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纪
作家、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作协天津分会主席
方纪(1919年10月27日-1998年4月29日),原名冯骥,辛集市城东办事处佃士营村人,束鹿县早期革命者之— 。历任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作协天津分会主席、中国作协理事等职。著名作家。
人物生平
方纪,男,原名冯骥,1919年10月27日出生,河北省辛集市佃士营村人。中学毕业后到北平读书,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为共产党员。并参加鲁迅领导的“左联”。1937年抗战爆发发后,随军南下,武汉、长沙、桂林等地做政治宣传工作。1 9 39年从重庆到延安后,改名方纪,先后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文艺界抗敌协会、中央党校三部、《解放日报》 等单位学习和工作,多次听到毛主席的重要讲话。周恩来同志从重庆写信到延安鼓励他为大后方读者多多写作。老—辈革命家的教诲和关切,给方纪以极大的鼓舞和力量。抗日战争胜利后。任热河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解放战争时期,作随军记者,转战冀中区。参加了饶阳县土改工作,写了长篇小说《老桑树底下的故事》、中篇小说《不连续的故事》
1 94 9年,天津解放,方纪先后任《天津日报》文艺部主任、中苏友协总干事、文化局长,文联党组书记、作协天津分会主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他坚持写作,并积极培养工人业余作者。1 9 5 6年到西南旅行,写下散文特写集《长江行》。1 958年6月由周恩来同志提名,随“长江河源水文勘查队”参加了长江建设规划工作。方纪心胸开阔,兴奋异常,写成了长诗《大江东去》、《不尽长江滚滚来》 。此后,他还写了不少散文,特写,其中以《挥手之间》影响较大。文章描写1 94 6年8月28日重庆谈判前夕,延安军民为毛泽东同志送行,毛主席在机场上向大家挥手的历史性场面,歌颂了毛主席以国家前途和民族安危为重的革命胆略和英雄气概。笔法细致灵活。语言明晰简练,风格清新委婉,读来势水含蓄,意味深长。1 9 6 3年出版了散文特写集《挥手之间》,文学评论集《学剑集》。
“文化大革命”前,方纪以作家身份,先后访问过苏联、朝鲜、斯里兰卡、蒙古等国家。并出席了在印尼召开的亚非作家会议。“文化大革命”中,方纪受到林彪、江青残酷迫害,以至失语瘫痪。粉碎“四人帮”以后,方纪又回到文学创作队伍中来。以极大的毅力和病魔搏斗,他又先后出版了《方纪散文集》、《方纪文集》 (五卷四册) 等著作,为当代文学的艺术宝库,增添了一颗颗耀眼的明珠。1 9 7 8年,参加了全国文联全委扩大会议,1 97 9年又出席了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国文联委员,作协理事。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老桑树底下的故事》,中篇小说《不连续的故事》,短篇小说《来访者》,散文特写集《长江行》、《挥手之间》,长诗《不尽长江滚滚来》、《大江东去》,文学评论集《学剑集》等。
参考资料
文津搜索.国家图书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3 14:0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