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胡同46号院即原中国机床厂的厂址,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
北京工业史上重要的“机床胡同”。曾用名红日北路七条,所处街道
安定门街道办事处,临近街道西起
安定门内大街,与
分司厅胡同相临;东至
雍和宫大街。
历史沿革
方家胡同东西向,为元建大都时所辟。方家为谁,不祥。仅知为明嘉靖初期以前人。《地名志》引《琐闻录》谓系因明万历年间戎政尚书方逢时居此而名,并不正确。清雍正九年(1731年)开始设南学于方家胡同东部路北,计房舍190间。清朝内火器营马队也在此巷中。
循郡王府方家胡同13号、15号。循郡王名永璋,是
乾隆皇帝第三子,死后追封循郡王爵。后来过继循郡王为嗣子的绵懿按贝勒府的级别修建。该府建筑布局规整,纵深宽广。现该府保存较好。西部正院(15号)是现存较少的贝勒府形制的府第,有正堂5间(已拆除),后院还有正房和配房,东跨院属花园和生活居住区。东部是一组完整的大型四合院落,分主院、中院和后院,布局相似,有北房和东西配房。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13号、15号为北京市第二批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1918年9月,老舍在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被任命为京师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校(即现方家胡同小学)校长。老舍就在这里住了两年。并经常去隔壁的京师图书馆读书。长篇小说《赵子曰》中,有一个“北新桥往北的张家胡同”,就是写的方家胡同。
胡同特色
方家胡同25号为循郡王府旧址的一间西厢房,现为名叫Triangle Cafe乐儿西餐厅,是家夫妻店,餐厅在建筑设计上于保存典型的中式北方建筑原貌的基础上,巧妙融入南派自然景观,配以古香古色的桌椅及西南民族独有的绣纱垂旗,将中国南北文化融会贯穿于一体,可容纳50人的餐厅在明暗错落的灯光映衬下,散发着“纯粹中国”的气息。再搭配以精挑细选的爵士、蓝调及民谣的音乐背景,让客人于中西合璧的氛围中享受纯正西式菜肴及特色自创菜肴。芝士甜茄、秘制水果沙拉、墨西哥猪排、香煎三文鱼、招牌炒饭、特调西米露都是餐厅的推荐菜,尤其值得一尝的是店主家传的拿手好吃食“小兽炸酱面”。不定期地举办摄影、绘画、民俗等艺术展览及主题沙龙活动。方家胡同19号
中国机床总公司、《建筑机械》编辑部。
胡同文化
艺巷北京
“艺巷”文化是03年悄然崛起的,以北京胡同驻扎文艺产业为特征,进行有益的文化艺术传播和实践活动。先锋艺术与市井生活的融合与对话,成为北京特异的文化景观,
北京华亚艺术基金会联合相关艺术机构,以“艺巷北京”为题发起和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对各种形态现代艺术与古城文化积淀的融合集中聚焦与持续关注,推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接驳与发展。
深巷艺苑
北京方家胡同位于自古京城文化核心地带,北临
国子监、
孔庙地区,东有雍和宫创意产业园、
保利剧院,南有著名的
首都剧场,西有
南锣鼓巷文化街区、中戏、
国家话剧院、钟鼓楼,在丰厚文化积淀的沃土中,被传统文化环抱。它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深巷景观决定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重大使命。
跨界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东方及世界文化的瑰宝,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给予中华文化以高度的认同和重视。中国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国家,民族区域的特异性决定了多种群落构成的元素不同,并呈现多种发展态势,以承载区域政治经济的发展。群落文化的独特发展将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落脚点,植根于中华厚重的历史脉络之中,及此形成亚洲(东方)特色的文化体系。在这样一种背景氛围之下,我们提出了未来文化群落发展目标:综合实验探索的精神创作,引 领未来文化的跨界互动;秉承前卫思潮的内延外涵,聚集艺术文化的群落体系;融合先锋新锐的核心理念,传播民族文化的和谐机制;开启时尚创新的思维空间,营造创意文化的无限可能。
