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槎浦
长江支流黄浦江支流吴淞江支流(上海市嘉定区、普陀区、宝山区)
新槎浦,长江支流黄浦江支流吴淞江蕰藻浜的支流,位于上海市嘉定区普陀区宝山区3区交界处。古称“槎浦”,传说古代张仙(汉博望侯张骞)乘槎到此,故有槎浦之名。1988年疏浚拓宽,沿着中槎浦往北,越过沪宁铁路后与中槎浦分道,直北实地开挖至蕰藻浜,故名新槎浦。1977年规划时将中槎浦南段和孙基港一起并入新槎浦。河道南起吴淞江北岸孙基港,北流穿越西虬江中槎浦走马塘,流入蕰藻浜,经江桥镇桃浦镇大场镇等镇。长约9.8公里,河口宽42·5米,底宽15米,河底高程-1米,边坡1:25。与西虬江走马塘等横向河道相交。
形成变迁
槎浦,雅名槎溪,名称来历有二说:一说,相传汉博望侯张骞寻河源曾乘槎至此,故有此名。另一说,相传在今南翔仙槎桥处横沥岸边,有棵大树,干枝跨河联结两岸,人可通行,人们称之为“仙槎”,遂有槎溪之名。元至正十一年(1351)于此建桥,大树为“槎”之功能才告消失。
槎浦,在孙基港北分为上槎浦、中槎浦和下槎浦。上槎浦在南翔镇境内,中、下两槎浦流入桃浦镇。古代传说张仙乘槎到此,故有槎浦之名。下槎浦,北起走马塘,蜿蜒南下分为两支,一支流入虬江,一支与李家浜汇合。该河流经本乡中部地区,长约2400米,河深+0.5米,面宽10~12米。厂头古镇位于下槎浦中段,两岸留有集镇和古迹遗址。明张濂《下槎帆影》诗中有“……月漫荒江流水白,云移古浦落霞红……”之句,记述了下槎浦的美景。中槎浦,以其浦在上下两槎之中而得名,北通走马塘,南连虬江入苏州河。
新槎浦,是1977年规划、1988年所定名称。他的南段在曹安公路南侧原是上槎浦临近吴淞江出口段的孙基港。曹安公路北侧,原是南起虬江的中槎浦。1957年疏浚时,从孙基港向北直接中槎浦,时称中槎浦。1977年规划时将孙基港、中槎浦南段、杨泾、蒲华塘等河道疏浚串联成一条河后,合称为新槎浦。但根据《上海地名志》,实际建设完成后仅将孙基港、中槎浦南段、及新开挖河道称新槎浦,杨泾、蒲华塘等河道仍为独立河名。1988年疏浚拓宽,沿着中槎浦往北,越过沪宁铁路后与中槎浦分道,直北实地开挖至蕰藻浜,确定新名槎浦。
干流概况
新槎浦,位于嘉定、普陀、宝山3区交界处。河道南起吴淞江北岸,北流穿越西虬江、中槎浦、走马塘,流入蕰藻浜,经江桥、桃浦、祁连等镇。长约9.8公里(一说9.43公里),河底高程-1米。其中,吴淞江至走马塘,长7.04公里,至沪宁铁路长3.75公里,河口宽42·5米,底宽15米,河底高程-1米,边坡1:25。普陀段长3.2公里。
水文特征
新槎浦,属长江流域太湖区黄浦江水系,位于蕰藻浜南片,片内内河水位一般在2.5米左右。参照东高泾闸内水位,1977年8月22日大暴雨时,水位4.05米。
主要支流
走马塘,位于嘉定、虹口、宝山区境内。西起封浜,往东北流经南翔、大场镇,至江湾镇淞沪铁路接小吉浦。长约20.8公里,底宽6米,河底高程0米。原走马塘至江湾镇以东分南北两支;南支经虬江至沈家行市入黄浦江,北支接袁长河、钱家浜入黄浦江。现小吉浦以东至复旦大学西北角一段已填没。相传南宋时抗金名将韩世忠曾驻军江湾、大场,走马往来于此,故名。又说因走马塘为吴越王钱镠所凿,故曾称钱溪、钱家浜。可通航10~15吨级船舶。除市区河段水质受到污染以外,其余河段均有灌溉之利,受益农田约1100公顷。
