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消费方式
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消费物质资料、精神产品和劳务的方法和形式
旅游消费方式是指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消费物质资料、精神产品和劳务的方法和形式。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产生的一种高层次消费方式,是人们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其内容而言,旅游消费方式主要说明在一定的旅游环境条件下,旅游者为什么消费、有何能力消费、以什么形式消费、用什么方法消费旅游产品,以满足自己的旅游需要。
内容
人们的旅游消费过程,是在其旅游消费意识支配和控制下进行的,而旅游消费意识则是由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所构成。
1、旅游消费心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由自身感觉所体验的心理活动,包括旅游消费动机、意向、兴趣等。它属于浅层的旅游消费意识,具有自发性和可变性,主要受某种社会环境影响而自发地形成,并随藉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旅游消费观念,是指人们在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上而形成的消费意识。它反映了人们对旅游消费的一种较强的心理倾向性和价值评判,是一种深层次的旅游消费意识,通常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作为旅游消费意识的两个不同层次,旅游消费心理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旅游者的消费动机及其行为,而旅游消费观念则为人们的旅游活动提供消费模式。而将相对稳定的旅游消费观念与相对变化的旅游消费心理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人们的旅游消费意识。
旅游消费习惯,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经常发生的、带有倾向性的旅游消费行为。它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一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旅游消费习惯,是在各自特定的经济、政治、地域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的社会心理及其行为表现,也是造成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旅游消费中文化形态和民族习俗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旅游消费习惯是旅游消费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旅游消费方式的重要因素。
可见,旅游消费习惯对旅游消费方式的影响,主要反映在民族传统、文化风俗和宗教信仰等对旅游者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消费方式的影响。由于民族传统、文化风俗和宗教信仰等在短期内一般不会发生很大变化,因而这种影响也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对此,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在发展旅游经济时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特点,尊重不同客源市场旅游者的消费习惯,提供适应不同客源市场旅游消费习惯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
旅游消费能力,是指旅游者为满足自身旅游需求而消费旅游产品的能力。旅游消费能力包括物质消费能力和精神消费能力,前者是指旅游者为满足自己生理上的需要,在旅游活动中对于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能力;后者是指旅游者为满足其精神及心理方面的需要而对游、购、娱等方面的消费能力。
旅游消费能力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一方面,在旅游消费对象为一定的条件下,旅游消费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社会的、生理的和文化的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使人们的家庭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改变,从而促进了人们文化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消费层次的提升,这是构成旅游消费能力的物质和经济基础。但这只是一种可能的旅游消费能力。另一方面,要将这种可能的旅游消费能力变为现实,还需要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旅游服务质量差、服务水平低,则旅游消费能力的实现就可能受到阻碍,甚至无法实现;反之,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越高:将旅游消费能力变为现实的可能性越大。
旅游消费水平主要是指旅游活动中,旅游者通过消费旅游产品而在物质和精神需要方面获得的满足程度。旅游消费方式与其他消费方式一样,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旅游消费水平体现出来的,尤其是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更是如此。由于旅游消费所包含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既包括物质消费品及其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又包括精神消费品及其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对旅游消费水平必须从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旅游消费的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中来认识和把握。
由于生产关系决定消费关系,因而旅游消费水平还反映不同的社会性质特征。因为不同个人、家庭和消费群体的旅游消费水平差别,必然要反映人们所处的不同的经济利益关系和他们在社会经济中的不同地位。这是在分析旅游消费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旅游消费结构,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对各类旅游产品消费的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它不仅反映了各类旅游消费产品和服务在旅游总消费中的比例关系,而且还反映了由生产力所决定的旅游消费的水准和质量以及旅游消费方式的基本特征。
旅游消费结构反映了各类旅游消费产品和服务在旅游总消费中的比例关系。在旅游总消费中,交通、住宿、餐饮、娱乐、游览、购物、通信、医疗等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是旅游消费结构的基本内容,也是判断旅游消费水准和质量等的基础。
旅游消费结构还反映了旅游消费水准和质量。.旅游者的旅游消费内容的是否丰富、消费支出的大小、消费层次的高低、消费方式的差别等反映了不同消费者群体在旅游消费上的差别,也反映了各类旅游者在旅游消费中的比例关系,这种差别和关系实质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反映和体现。旅游消费结构反映旅游消费方式的基本特征。旅游消费结构既反映了旅游消费在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同时满足人们的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比例关系,又反映了旅游消费在满足个人消费、家庭消费同时满足社会公共消费的比例关系以及旅游消费既有商品性消费,又有自给性消费的比例关系等等。
因素
旅游消费作为人类高层次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消费,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政治、经济、人文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外,旅游者的收入水平、年龄、性别、职业、偏好和受教育程度都会影响旅游消费方式的变化。