方家胡同46号的人气正体现了一种个体对艺术文化的精神诉求,一种找寻城市核心体系(艺巷)下的民族文化根基的情节。它坐落在北京二环内,周边空间蕴含着孔庙、国子监为代表的国学文化,雍和宫为代表的佛教文化,钟鼓楼为代表的民俗文化,随着社会本体心灵文化的回归,零落在城市每个角落的文化创作者踏着寻觅的足迹,在百年林荫下回游,进入老舍曾经住过的古巷,充斥着市井文化的狭长胡同,清雍府邸近300年的故事渗入探寻者的想象空间,穿越深巷,一座胡同罕见的工业园区闯入眼帘:原生态的工业厂房,锅炉房,礼堂,恰符国际流行
LOFT格局特征,框架结构,大开间,独立性,层高4-8米,可自由分割。他们在深巷的文化中找到了精神的土壤和文化衍生点。一片古朴的院落,沉淀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承载着创作者的未来理想,为逐步形成的文化发展提供丰富的创意养料和源泉。
随着大量的企业和机构入驻,方家胡同46号逐步形成涵盖文化艺术科技人文等各种领域高端人才的空间区域,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特征鲜明的综合文化艺术的集聚空间,包括:先锋表演艺术集聚空间、音域艺术集聚空间、艺术设计集聚空间、实验媒体艺术集聚空间、公益主题文化商业集聚空间、综合科技文化集聚空间。集聚空间通过综合资源整合,活动展览,网络国际,学术联盟,空间重组,定期举办的
艺术沙龙、专家讲座、论坛、公益活动、综合艺术节等艺术生态融合形式,创造跨界互动交流平台。通过大众与综合艺术文化及国际行业内外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创意文化的无限可能。
这种空间的集聚与跨界融合的结构逐步发散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形成新的凝聚效应。而正是这种效应创造了方家胡同46号的文化艺术群落生态体系,它代表了东城雍和园区一种新兴的创意生长模式。群落文化的东方神韵将集聚更为开放的新生与未来,所以说46号的文化艺术群落不是一定空间区域内各种艺术门类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各自内部及外部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自然形成的和谐机制和有机整体。
城市创意港
在46号区内,不同集聚空间高端文化艺术人才相互联动、衍生发展并逐步完善、将未来文化艺术的发展推向新的文化脉络空间。在推动城市资源协作整合的背景之下,“城市创意港”开始“奥运整体形象战略”的跨文化体系的探索,通过
石景山、首钢二通等创意产业园区规划,创意城市联结,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走廊,方家胡同46号跨界文化艺术群落等多个文化项目的实际运行,形成综合城市文化品牌的建立、营销与管理的全新体系。
“创意港艺术生态”以链条式的资源共生模式,集聚开敞式的交流,为方家胡同46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跨界实验的创作状态是新文化艺术思维开启的核心理念,凝结历史文化脉络的艺术扎根必将承载区域经济的发展。群落文化立体互动式的推动效应,将逐步形成完善的链条产业化生态体系——“新城市创意港”。
城市“创意港”有效的集聚城市各种综合资源,创建产业跨界交流互动平台,整合各领域的潜力互补,协助逐步形成产业链共生结构,新格局的发展必然提供了新的综合需求与新资源供给。以城市品牌管理为中心,将制定未来发展、文化定位、市场营销以及整合各领域资源价值、构建共生多赢的产业链、合理利用资金、吸引投资等综合运营计划。以及针对方家胡同46号形成的建筑空间、人流循环、虚拟网络、视觉辅助、艺术创意、核心组织等整体系统,跨界文化艺术整合、创意交流互动、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文化共生等“后未来文化”平台体系,将势必形成城市未来的核心“跨界创意港”。
所获荣誉
2022年3月,入选《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类 第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