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塑梵净山鱼(Fanjingshania renovata)化石材料发现于中国贵州省石阡县,属于棘鱼形态的软骨鱼类,微体化石和部分关联保存的骨片提供了软骨鱼类中最早的可靠的形态学和发育学数据,将软骨鱼类确切的可重建身体大致形态化石出现的时间推前了约2000万年。
命名由来
新塑梵净山鱼,属名Fanjingshania来源于贵州省内距离化石点仅100公里的佛教名山——梵净山,种名renovata拉丁语意为“翻新,革新”,译为“新塑”,指这个物种的膜质骨组织学的重吸收,这过去被认为是硬骨鱼类的特征。
形态特征
梵净山鱼的胸棘刺通常表现出强烈的侧向压缩和宽阔的内弯型轮廓,它们的前边缘侧形成一个发育良好的弓形挡边,而后边缘侧则有一个深沟。前背棘刺在整体外观上类似于胸鳍的刺,但弯曲幅度较小,整体上更加挺直。后背棘刺、腹棘刺和臀棘刺的顶端则更加尖锐,没有内弯或者内弯程度很低。其他归于梵净山鱼的棘刺则拥有低矮,倾斜程度较大、横截面较宽等特征。中间棘是外表看上去很“敦实”的棘刺,它们的前边缘很不均匀,且末端通常还有第二个稍微矮一些的顶端。需要指出的是,在很多基干软骨鱼腹部上存在这种成对的中间棘,如双棘鱼属和栅棘鱼属。分散保存的梵净山鱼的躯干鳞片外部轮廓对称或者不对称,冠部通常是三角形或卵圆形,具有并列生长的初级齿单元。在未磨损的标本中,带有瘤点的脊纹的初级齿单元向冠部后缘不断增大。鳞片冠部后缘延申超过菱形的基部,颈部较为收缩。一些鳞片标本冠部前缘具有巨大的突起,通常为次级齿单元结构。
被归为梵净山鱼的微体化石的依据:共同的组织学结构(细胞骨和无上升小管的齿质),表面的纹饰(有节的脊纹和带有瘤点的棘刺),发育特征(硬组织重吸收和鳞片冠部增长方式)以及来自一些关联化石保存的直接证据。
化石材料
近1000个分散保存的梵净山鱼化石标本,分别为头镶嵌物、躯干鳞片、围眶骨、不完整的鳃条骨、胸棘刺、前胸棘刺、腹棘刺、背棘刺、臀棘刺和中间棘。
研究意义
梵净山鱼拥有肩带和中间棘,同基干软骨鱼类(栅棘鱼类)有惊人相似的的解剖学特性。然而,梵净山鱼的鳞片同硬骨鱼鳞片一样齿列具有重吸收特性且梵净山鱼棘刺缺少齿质组织结构,这在软骨鱼中是独一无二的。梵净山鱼的发现表明,早在志留纪兰多维列世,软骨鱼类干群就已经演化出典型的栅棘鱼形态,同时具有硬骨鱼类的组织学特征,为有颌类在早志留世就开始了生态辐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让奥陶纪、志留纪鱼类鳞片和棘刺化石分类位置的争论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