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晡
汉语词语
是指申时,即下午三点至五点,出自《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精物妖怪百端》。
解释
晡”本意指申时,即下午3时至5时,“日晡”即表示一日之中的申时这个时辰。
出处
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精物妖怪百端》:“日
晡时
到亭,勑前导入。”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王宣子讨贼》:“乘日晡放饭少休时,遣亡命卒三十人持短兵以前。”《明史·丁汝夔传》:“癸未,羣臣昧爽入。至日晡,帝始御奉天殿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太医》:“延者日积於门,非日晡不到病家。” 《史记·吕太后本纪》:“
日哺
时,遂击产 ,产走。”
词语使用
日晡潮热
:中医上的诊断学术语, 参见词条
日晡潮热
。
参考资料
日晡
.在线汉语字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11 09:40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词语使用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