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是由于消化道及其他有关的器官借一系列复杂的神经反射来完成的。
病因及临床特点
一般分为内科性和外科性呕吐两大类型。
1.内科性呕吐
占80%~90%,包括:咽下羊水、服用药物等致胃肠黏膜受刺激,乳头内陷、奶嘴孔过大等引起的喂养不当,胃肠道功能失调如幽门痉挛、便秘等,肠道内及肠道外感染,颅内疾病如缺氧、颅内高压等,电解质紊乱,功能性肠梗阻,及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如高氨血症、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
内科疾病引起的呕吐临床表现为呕吐奶汁及咖啡样物为主,呕吐物不含胆汁或粪便成分,无肠梗阻表现,常伴有消化道以外的表现如青紫、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等,腹部X线无异常,常需结合病史来综合判断。
2.外科性呕吐
从发生的频次可分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胃扭转或穿孔,食管闭锁,肠狭窄或闭锁,巨结肠,直肠肛门闭锁,肠旋转不良,肠套叠等。
外科疾病引起的呕吐以呕吐胆汁或粪便成分为主,多为喷射状,呕吐量大,有明显肠梗阻表现,反复呕吐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腹部X线及胃肠造影可发现病灶。
诊断与鉴别诊断
1.呕吐类型
(1)溢乳 由于新生儿胃呈水平状,贲门松弛,哺乳后即从口角溢出奶汁,不影响生长发育,常于生后6个月左右消失,不属于真正的呕吐。
(2)一般呕吐 常伴恶心,每次吐得不重,多为胃内容物,多见于喂养不当、胃肠道感染或全身感染的伴随症状,常见于内科疾病。
(3)反复呕吐 无规律性,呕吐一般不含胆汁,主要见于胃食管反流。
(4)喷射性呕吐 突然发生,呕吐量较大,随日龄增加呕吐物可为奶样、乳酪样,具酸腐味,不含胆汁。主要见于大量空气吞入、胃扭转、幽门梗阻。在颅内压增高性疾病时可呕吐大量含胆汁样液。
2.呕吐发生时间
生后7天内发生的早期新生儿呕吐应重点考虑食管闭锁、咽下综合征、胃食管反流、胎粪性便秘、胃扭转等;生后7天后发病的中晚期新生儿呕吐应考虑肥厚性幽门狭窄、肠梗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
3.呕吐伴随症状
(1)呕吐物颜色 清谈或透明色黏液,可能是食管内容物;伴有酸味、有奶汁或凝块,多来自胃内;乳凝块多、伴酸腐味,有持久的规律性,多为幽门及十二指肠梗阻;呕吐物为绿色,可能为较高位肠梗阻,首先要除外先天畸形,如呈均匀绿色,应考虑是否有肠旋转不良,也可能为败血症所致;呕吐物为粪性有臭味,多为低位肠梗阻;呕吐物有血首先考虑消化道黏膜出血。
(2)呕吐与腹部 上腹部膨隆下腹部塌陷,提示梗阻位置较高;腹部异常膨隆呈球形,皮肤紧张发亮,则是低位梗阻;肠鸣音消失,是麻痹性肠梗阻的表现。
(3)呕吐与排便 呕吐同时伴有稀便、水样便、蛋花样便等,为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肠炎等所致,最为常见;伴血便,内科要考虑肠道感染、出血性疾病、过敏性肠炎等,外科要考虑有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肛门直肠炎症、肛裂、肠道畸形;伴排便逐渐减少到停止,膨隆不减轻,则可能为完全性肠梗阻,伴排便为不完全性梗阻。肛查时有气体溢出,则为麻痹性肠梗阻。
辅助检查
1.腹部X线
可有消化道胀气、梗阻、穿孔等征象。
2.胃肠造影检查
可显示病变的异常影像。
3.24小时胃食管pH动态监测
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的金标准。
3.腹部B超检查
无时间限制,无放射线暴露,但技术要求高,大量气体也限制了显影效果。
4.胃镜检查
可发现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病变,对仪器和技术要求高,未能广泛开展。
治疗
1.病因治疗
首先除外外科性呕吐,以免延误手术时机,再针对病因治疗,如合理喂养、控制感染、降颅压等。
2.对症治疗
病情轻者一般不需特殊处理,病情重者需注意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并避免误吸。
3.禁食
呕吐严重者在确诊前应禁食,给予肠外营养,保证能量和入量。
4.体位
内科性呕吐(胃食管反流)患儿可采取头抬高30°,俯卧位或左侧卧位。
5.洗胃
咽下综合征可用温生理盐水或1%碳酸氢钠洗胃。
6.解痉止吐
幽门痉挛患儿在每次奶前15~20分钟滴入1:1000~2000的阿托品,酌情加量。此外红霉素、多潘立酮也有促进胃肠动力作用,但缺乏大样本研究。
7.胃肠减压
呕吐频繁伴严重腹胀时,可给予持续胃肠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