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拼音:jīng)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初文见于战国楚系简帛文字。本义是指古代旗杆上端饰有旄牛尾或兼饰有五色鸟羽的旗子。引申泛指旗帜,又引申为表彰、表扬,如“
旌表”、“彰旌”。
“旌”是形声兼会意字。战国文字从㫃,其
甲骨文形体像一面旗;青声,“青”与“旌”古音相近。小篆变“青”为“生”,生本指草木初生,表示旗杆顶端的装饰物状如初生的草木。楷书承小篆,写作“旌”。本义是指古代旗杆上端饰有旄牛尾或兼饰有五色鸟羽的旗子。最早时,车所载的“旌”其“旄首”上大约仅有“析羽”(即数根羽毛),后来才又有了旗旛的,此后“旌”也用为旗帜的总称。由于“旌”是由竿头注有毛羽做成的,与使者所持的“节”很相似,所以也用为“节”,后由此引申出表彰、表扬之义,如“旌表”、“彰旌”。“旌”还引申为表明、识别、辨明等义。
析羽注旄首也。《司常》职曰:“析羽为旌。”《尔雅·释天》曰:“注旄首曰旌。”李巡注《尔雅》曰:“以牦牛尾著旌首。”郭云:“载旄于竿头,如今之幢亦有旒。”郑注《周礼》云:“全羽析羽皆五采,系之于旞旌之上,所谓注旄于干首也。”《周礼》举羽以晐旄,《尔雅》举旄以晐羽,许郑则兼举之,合《周礼》、《尔雅》以立文。郑云:“《明堂位》曰:‘夏后氏之緌。’緌以旄牛尾为之,缀于橦上,所谓注旄于干首者。”盖夏后氏但用旄牛尾,周人加用析羽,夏时徒緌不旒,周人则注羽旄而仍有縿旒。先有旄首,而后有析羽注之,故许云“析羽注旄首”,孙炎云“析五采羽注旄上”也。孙、郭皆云:“其下亦有旒縿。”《鄘风》:孑孑干旄。传云:“孑孑,干旄之皃。”注:“旄于干首,大夫之旃也。”此可证大常旗旃旗旟旐七者,皆得注羽旄于首矣。《左传》:言晋人假羽旌于郑,言范宣子假羽旌于齐,则在春秋时诸侯少有此者。
《
唐韵》《正韵》子盈切。《
集韵》《
韵会》咨盈切,并音精。《
说文》:析羽注旄首,所以进士卒。《
尔雅·释天》:注旄首曰旌。注:载旄于竿头,如今之幢,亦有旒。
又:旌旂。疏:旌旂者,凡旗之名虽异,旌旂为之总称。《
广雅》:天子旌高九仞,诸侯七仞,大夫五仞,士三仞。《
释名》:旌,精也。有精光也。《
诗·鄘风》:孑孑干旌。《
周礼·春官·司常》:析羽为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