西虬江,位于嘉定区、普陀区境内,沪宁铁路南侧。起自封浜,往东经江桥,越新槎浦,过栅桥至真北路进入上海市区,汇木渎港折而东,经长风二村入桃浦。古虬江原系吴淞江下游,由于河曲发育,流水不畅,北宋后曾多次兴工治理,另开新河,残剩旧河道称旧江,“旧”、“虬”谐音,故又名虬江;一说因河道绵延屈曲如虬得名。1949年以后,历经1954年、1972年、1980年数次大规模疏浚,截弯取直,多处填河建房筑路,仅留西、中、东三段河道,其中桃浦以西河段(西段),1981年更名为西虬江,以区别于虬江东段。河道淤浅,自新槎浦以东至木渎港河段列为八级航道,河面宽13.26米,底宽4~8米,河底高程1米,水深0.88米,最高水位2.83米,可通航10吨级船只,主要用于运输、排涝。河水污染严重,终年黑臭。
中槎浦,位于嘉定区境东南部、普陀区北部,南起新槎浦,北至蕰藻浜,全长6.64公里,河口宽42.5米,底宽10米,河底高程-1米,边坡1:2,7级航道,通航60吨船只。流经普陀区桃浦镇和嘉定区南翔镇及真新新村街道,与区级河道吾尚塘相交。元至正十一年(1351)于此建桥,大树为“槎”之功能才告消失。古自西向东排列有上中下3条槎浦,其居中,故名中槎浦。三槎均通吴淞江。明清问南至虬江,北达南翔东北。清同治八年(1869)曾疏浚,1958~1978年又疏浚6次。1988年辟浚新槎浦,于沪宁铁路北与新槎浦分流,遂成现状。全线架桥8座,沿途有上海红光石油厂、金翔木材市场等企业。
吾尚塘,位于区境南部,西起封浜,东至中槎浦,全长4.8公里,河口宽24~28米,底宽8米,河底高程-0.5米,边坡l:2,7级航道,能通航50吨船只。流经南翔镇中西部,与区级河道横沥相交。吾尚塘,亦有写为悟尚塘,俗呼和尚塘,来历含义待考。横沥以西或称西吾尚塘,横沥至中槎浦亦称中吾尚塘,中槎浦以东直至宝山区界,也称吾尚塘,或称东吾尚塘,向为乡镇级河道。1977年疏浚拓宽封浜至横沥段,1985年疏浚拓宽横沥至中槎浦段,遂成现状。全河架桥6座,南翔段沿岸有石驳。沿途有上海电讯设备厂、水红机械厂、南翔灯泡厂等企业。
李家浜,是古六十二都支河,北通走马塘,南流入中槎浦。长2190米,河宽15米,深0米,是本乡中部流经绿杨桥的河道。
河南浜,是一条新开河,东起桃浦,西接新槎浦。
横塘河,西起中槎浦,东流入走马塘,长2100米,河深0米,面宽15米。该河与中槎浦会合处的对面是条横沥河,长910米,宽26米,深0米。
新河南浜,河长2600米,河道宽度20~26米,河道水面积67600平方米,新槎浦至桃浦河。
治理开发
河道整治
新槎浦是位于东部嘉定、宝山两区交界处的一条南北向干河。1977年规划:以嘉、宝两区界河杨泾为主,上下串联其他河道,南起吴淞江口的孙基港,经中槎浦,越蕰藻浜,接杨泾,过练祁塘,接蒲华塘至宝山区洋桥镇入太仓市界,接墅沟,经墅沟水闸出长江口。自南至北,流经嘉定区的江桥、桃浦、南翔、马陆、戬浜、曹王、华亭等乡镇,河东流经宝山区的葑塘、刘行、罗南、罗泾等乡,两区共12个乡镇。自吴淞江至墅沟统一命名“新槎浦”,总长30.5公里。规划标准:河底宽15米,河底高程零下1米、边坡1:2.5,两边各留青坎宽5米,青坎高程4.5米,河口宽为42.5米,能通航100吨级驳船,正在按规划逐步实施。1965年在北端长江口建墅沟节制闸,3孔净孔宽12米,在太仓市境内的闸上游引河墅沟已疏浚到底宽20米,河底高程零米。1984年又在南端吴淞江口建套闸。在建闸时将引河开至虬江口,底宽17米,河底高程零下1.0米。
