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游戏, 顾名思义就是用游戏的方式来将新闻传递给受众, 这无疑是对信息传播方式的一次重大改变。这种游戏是借“游戏之壳”来呈现新闻, 但新闻游戏绝不是对传统新闻的简化, 游戏能够帮助用户更全面和彻底地理解新闻事件的内涵。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 根据
新闻事件来设计相应的游戏步骤, 读者可以通过互动的过程, 加深对新闻的理解。
简介
新闻游戏兴盛于2005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交网络媒体的推动, 一大批制作精良的产品涌现, 如Darfur is Dying (救救达尔富尔) 、Budget Hero (预算英雄) 等。就国外而言, 目前把新闻游戏付诸实践的大部分主体还是权威媒体, 其中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做得最为出色。
范例
2000年后,西方新闻媒体开始利用Flash软件与程序语言,将新闻与电玩游戏进一步结合,成为制作新闻的主要方式之一。乌拉圭游戏设计师佛拉斯卡(Gonzalo Frasca)是第一个在其网站 Newsgaming.com 使用「新闻游戏」名词的人。他跟团队伙伴相信,电玩游戏能成为理解现实世界的工具,而不只是投身在虚拟的世界里,并认为这种类型的电玩游戏是「拟真的政治漫画」(simulation meets political cartoons)。佛拉斯卡的新闻游戏作品〈September 12〉便是藉由新闻游戏形式,提出「暴力产生更多暴力」的观点,批判对战争与恐怖主义对人类社会的危害,使用者若在游戏中向中东地区投掷越多炸弹,就会发现反而导致更多受害平民投身报复性的恐怖主义。
就国内而言, 早些时候国内对新闻游戏的概念理解存在偏差, 有人把《
企鹅大战流氓》《小月月》等游戏归在新闻游戏的范畴里。这种类型的游戏只是利用了新闻事件的噱头来推广,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游戏。真正的新闻游戏应该是游戏服务于新闻事件的传播和表达, 而非新闻服务于游戏。国内新闻游戏做得比较出色的是财新网, 财新网的团队很早就开始试水新闻游戏, 并相继推出《财小新带你摇车号》《中秋节到了, 看谁能坚持不碰五仁月饼》等新闻游戏作品,收到了良好的用户反馈。
2015年,台湾媒体「报导者」推出第一款新闻游戏《急诊人生》,期望让大家能透过简单的操作模式与游戏内容反应急诊室真实情境。
《急诊人生》是款由吴泰辉、吴政达、陈贞桦、蒋宜婷制作的网页新闻游戏。本作背景锁定在台湾的一间大型医学中心,面对健保体制的崩坏、没胆改革的政府以及爱跑大医院看病的人民,拥有拯救急诊室命运能力的键盘医师,将在一次又一次的真实的医疗突发状况中突围,试图拯救病患的生命。
游戏中玩家仅需透过滑鼠点击操作即可,来诊的病患分为「红黄绿」三种,这样的设定采用了真实世界中的急诊室救治原则;医生会根据每个病患的情况做「检伤分类」,将病患们分为 5 个级数,严重到轻微。游戏过程中,玩家除了要协助来诊病患,同时也要顾及到医生个人的身理状况,甚至还会有突发事件需要前往解决
2016年6月, 财新数据可视化团队设计的关于中国大城市污染问题的新闻游戏作品《我是市长》 (Think for a mayor) , 还夺得了世界数据新闻大赛的季军。可见, 国内的新闻游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评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传统新闻的报道模式也面临变革, 而新闻和游戏的结合, 无疑是新闻报道变革的一条新思路。将新闻报道与科技相结合, 以此来提高用户体验, 成为传统新闻业转型的新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