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信息量
新闻学术语
新闻信息量(一)我国新闻研究者借用和改造信息论中量与质统一的“有效信息量”的含义而提出的概念,指新闻对接受者来说的信息含量。在新闻传播系统中,新闻是一种人工信源,接受者是非人工信宿。接受者群对新闻的“关切度”的平均值(即解除有效不确定性的平均值),就是新闻的信息量。(二)新闻信息量还指新闻中含有最小的单一未知事实的数量。含有单一事实数量多的新闻,信息量就大,比如:“中国女排战胜了日本队”这条一句话新闻,不如“中国女排在战胜南朝鲜队后,今天又战胜了日本队”这条一句话新闻的信息量大。
一般通过新闻受众调查来计算这种信息量,主要使用模糊测定方法,即将新闻中的事实划分为不可再分的“基本事实”(事实元),设一有限线段(一般为1),用副词的模糊量表示不同程度(语义极差)。如“极感兴趣、很感兴趣、较感兴趣、无所谓、不大感兴趣、不感兴趣、极不感兴趣”,便是一组模糊副词。每个副词划定刻度(0—1之间)。信息量用U=—log2P来计算(也有其他公式)U是信息量,P是概率(指划定的刻度)。假如人们对某一新闻事实感兴趣的程度为0.25,那么U=—log20.25=2.24,2.24便是这一新闻事实的信息量。一般来说,信息量与事件出现的概率成反比,出现概率越小,信息量越大。由于新闻作为信源是人工性的,所以信息量大小又常常与报道者掌握材料的多少、对事实分析的透彻程度、选择报道角度有很大关系。报道者水平越高,越可能最大限度地抓取新的角度,使新闻事实的概率变小。对新闻来说,信息量除了概率的因素外,还要考虑社会需求因素。例如“某地公鸡下蛋”和“某地公鸡价格上涨”两条新闻,按概率,前者信息量大于后者,但按新闻价值,后者大于前者,因为后者涉及社会需求问题。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27 16:23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