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历史记载
《后汉书·郡国志》曰:叶县有方城。郦道元注《水经》,引郭仲产曰:苦莱、于东之间有小城,名方城,东临溪水。
晋·盛弘之《荆州记》从襄阳渡江、经南阳,出方关(即方城关)是通周、郑、卫之道;其东津经江夏,出平泽关是陈、蔡、齐、鲁之道。
魏·郦道元《水经注·淯水》:淯水又西南径《史定伯碑》南,又西为瓜里津,水上有三梁,谓之瓜里渡。自宛道途,东出赭阳,西道方城。
贺次君辑校 唐·李泰《括地志》卷三:许州叶县:方城山在许州叶县西南十八里。
清·程恩泽《国策地名考》:方城:《西周策》韩魏移地章:则楚方城之外危。高注:方城,楚塞。鲍注:南阳郡注,叶公邑,号方城。补曰:正义云,方城山在叶县西。恩泽案:左传云楚国方城以为城,杜注,方城山在南阳叶县南。《淮南子》:天下九塞,方城其一。
《地理志》:叶县南有长城,号曰方城。韦昭曰:方城,楚北之厄塞。服虔曰:在汉南。非是。《荆州记》:叶东界有古城,始犨县东,至瀙水,经泌阳界,南北连连数百里,号为方城,一曰长城。《水经注》:楚盛周衰,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逼华夏,号曰万城。臧氏琳曰:万城者,合叶县与陈、蔡、不羹四城言之,即所谓列城也。
《丹铅余录》以《左传》方城古本作万城。似误。亦曰:方城盖置城于山上,以为要隘。其山连接南阳唐县、叶县之境,几数百里,故曰长城,又曰万城。
郭仲产曰:苦菜、于东之间有小城名方城,东临溪水。苦菜即黄城也,及于东通为方城矣。今在河南南阳叶县南四十里,跨裕州界。朱子曰:荆州地势四平,其守当在外。
楚人谓方城为城,汉水为池是也。盛宏之曰:郦县有古城一面,未详里数,号为长城。即方城之西隅,其间相去六百里。南北虽无基筑,皆连山相接,而汉水居其南,故屈完云云。林氏曰:宛在方城内,叶在方城外。外有方城,内有冥阨,而宛、叶为之表里。高士奇曰:其后拓地渐东,又以申息为重镇,申在方城内,居西,即南阳县。息在方城外,居东,即息县。
钱穆《史记地名考》:方城山,今河南叶县南四十里,跨方城县境。又湖北省竹山县东南三十里亦有方城山,此服氏所谓汉南之方城也。当以叶县南者为是。
经实测,此城在叶邑古城西南十八里。城址东、西长260多米,南、北宽130多米,椭圆形分布,残高2到5米不等,周长约二里,内多房舍遗址。
当地群众俗谓闯王寨。称是明李闯王所筑。但清康熙《叶县志》称其为刘盆子寨。其北面即为楚长城遗址。城西有古代由叶县经方城的拐河、博望到南阳的古道。现古道遗迹犹依稀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