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旒,汉语二级字,读作旒(liú),指旗子上面的飘带。也指古代皇帝礼帽前后下垂的玉串。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旒liú
1.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旌旗垂~”。
2.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冕而前~”。
详细字义
◎ 旒 liú
〈名〉
(1) 旗子下边悬垂的饰物 [ribbon]
旗十有二旒。——《礼记》。又如:旒旌(有垂旒的旌旗);旒缀(旌旗的垂饰。系结于旌旗之上。喻附属);旒苏(旒旗的垂饰)
(2) 古代皇帝礼帽前后的玉串 [tassels on ancient crowns,etc.]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礼记·玉藻》
(3) 又如:旒纩;旒紞(冕冠上悬垂的玉串);旒扆(借称帝王。扆为帝王座位后的屏风)
古籍释义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力求切,音刘。《玉篇》旌旗垂者。《类篇》旌旗之旓。《诗·商颂》为下国缀旒。《传》旒,章也。《笺》旌旗之垂者也。
冕旒,以丝绳贯玉,垂冕前後也。《礼·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注》天子以五采为旒,旒十有二。
又《韵补》叶力救切。《皮日休·补九夏歌》何以乐之,金石九奏。何以赐之,龙旂九旒。 《集韵》或作斿旈。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liou˧˥ 唐代读音 liou日语读音 HATAASHI韩语罗马 LYU现代韩语 류
客家话 [陆丰腔] liu3 [客英字典] liu2 [海陆腔] liu2 [梅县腔] liu2 [宝安腔] liu2 [客语拼音字汇] liu2 [台湾四县腔] liu2粤语 lau4
参考资料
.汉典.
康熙字典.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9 14:08
目录
概述
现代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