日本汽车代替大排量美系车,而在欧洲注重节能减排之后,日本车又进一步抓住了欧洲市场,一跃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巨头。1976 年,日本汽车出口达到250 万辆之多,首次超过国内销量。20世纪70年代以后,虽然日本经济走向成熟,经济增长率下降,但汽车产业继续保持近15%的高增长率。而日本汽车产业的这一“黄金时期”基本持续到20纪80年代中期。此后,日本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也开始减缓,但出口依然强势,推动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
日本的汽车工业起步比欧美晚约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50年代的恢复和重建,60年代达到高速发展。1954年,第一届东京国际车展应运而生,吸引了55万观众,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在此时期,汽车产量年均增长27%,其中轿车增长约34%。70年代,日本汽车以低价、省油、可靠性好、市场适应力强全面进入国际市场。1980年,产量首次突破1 000万辆大关,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80年代,是日系车完成海外布局的时期,1983年日产在北美建厂,1984年丰田在北美建厂;三菱与克莱斯勒合作;马自达与福特牵手;铃木与通用在加拿大联手;富士与五十铃抱团。1990年,日本汽车产量达到1 350万辆,至历史巅峰。日本终于成为美国和欧洲之后世界第三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日本汽车大量出口导致日美汽车贸易磨擦,加之如日元升值等因素,到1994年,汽车产量又落后于美国,退居第二。
泡沫破裂后的兼并重组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经济泡沫被刺破,日本汽车工业进行了大幅度的兼并重组,加大技术革新。日本汽车工业的大企业中,只有丰田汽车公司和本田汽车公司保持了“日系资本”的血统,其他企业已经纷纷加入了西方大跨国公司的行列。到2001年10月,日本11家汽车生产企业的股本关系是:丰田以51.2%的股份控股大发,以50.1%的股份控股日野。福特汽车公司以33.4%的股份控股马自达。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见奔驰汽车公司、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以34%的股份控股三菱汽车公司。法国雷诺汽车公司以36.8%的股份控股日产(见雷诺-日产汽车公司),以22.5%的股份控股日产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以49%的股份控制了铃木,以20%的股份控制了五十铃,以21%的股份控制了富士重工汽车公司。这些变化大多发生于1998~2001年。
2005年,戴-克公司卖出所持三菱的全部股份;雷诺卖出所持日产柴的全部股份,通用卖出所持富士重工全部20%的股份。2006年、2008年通用先后卖出所持的铃木股份,目前仅持有铃木3.02%的股份;2006年最后以3亿美元卖出所持五十铃汽车全部7.9%的股份。2006年沃尔沃公司从日产手中购得日产柴13%的股份,2007年沃尔沃收购了日产柴的全部股权。2008年福特减持马自达股权至13.4%。
此时的日系车开始确立三个特点:注重环保,强调安全,细分用户市场,努力拓展全球其他地区的业务。
汽车工业的成绩
日本汽车产品主要为乘用车。2013年乘用车产量为456.22万辆,商用车产量81.32万辆,大中型客车产量为0.9万辆,2013年上半年,丰田蝉联全球销量冠军宝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汽车企业大力推进国际化战略,在北美、欧洲及其他地区就地设厂、开办事业。以亚洲为例,日系车在东南亚地区有80%占有率。通过承诺为较落后国家提供技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换取政策优惠,日系车在亚洲地区迅速扩张,高峰时期每年增长率在30%以上。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日系三巨头的高端车代表,如今完全可以与传统豪门一较高下。因此,随着日本海外汽车产量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国内产量下降的损失。
日本因为国土面积小,资源与能源贫乏,所以很谨慎开发大排量车型,日本汽车的总体特色是注重经济实用,更加追求良好的性价比,对于节约资源和降低石油消耗的造车理念让日本汽车先于欧美、成为节能、降耗的先行者。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2 09:25
目录
概述
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