南端原名孙基港,清代出口属上海县,稍北为宝山区与嘉定区界河,到虬江为止。民国时,孙基港划归上海市(包括虬江一段)。建国后1958年4月,嘉定县划归上海市前,该河尚在西郊区境内,1958年7月市撤销郊区,将原属西郊区吴淞江以北部分划归嘉定县后全河均属嘉定区境。清咸丰八年(1858年)浚。民国十九年(1930年)疏浚横沥时,市、县相互配合,一起疏浚。1957年市县再次配合疏浚横沥,由市使用挖泥机船疏浚。1958年上海铁路局建设南翔编组站,阻塞铁路以南横沥,由路局拨款改道,拓浚孙基港,连通中槎浦,接蕰藻浜。1977年规划时将中槎浦南段和孙基港一起并入新槎浦。
中槎浦一段自横沥改道(1958年)开拓后,航运比较繁忙,船行波冲刷两岸塌坡较多,河床淤浅。航道管养部门多次使用挖泥机船养护疏浚。1963年10月开始自蕰藻浜至吴淞江(包括孙基港)全段浚深。1966年又一次浚自蕰藻浜至沪宜路九号桥一段,1967年再向南继续疏浚至吴淞江。1970年疏浚江桥镇向北到东风桥一段,1978年6月疏浚蕰藻浜至沪宜公路段,经多次机浚河床稍有拓宽,底宽已达到10~12米,保证了航运畅通。
中段,即嘉定、宝山界河的杨泾(又名西杨泾),北达练祁塘,南通蕴藻浜,近菹藻浜一段在宝山区境内,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三月曾与宝山县协作疏浚,北自练祁,南至张泾口,全河长9.4公里,嘉定负责北段,征工承包。
1951年疏浚自公孙泾南至张泾段,按原河浚深,底宽4米,边坡1:1.5。挑土6.32万立方米,全由嘉定疏浚,发动8个乡出民工7196人,实做5.04万工日,嘉定直接受益面积8500亩。1958年春,又开杨泾南段,自张泾至陈村。今杨泾局部已严重淤塞。
北段,即蒲华塘,原来南自练祁塘起,经曹王镇,北流至洋桥太仓界接墅沟入老浏河通长江。明弘治元年(1488年)、嘉靖三年(1524年)二次疏浚。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浚,至光绪十五年(1889年)清代最后一次疏浚。200年间曾浚河11次,每隔20年即疏浚一次。为东北隅的主要河道,受到浏河浑潮影响,疏浚周期较短。
民国廿四年(1935年)曾疏浚蒲华塘。1951年春,以工代赈疏浚蒲华塘。自练祁至墅沟,长7191米,挖土2.23万立方米。拨大米6.17万斤,挖土每立方米给大米2.05斤,余为戽水筑坝及事务费用,实做1.43万工日。2月15日开工.3月10日竣工。
1957年冬浚蒲华塘,自练祁向北至黄姑塘,裁直华亭乡杨家湾河段,并在直段和原弯曲段试建潮汐发电站和控制调节闸,不久即冲垮。
1974年冬浚蒲华塘,自练祁塘向北至娄塘河,长6.4公里,疏浚标准:河底宽5米,河底高程零米,边坡1:2,挖土约20万立方米,用工10万左右,河线基本取直。
