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翠峰 本名施振枢, 1925年12月9日出生于古都彰化鹿港,「施翠峰」三字为其青年时代发表创作时即采用的
笔名,取其象徵翠绿峰峦的文艺气息.其祖父经营「施锦玉香铺」而闻名,其父为鹿港信用合作社的创办人之一。施翠峰与
王诗琅,
黄得时,
陈千武,
张彦勋等人同属「跨越语言的一代」。
个人简介
施翠峰为张彦勋就读台中一中时期的同班同学(注六),与钟肇政,文心等人曾创刊同仁性质杂志《文友通讯》,被林海音喻为是战后第一位掌握中文创作的作者.在日据时期即能运用日文创作,在战后进入省立师范学院(台湾师范大学前身)美工科就读,并开始在《新生报》,《力行报》上发表文艺创作.其专业主要在美术教育的推广与艺术理论的研究,文艺创作生涯集中在1970年代以前,之后即渐渐将精力置放在民俗学,人类学的研究上,具体的成果有《风土与生活》(1966),《思古幽情集--神话与传说篇》(1976),《台湾民谭探源》(1985),《台湾原始宗教与神话》(2000)等书,对於
台湾民俗文化的研究与推介持之以恒,历久不变.
个人风格
从施翠峰
文艺,
美术,民俗创作与论述中,处处可以看出其理性强於感性的特质,像在《文友通讯》中对於环境情势的警觉,像在民俗学作品中的分析条理井然,见解精辟,像在短篇小说里符合逻辑的情节安排,在在都显示他理性思维的一面.透过电话访谈,施翠峰表示其理性的养成主要有二:其一是环境的逼迫与痛恨坏人,其二是受到美术绘画训练的影响.除了理性,施翠峰还有其感性的一面,在电视上看到感人的画面仍会黯然流泪,可见其感情丰富的另一面.施翠峰的冷静理性,再加上身材高大,批评坦率直言,往往给人不易亲近的感觉.然而这份「莫测高深」其来有自,因为处在特殊的情境中保持理性,可以让路途走的更远,更久,得以持续为后人照亮前人的来时路.
施翠峰文艺创作的历程并不算太长,而且所有的火力并未能集中在此,所以相较於其它的作家来说,作品产量或许并不是最丰富的,但是对於台湾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历程而言,其创作却是极具历史探索的意义.在五六十年代的儿童文学园地作品仍以搜集,翻译,改写为创作手法,以儿童诗歌,短篇故事等类型为大宗的局面而言,施翠峰於1956年,1958年陆续发表於《良友》,《学伴》等儿童期刊上的〈爱恨交响曲〉,〈归燕〉兄妹作,是承继台湾文学写实风格的传统,代表台湾儿童文学创作渴望本土化的理念实践,所以说,〈爱恨交响曲〉,〈归燕〉二作标志「台湾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重要里程.像日人宫川健郎认为的:「散文性,少年性与求变意志的获得」是日本现代儿童文学的三项表徵,以此检验,将发现到作者将儿童少年的特殊需求纳入写作考量,并且能够取材台湾的乡土与立基於台湾的现实,体现其对於斯土斯民的深厚情感,因而显示,施翠峰的少年小说创作跟世界儿童文学发展的脉动是与时俱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