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暇禅师是
九华山最著名的“肉身菩萨”之一,供奉在
九华山百岁宫。
无暇禅师由来
385年前,124岁的高僧无暇禅师在
九华山坐化,百年肉身不腐被尊为“
肉身菩萨”。记者从九华山佛教协会了解到,日前,
中国刑警学院首席教授
赵成文为无暇禅师做相貌复原,再现了这一明朝佛教高僧的真容。
九华山是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自从唐代开元年间,金地藏开辟九华佛教道场。在这一百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有据可查的“肉身菩萨”就达14尊,成为九华山佛教的一大特色,现在仍能看到的还有5尊,被称作中国的“金身木乃伊”。
无暇禅师简介
又名海玉和尚,顺天宛平人(今北京卢沟桥),此僧历游五台峨眉等山,于万历年间来九华山东崖峰结茅,名摘星亭,用功苦修,隔绝尘世,饥食野果,渴饮山泉,耗用28年时间,以舌血调研银珠濡笔恭书《
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共八十一卷,天启三年(1623)寿124岁,临终口占一偈:“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瘦法身肥。岸头迹失魔边事,洞口言来格外机。天上星辰高可摘,世间人境运相远。客来问我向何处,腊去春回又见春。”话音刚落,随即往生,众徒将其形骸置于缸中,天启四年(1624)钦差王大人来九华山摘星亭敬香,夜见置缸处屡放光霞,异香不散,视为神奇,三年启缸,颜面如生,装金龛供奉并奏闻朝庭,天启六年(1626)明思宗朱由俭尊无暇禅师为“应身菩萨”,现供奉九华山百岁宫。
赞美诗
“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我国明代九华山佛教的典盛与兴旺。在九华山繁繁点点、如星空般的寺庙中,有一座风格别具、为旅人香客特别注目的寺庙,它就是矗立在东崖峰悬岩峭壁上的百岁宫。
隐居地
百岁宫初名叫摘星庵。意思是这庵的位置非常的高,高的都可将天上的星星摘到。其实,它的海拔才八百多公尺。后来怎么改叫百岁宫呢?这完全是因为一个明代和尚的缘故。他的法名叫海玉,字无瑕,是我国河北顺天宛平(今北京市)县人。传说他自幼出家在山西佛都名山五台,24岁云游天下,26岁来安徽九华山学佛参禅。当时,九华山经历了元末明初的战乱,荒无人烟,许多寺庙空空荡荡、无僧无尼,一片凄凉景象。海玉不为所难探寻金地藏的足迹,来到东崖摩空岭,发现一块巨大的龙头石下有个可供人藏身的石洞,于是便独自一人呆在这石洞中修炼。山上没有人烟,没有五谷杂粮他就到林深之处采摘黄精、百合等野果为食。
舌血书
海玉开始钻研佛经,为教化后人,他用长达28年的时间,抄写了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这部血经和通常的血经不同,此经是用舌血掺和金粉写就的,传说他七天放一次舌血,这样写了再放,放了再写,一张、两张,一册、二岫,终于耗尽28年心血,留下这部八十一册的传世至宝。它字体端庄清秀,大小如一,像刻板印制。据有关资料表明,世间世经很少,用舌血写就的更是罕见。因此,九华山这部血经极为珍贵,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海玉在九华山活到124岁才圆寂。创下了僧人寿命最长的记录。明天启三年,海玉临终之时,写好自己生平简历,整理完八十一册血经,放在身旁。
然后,他拈得一偈:“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瘦法身肥。岸头迹失魔边事,洞口言来格外机。天上星晨高可摘,世间人境远相离。客来问我归何处,腊尽春回又见春。”拈完偈便溘然离去。
