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量
某一油田或气田单日内所开采出的石油或天然气总量
在油气田开发领域,日产量即为某一油田或气田单日内所开采出的石油或天然气总量。某一油田或气田的单一开采井的单日采出量称为单井日产量。
影响因素
在油井的实际生产中,影响其日产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1)客观地质条件,如层位、射开厚度、煤层深度、裂缝形态;(2)压裂施工因素,如前置液用量、前置液百分比、加砂量、携砂液用量、砂比、总液量以及前置液排量和携砂液排量,压裂液类型等 。
在煤层气的实际生产中,影响其产气能力的因素大体有煤层渗透率、煤层分布状况(煤层厚)、煤阶、含气量、沉积环境构造应力以及水动力条件等,它们相互联系和作用。对一个有限范围的煤层气田或排采井区来说,煤阶、沉积环境、构造应力及水动力条件都是早已形成的地质条件,在研究具体煤层气井产量时这些因素也无法定量分析,一般只做背景因素考虑。煤层气井周围煤层的渗透率及其含气量是影响煤层气产量的主要因素。
优化措施
影响油井生产的日产量的客观地质因素,无法通过人工措施进行改善,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施工因素,来改善油井的日产量。
(1)压裂液优选,如田菁、田菁冻胶乳化液、田菁乳化液、HCT 酸化压裂液、田菁+ 胍胶等,针对具体的油田选取适当的压裂液。
(2)前置液质量分数优化,前置液质量分数对于油井日产量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其百分比不宜过大。
(3)加砂强度优化,加砂总量越大油井日产量越大,且加砂强度越大每米油井日产量也越大,但油井日产量并非随加砂总量无限制地增长。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加砂总量在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对日产量的贡献变得越来越小,加砂强度亦然。因此,对于加砂强度的优化,应根据实际情况,找到一个平衡点。
(4)加液强度优化,油井日产量随总压裂液用量的增大而增大,两者基本成线性关系,但加液强度与油井日产量的关系不亦然。因此,需要对压裂液伤害及总用量进行综合考虑后适当增大总液量,同时将加液强度控制在适当范围。
对于煤层气来说,其储集方式与常规天然气有很大区别。煤储层是一种具双重孔隙结构裂隙—孔隙型储层。煤岩基质中的孔隙是煤储层中孔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储存气体的空间;煤岩孔隙非常细小,孔隙度仅百分之几,虽然有巨大的内表面积,可以吸附大量的甲烷气体,但其互相连通性很差,因而一般煤岩基质的渗透率都很小,一般在微达西的数量级上,且变化范围不大,因而对煤储层渗透能力贡献很小。
而煤岩中的天然裂隙系统却是甲烷气体在煤岩中流动的主要通道,故煤层气井在投产前一般需采取压裂酸化等措施,以期提高甲烷在煤岩中的流动能力。通常煤层渗透率与含气量随煤层埋深增加有此消彼长的趋势,因此,为增加煤层渗透能力与甲烷气产量,必需采取压裂酸化等措施。
计量方式
油井产量计量是指计量单井油、气、水采出物的日产量,以满足生产动态分析的需要。油井产量计量是油田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掌握油井的生产动态,分析储油层的变化情况,科学地制定油田开发方案的重要依据。
油井产量在周期性连续计量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油井产出物的油、气、水组成、原油的物性、油井产量及其波动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计量方式。 我国油田最普遍采用多井集中计量方式;其它的计量方式有静态计量方式、活动计量或软件计量方式、多相流量计计量。
多井集中计量方式是一种最普遍应用的油井产量计量方式。多井集中计量方式,就是每口油井通过出油管线(DN50 -DN100)把油井产物输送到两相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然后分别测定气、液两相的流量,并通过含水分析测定含水率,由此计算出油井中油、气、水的产量。其中原油的计量主要有玻璃管量油、电极量油、翻斗量油等方法;气体计量有孔板测气、分离器排液测气、流量计测气等方法;原油含水率的测定,按原油乳状液的类型、含水率的高低和计量自动化的程度,可采用仪表在线连续测定或人工取样测定。
研究意义
单井日产量是反映油层中油水变化规律,检验生产管理措施,分析动态变化,以及制定下一步调整措施的重要依据。通过油气计量可以对油井生产的动态进行分析,只有掌握准确的资料依据才能有符合实际的分析,提出合理的油井工作制度,这对保证油井长期高产、稳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3:41
目录
概述
影响因素
优化措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