旅游消费是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要的消费,即使人们产生了旅游需要的意愿,但未必就会变成现实的旅游消费;只有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在支付生活费用后尚有一定数量的节余时,才能使潜在的或意愿的旅游需要变成现实的旅游消费。因此,旅游者的收入水平决定了他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决定其旅游需要的满足程度,从而决定着旅游消费方式的变化。旅游者的收入水平越高,购买和消费旅游产品的经济基础就越好,旅游需要就越能得到满足,就越能促使旅游者的旅游消费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旅游产品价格是影响旅游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的重要因素。不同的价格水平下,旅游者购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是不同的。进一步地,价格变化对旅游产品需求数量的影响还可以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当旅游产品的价格上涨而其他条件不变时,人们就会减少在该产品上的支出,并从旅游消费转向其他价格相对便宜的替代商品的消费。反之,当旅游产品价格下跌,或者旅游价格不变而旅游产品的内容增加,人们就会增加在该产品上的支出,并把用于其他商品的消费转向旅游消费。可见,旅游产品价格也会影响到旅游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的变化。
旅游者的构成也是影响旅游消费方式的重要因素。旅游者的构成是指旅游者的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职业乃至民族、习俗、偏好等结构特征。如青年人对饮食要求多而不精,而对游览娱乐性的开支则较大;老年人对住宿、饮食、交通的要求比较高;妇女的旅游消费中购物消费占很大比重;政府官员、商务人员、参加会议的旅游者则要求现代化的旅游设施设备、高质量的饮食和服务。此外不同旅游者的文化、习惯等也会影响着旅游者的消费偏好和购买习惯,从而对旅游产品的内容和质量有不同的要求,进而影响到旅游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的变化。
生产决定消费,现有消费只能来自于现有的产品。因此,旅游产品结构不仅影响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数量,而且从宏观上影响旅游消费方式的发展和合理化。在国民经济中,向旅游业提供服务的各相关产业部门的结构如果搭配不合理,没有形成一个相互协调、平衡发展的产业网,就会导致其各个构成要素发展不平衡乃至旅游产品结构失调,从而不仅不能满足旅游者需要,也会对旅游消费方式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旅游者消费的不仅是一定数量的旅游产品,而且需要一定质量的旅游产品。如果旅游产品的数量符合旅游需求的总量,但若其质量差、使用价值小,则仍然不能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要。因此,必须重视旅游产品的质量。重视旅游产品的质量应做到如下三个方面。
1、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产品要达到适销、适量和适价,即符合物美价廉的要求。
2、要提高旅游服务效率,对每一项服务都要求做到熟练和敏捷,为旅游者节约时间,提供方便。
3、在旅游服务过程中要礼貌、热情、主动和周到。
只有提高了旅游产品的质量,做到产品质量与价格相符,才能使旅游者获得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充分满足,才能提高他们的消费水平,进而促使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日趋完善。
发展趋势
旅游消费方式的发展同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联系,它与旅游业自身的发展水平有关,也与整个社会以及其他同旅游消费相关的经济部门的发展水平相联系,同时也反映了旅游消费的经济性、文化性、精神享受性等特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消费方式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旅游消费是人们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包含着较多精神内容的、高层次的生活方式,其消费水平受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收入不高,因而我国的旅游消费的水平也处于较低阶段。一是我国个体旅游消费水平尚处于较低阶段,旅游者的基本旅游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很高;相反,非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太低。二是我国国内旅游以中低档旅游消费为主流,国内旅游收入仍然主要依靠旅游人数逐年攀升所带来的总量提高。尽管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等公务旅游会在我国有快速的发展,但这构不成国内旅游消费的主体,作为国内旅游主体的家庭旅游、老年旅游的花费在中档水平,而学生和农民旅游则通常属于低档消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提高,人们用于满足物质文化需要的消费支出必然会增加,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也会越来越多,从而使旅游消费的水平相应得到提高,这是旅游消费方式发展的特点和必然趋势。
旅游消费结构优化,是指旅游消费的内容、方法和形式实现多元化,并符合人们的不断变化的旅游需要。这就要求,旅游消费内容和旅游活动方式的具体选择,必须既有利于旅游者消除疲劳、增进健康,又有利于旅游者增长知识、修身养性、促进智力的发展。从目前旅游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看,观光旅游份额逐步下降,商务、购物旅游活动比重上升;自然风光旅游产品份额减少,内涵丰富的文化旅游产品份额直线上升;度假旅游逐步兴起并走向成熟。因此,我们应当跟踪和把握好旅游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通过对旅游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使旅游者通过各种旅游活动达到开阔视野、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各种良好兴趣和能力、提高自身精神文化素质的发展目的。
精神消费及其满足是旅游消费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旅游消费环境可以提高旅游者的精神满足程度,因而它不仅是高品位、高质量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顺利实现旅游消费的必要条件。人们旅游的主要动机是追求清新、舒适、宁静、安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旅游消费首先必须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某些特定的旅游活动,如狩猎、钓鱼、森林旅游等,必须以不损害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为前提,严禁滥捕、滥采和滥猎。同时,合理的旅游消费还应该通过旅游活动的开展,增强人们对自然资源和历史文物的保护意识,激发旅游者主动地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旅游经营者积极筹集资金治理环境污染,保证旅游消费环境的良性发展。最后,旅游消费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旅游者、旅游经营者以及政府一起行动,创建一个良好的旅游消费的社会环境。
一般而言,旅游需求具有较大的变动性,而旅游供给则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应努力使旅游消费能够保证旅游“淡旺季”和旅游“冷热”地区的旅游消费市场的相对平衡发展,使各个旅游时期和各个旅游地区保持一定的旅游消费规模,以提高旅游设施和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旅游消费对饮食服务、旅馆、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商业及娱乐业等行业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就现有旅游供给能力看,要针对旅游高峰时期游客较多的状况,尽量保证在旅游“旺季”和旅游“热点”地区,旅游消费的水平和结构与旅游地的接待能力相适应,切实解决旅游“旺季”和旅游“热点”地区的“吃饭难”、“住宿难”、“乘车难”等问题,不断提高旅游消费的良好效果和综合经济效益。从长期考虑,应根据旅游需求适时适量开发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以满足旅游者的旅游消费需要,提高旅游消费的水平和结构,促进旅游消费方式的改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2-02 20:06
目录
概述
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