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无线保真定义:符合美国
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802.11b标准、使用最广的一种
无线局域网。
简介
Wi-Fi(英语发音:/ˈwaɪfaɪ/)是Wi-Fi联盟制造商的商标可做为产品的品牌认证,是一个创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络设备。基于两套系统的密切相关,也常有人把Wi-Fi当做IEEE 802.11标准的同义术语。
并不是每样符合IEEE 802.11的产品都申请
Wi-Fi联盟的认证,相对的缺少Wi-Fi认证的产品并不一定意味着不兼容Wi-Fi设备。
IEEE 802.11的设备已安装在市面上的许多产品,如个人计算机,游戏机,MP3播放器,智能手机,打印机以及其他周边设备,和新笔记本电脑。
Wi-Fi联盟成立于1999年,当时的名称叫做Wireless Ethernet Compatibility Alliance(WECA)。在2002年10月,正式改名为Wi-Fi Alliance。
由来
Wi-Fi这个术语是指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类似历史悠久的音频设备分类:长期高保真(1930年开始采用)或Hi-Fi的(1950年开始采用)。即使Wi-Fi联盟本身也经常在新闻稿和文件中使用“无线保真”这个词,Wi-Fi还是出现ITAA的一个论文中。然而,根据菲尔贝朗格的语句,Wi-Fi术语应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IEEE 802.11第一个版本发表于1997年,其中定义了介质访问接入控制层和物理层。物理层定义了工作在2.4GHz的ISM频段上的两种无线调频方式和一种红外传输的方式,总数据传输速率设计为2Mbit/s。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自由直接(ad hoc)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在基站(Base Station,BS)或者访问点(Access Point,AP)的协调下进行。
1999年加上了两个补充版本:802.11a定义了一个在5GHz ISM频段上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54Mbit/s的物理层,802.11b定义了一个在2.4GHz的ISM频段上但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1Mbit/s的物理层。
2.4GHz的ISM频段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通用,因此802.11b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苹果公司把自己开发的
802.11标准起名叫AirPort。1999年工业界成立了Wi-Fi联盟,致力解决符合802.11标准的产品的生产和设备兼容性问题。Wi-Fi为制定802.11无线网络的组织,并非代表无线网络。
运作原理
Wi-Fi的设置至少需要一个Access Point(ap)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client(hi)。AP每100ms将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经由beacons(信号台)数据包广播一次,beacons数据包的传输速率是1 Mbit/s,并且长度相当的短,所以这个广播动作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不大。因为Wi-Fi规定的最低传输速率是1 Mbit/s,所以确保所有的Wi-Fi client端都能收到这个SSID广播数据包,client可以借此决定是否要和这一个SSID的AP连接。用户可以设置要连接到哪一个SSID。Wi-Fi系统总是对客户端开放其连接标准,并支持漫游,这就是Wi-Fi的好处。但亦意味着,一个无线适配器有可能在性能上优于其他的适配器。由于Wi-Fi通过空气传送信号,所以和非交换以太网有相同的特点。 近两年,出现一种WIFI over cable的新方案。此方案属于EOC(ethernet over cable)中的一种技术。通过将2.4G wifi射频降频后在cable中传输。此种方案已经在中国小范围内试商用。
世代
Wi-Fi可分为五代。由于ISM频段中的2.4GHz频段被广泛使用,例如微波炉、蓝牙,它们会干扰WiFi,令速度减慢,5GHz干扰则较小。另外,电磁波频率愈高波长越短其穿透力愈强,所以2.4GHz比5GHz的穿透力弱,范围也较小。双频路由器可同时运行于2.4GHz和5GHz,设备则只能使用某一个频段。
第一代802.11,1997年制定,只运行于2.4GHz,最快2Mbit/s
第二代802.11b,只运行于2.4GHz,最快11Mbit/s,正逐渐淘汰
第三代802.11g/a,分别运行于2.4GHz和5GHz,最快54Mbit/s
第四代802.11n,可运行于2.4GHz或5GHz,20和40MHz带宽下最快72和150Mbit/s
第五代802.11ac,只运行于5G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