三年后,遗体坐化不腐,并托梦给当朝的崇祯皇帝。
于是,崇祯皇帝派兵部尚书王大人带人前来寻找。九华山方圆百里,树木参天,王大人寻觅了诸多山峰和峻岭,也不见踪影,正打算第二天回京城。夜里,突见东崖之巅和神光岭两处祥光齐放,交相辉映。王大人心想,这深山老林怎么好好地放起光来了呢?觉得奇怪,决定次日前去探个究竟。第二天,他领兵寻找,这才在东崖峰处的石洞里,发现了海玉。
只见他端坐在洞中,以为是在念佛打坐。呼之不应,近听已没有呼吸,再看身边,放着生平简历和八十一册《大方广佛华严经》血经,这才知道面前端坐的老和尚是北京宛如平县人,已经坐化三年。
站在海玉坐化的地方向外看去眼前是金地藏肉身盖函的神光岭。
王尚书似有所悟,这是地藏菩萨二次现身九华,于是欣喜万分,立即策马回京城禀报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听后大喜,于崇祯三年时正式敕封海玉为“应身菩萨”,题额“为善为宝”,赐海玉肉身塔“莲花宝藏”四个字。并拔款给海玉肉身装金,在庙里,海玉肉身与菩萨一样供奉着。
海玉是中国籍的僧人,九华山上唯一由皇帝谕赐的“菩萨肉身”,海玉肉身的出现,标志着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到明朝已经完全中国化。
退火传说
海玉使九华山佛地再次名声大振。由于海玉寿高在余,世人称摘星庵为百岁庵。以后,来此庵修心的人渐多,百岁庵扩建,改名万年禅寺面岁宫。海玉不仅活到了一百二十四岁,而且在九华山就呆了整整一百年。海玉肉身形成到现在,风风雨雨过去了375年,至今仍完好无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不愧是奇僧。
传说百岁宫山头历史上曾被火烧过几次。特别是有一次大火就要烧到百岁宫时,庙里年轻的僧人都吓跑光了,只剩下几个行动不便、年龄较大的出家人没有走。他们想这庙烧了事小,那百年修成的菩萨万一烧掉就可惜了。于是几个人到供奉海玉肉身的地方,想将其搬走,不知怎么搞的,就是搬不动。火越烧越近,几个老和尚越搬不动越是着急。心想这肉身今天怎么了,身子不大,平时好搬得很,再搬不动不就完了吗?几个人急的哭了起来:“海玉大师!火就要烧上来了,你要不走我们都不走了,要死我们就死在一块了。”据说这时海玉和尚显灵,他举起胸前的两个手,掌心向下,将火势压了下去。当时,几个年老体弱的僧人,哭的悲天恸地,一点不知,许长的时间过去才醒悟过来,四下看看,寺庙依旧,不觉听惊,火没有烧上来。再抬头看肉身菩萨,那海玉的两只手抬起,呈遮挡状。唉啊!原来是他老人家将火退下去了,救了我们几个。此后,庙里的僧人更加仰慕海玉,尽心保护好他的肉身。
在那史无前例砸烂封资修的日子里,九华山佛地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未能免遭其灾难。寺庙拆的拆,菩萨砸的砸,不少珍贵文物被毁流失,海玉和尚的肉身当时更是危在旦夕。为防止红卫兵小将的抄家,百岁宫的僧人将海玉肉身一会藏在这,一会又藏在那,放到屋上天花板里还是觉得不安全。考虑来,考虑去,最后决定在海玉当年禅修的洞前土坎上挖个地窖,将海玉肉身藏在地窖里,用钢钎担空,上面再放块石板,然后盖好泥土,这才躲过了这一劫。改革开放,党的宗教政策得以真正贯彻落实,九华山法炬复燃,佛光重光。被赶下山的僧人重新回来了,侵占的寺庙全部归还佛教,海玉肉身也重见天日,从地窖中起了出来,金黄的色泽已退去,挡土石的钢铁快要断裂,但肉身无恙。1982年肉身重新装金,海玉出土的彩色照片刊登在不少画册报刊上,传播于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