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莹(1889-1965年),字琇若。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出生。今
闽侯县上街乡庄南村人,从小随父住福州朱紫坊48号。曾任中国海军研究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政协委员。
人物生平
方莹童年入闽县高等小学学习,光绪末年(1908年)就学于北京闽学堂,三年后转入上海南洋中学继续学习。民国2年(1913年)考入交通部吴淞商船学校高等班,毕业后派到“保民”练习船见习,数月后升为二副。民国5年秋入吴淞海军学校学员班学习,次年秋入南京海军鱼雷枪炮学校学习,民国7年秋毕业,被派为“海筹”舰航海候补员。
民国9年夏至民国11年夏,方莹被派往“华丙”商船作远洋实习,往返澳洲、香港、菲律宾、马尼拉、南美洲各商埠。民国11年,方莹回国后,被任命为“建威”军舰中尉枪炮官,次年9月调为“普安”运输舰上尉航海官。民国13年1月,派往“海鹄”炮艇任上尉代理艇长,7月,任“应瑞”练习舰上尉航海官,舰长是陈绍宽。民国16年6月,方莹升为“应瑞”舰少校副舰长,8月调代“安远”舰中校舰长。民国20年7月调任“楚有”舰中校舰长。此后直至“七七”抗战爆发,他历任“自强”舰中校舰长、代理宁海号巡洋舰上校舰长、海军引水传习所上校所长等职。其间,曾为镇压“闽变”率舰进泊马尾,被蒋介石“传令嘉奖”。民国23年1月晋授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奖章。
“七七”抗战开始,传习所停办。民国27年1月,方莹绕道入汉口,接任黄鄂区要塞第一台台长,亲自兼任布雷队长,率部参加保卫武汉的战斗。第一台设在湖北武汉的葛店村。8月,十余架日机狂轰滥炸葛店村,10月中、下旬,日军炮击葛店村,国民党军队弃阵西撤。方莹率部坚持至10月24日,因寡不敌众,才被迫撤退。
民国28年3月,方莹任海军川江要塞第一总台上校总台长,4月调任宜万区要塞第一总台上校总台长。总台设在石牌,石牌是江防最前哨,陪都重庆的第一门户。方莹深感责任重大,率兵操练。其后两年年终考核成绩均优良,分别获光华甲种一等奖章、干城甲种一等奖章,并记功一次。民国30年10月,方莹率部击退从宜昌西犯的日军,守住阵地。民国32年5月,日军重兵包围石牌要塞,方莹率领守台官兵,英勇抗敌,在各方面支持、配合下,击退日军的疯狂进攻。因保塞有功,记大功一次并获六等云麾勋章。翌年春,方莹任海军第一舰队司令,并获将军军衔。
民国34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方莹奉命先后接受汉口、上海日本海军投降,接收日本赔偿的军舰十二艘,同时接任上海海军基地司令。民国37年,因与国民党嫡系海军司令桂永清意见不合,申请退役回福州原籍。
新中国成立后,方莹被任命为华东海军研究委员会委员。1950年5月,提升为中国人民海军第六舰队副司令员,1951年,奉调为华东海军干部轮训班副主任、后改任华东海军司令部航海业务长、海军联合学校专科主任。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海峡两岸关系紧张时期,他主动撰写广播稿,对台湾军政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敦促认清形势,率部归来。
1961年,方莹任中国海军研究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政协委员。1963年10月退休回到福州,1965年2月26日病逝。
主要著作
方莹一生清廉爱国,治军严谨。他编写审定的著作有《海军史话》、《海军词典》、《海军发展概况》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