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外壁刻双螭穿云纹,浅浮雕。
螭虎背部阴刻一条较粗的随体摆动的曲线,双螭共用一个躯干,躯干前身钻入云中,两个螭头及前足自云中穿出,一个螭头朝上,一个螭头朝下。在螭脑与颈部之间,有一长且分叉的独角,状如鹿角。螭虎面部如猫脸,双耳向下弯曲,四爪足如虎足,刚劲有力,单尾上扬,末端向内卷曲。地子留空处刻有仙人掌状
云雷纹和带状
勾云纹。一端管孔两侧刻有篆书“无射”二字。
2019年1月,西汉无射玉律在湖南省洞口县被发现,持有者为周瑜后人。据持有人讲,玉律是其祖辈传下来的,已在家中收藏数百年,但一直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只知道是一件玉器。这次经专家鉴定后才知道是一支玉律,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无射玉律采用优质白玉籽料雕琢而成,采用的是磨砂琢刻工艺,耗时费工。螭虎纹是汉代玉器中常见的
异兽图案,西汉初期流行双螭穿云纹饰。相传螭虎能够上达天听,因而被视为
神兽,在汉初是皇家专用的一种纹饰。如著名的
西汉皇后之玺,就是以
螭虎为印钮。
由于受地气侵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无射玉律呈现出一种白中泛灰的颜色。从包浆来看,无射玉律的出土时间已有数百年,由于长时间的抚摸把玩,在管外壁形成了一层深厚的包浆,使其看起来晶莹通透、宝光十足。无射玉律重172.6克,体量大小是西汉皇后之玺的6倍,所用玉料在500克以上,是不折不扣的帝王之器。
自古以来,玉律一经发现,都被视作
祥瑞的征兆,由皇家秘藏于内府之中,常人难得一见。新兴王朝在开国之初,都要根据古玉律制定新的
乐律和
度量衡的标准,以示皇权的正统地位。因此玉律不仅是
乐器和
玉器,还是
礼器和
度量衡的
标准器,是王权的象征,更是传国之宝。
玉律极为罕见,千年不得一遇。《
晋书·律历志》记载:“
黄帝吹玉律,正
璇衡。
舜时有玉律,曰
昭华之管。汉章帝时,零陵文学奚景于泠道
舜祠下得生
白玉琯。又武帝
太康元年,
汲郡盗发六国时
魏襄王冢,亦得玉律。”《
隋书·律历志》记载:“
梁武帝钟律纬曰从上相承有古玉律八枚,唯夹钟有昔题刻。”然而历史上出现的这几支玉律,今天均已不知所踪,此后也一直未有玉律传世的可靠记录。
无射玉律是迄今为止发现唯一存世的玉律,对研究古代
乐律和
度量衡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由无射玉律可以印证中国几千年相传以
夏尺作为
律尺的说法,并可得出夏尺之长合今约25.66厘米,汉尺之长合今约23.09厘米,汉尺是夏尺的九寸,与黄钟律管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