1985年,在兴建新槎浦套闸时疏浚吴淞江至虬江段计1.64里;1988年春至1990年冬,疏浚虬江至蕰藻浜段计7.79公里,其中虬江至走马塘段计5.4公里,由嘉定县疏浚;走马塘至蕰藻浜段计2.39公里由宝山县疏浚。嘉定段工程于1988年分春冬两期进行,由桃浦、长征两乡负责,1990年底竣工,共完成土方72.2万立方米,建公路桥2座、机耕桥5座,翻建泵闸1座。该工程列为桃浦工业区综合治理工程之一,总投资2694万元,上海工业区开发总公司桃浦分公司出资1400万元,市环保局拨款776.4万元,市蔬菜办拨款517.6万元。宝山段同年底竣工。
新槎浦1987年开凿,翌年完成。北起墩前,南至中槎浦桃浦水厂,长3.2公里,宽3米,深-1米。1992年,尚存真南路、南大路两座桥梁未建成,除此两处河道未凿通外,其余河道均已凿成。
2003年,普陀区实施新槎浦河道整治工程,自2003年7月5日正式开工,同年11月上旬,全部通过竣工验收。此工程是市水务局和普陀区政府联手整治的一项引清工程,总投资3468.23万元。新建护岸5675米,疏浚河道10.87万立方米,铺设截污管道1500米,修筑防汛通道8400平方米,种植绿化4.7万平方米。整治后的新槎浦,河面由36米宽扩大到42米,两岸面貌焕然一新,污水源头经过截污,防汛排涝能力提高。新槎浦是一条地区排水河道和清水水源河道,通过走马塘、河南浜及相应配套翻水泵站向蕴南片输送清水,承担解决苏州河以北地区河网水质和改善水环境任务。
2004年,普陀整治中槎浦河道。整治工程自6月开始,至12月竣工,新建护岸5.1公里,新建亲水平台495米,疏浚河道淤泥土方11万立方米,新建通道6901平方米,种植绿化4.23万平方米,投资2811万元。
河道建筑
新槎浦套闸,位于江桥镇栅桥、幸福、江桥三个村之间的新槎浦与吴淞江汇合处。是沿吴淞江主要控制工程之一。主要作用为挡污、排涝、防洪、航运。闸首闸室均为钢筋混凝土坞式结构,口门宽10米,闸室长300米,宽14米,最大过闸流量60立方米/秒。闸门为提升式平面钢闸门,采用QPQ2×16启闭机二台。内闸首两侧各布置流量为2立方米/秒的”苏排Ⅱ改型“38WZL1米圬工泵一台,利用水泵向闸室充清水挡污,这在本县建闸史上属首次。该闸由上海市水利局规划设计室设计,本县水利桥梁工程公司施工。1983年11月10日开工,1985年10月竣工。附属工程有:净宽4.5米,长830米的进闸公路,载重等级为汽-10、宽4.5米长15米的公路桥一座和建筑面积为350平方米的管理用房:工程总投资643万元。
航道航运
嘉定区境内,横沥原为南北主要航道。1958年上海铁路局建设南翔编组站,阻塞铁路以南横沥,由路局拨款改道,拓浚孙基港,连通中槎浦,接蕰藻浜。1977年规划时将中槎浦南段和孙基港一起并入新槎浦,新槎浦航运比较繁忙。1990年代时新槎浦桃浦段往来舟楫频繁,通航吨位60吨,为桃浦镇主要水路交通之一。1990年代,新槎浦,可通行100吨级驳船。
参考资料
第二节 河流.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第二节 河流.上海地名志.
第四节 水利工程.嘉定县续志.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1 11:40
目录
概述
形成变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