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镇,隶属于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地处桓台县西部,东与唐山镇相邻,南依果里镇,西与邹平县接壤,北与马桥、田庄2镇毗邻。区域面积44.51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35289人。
历史沿革
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始割长山县东部、高苑南部、临淄县西部建新城县。
民国三年(1914年)1月,易名水县;同年4月因齐桓公戏马台而改名桓台县。
1950年4月,县城迁至索镇。
1958年12月,改设桓城公社。
1982年4月,更名新城公社。
1984年4月,改为新城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新城镇辖有毛家、存留、韩家、石家、西逯家、西巴、祝家、昝家、义和、城东、城西、城南、城北、新立、花园、乔南、乔北、乔西、四里、徐家、耿三里、刘三里、崔家、邢庙、河南、宫家、王家、杨家、崔楼、见家、洼子、聂桥、新盛、邢家、东贾、西贾、罗苏、张苏、江苏、赵苏40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82个村民小组。
2020年6月,新城镇下辖40个行政村:毛家村、存留村、韩家村、石家村、逯家村、西巴村、祝家村、昝家村、义和村、杨家村、新王村、崔楼村、见家村、洼子村、新盛村、聂桥村、徐家村、四里村、耿三里村、刘三里村、崔家村、邢庙村、河南村、宫家村、城东村、城南村、城西村、城北村、新立村、东花园村、乔南村、乔西村、乔北村、东贾村、西贾村、邢家村、罗苏村、张苏村、江苏村、赵苏村,镇人民政府驻寿济路186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新城镇地处
桓台县西部,东与
唐山镇相邻,南依果里镇,西与
邹平县接壤,北与马桥、田庄2镇毗邻。区域面积44.5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新城镇地处泰沂山北麓和黄泛平原的叠交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地形为平原,境内最高点海拔21.6米,最低点海拔8.8米。
水文
新城镇境内河道属小清河水系,最大的河流为西猪龙河,从南至北流经境内城南、花园、城东、昝家,长4000米。
人口
2011年末,新城镇辖区总人口3558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720人,城镇化率24.5%。
截至2018年末,新城镇户籍人口3528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新城镇财政总收入0.34亿元,比上年增长19%,是1949年的1350倍,比1978年增加120倍。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668.43万元,增值税2011万元,企业所得税580.42万元,个人所得税74.3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19%、0%、99.23%、24.62%。人均财政收入937元,比上年增长13.5%,是1949年的1300倍,比1978年增长55倍,各类存款余额6.9亿元,比上年增长13%;人均储蓄1.9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6亿元,比上年增长19%。
2018年,新城镇有工业企业16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家,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5家。
农业
2011年,新城镇有耕地面积3.78万亩,人均1.1亩;林木覆盖率12.8%。小麦、玉米等农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是国家重要的小麦、玉米生产基地。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0.11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0.35亿元,2011年达到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生产粮食3.8万吨,人均1073千克,其中玉米2.1万吨,小麦1.7万吨,棉花种植面积0.2万亩,产量600吨,可向社会提供400吨商品棉;蔬菜种植面积0.35万亩,产量0.28万吨,主要品种有黄瓜、西红柿、白菜、大葱等其中黄瓜260吨,白菜520吨。畜牧业以饲养奶牛、生猪和肉食鸡为主,生猪饲养量0.4万头,年末存栏0.15万头;奶牛年末存栏0.08万头;家禽饲养量63万羽,上市家禽56万羽,生产肉类50吨,其中猪肉48吨,牛肉1.5吨,羊肉0.5吨;禽蛋450吨,鲜奶1400吨;畜牧业总产值2025万元。
工业
新城镇工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0.48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2.2亿元,2011年达到32.33亿元,比上年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家,职工0.5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5.43亿元,比上年增长12.3%。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5家。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新城镇有文化艺术团体1个,会员35人;各类艺术表演团体8个,演职人员120人;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28个,藏书8万册,体育场地7处。7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62%。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新城镇有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978人,专任教师64人;小学4所,在校生1709人,专任教师8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500人,专任教师10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教育经费达94.16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8%,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新城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3个,镇卫生院1所;病床200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8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5.5张,固定资产总值1.5亿元。专业卫生人员170人,其中执业医师29人,执业助理医师21人,注册护士1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78人、执业(助理)医师1.41人、注册护士0.5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0.22万人次,院手术260台次,出院病人0.37万人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零,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174万人,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新城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户,人数6人,支出2.1万元,比上年增长15%;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人次,共支出0.1万元,与上年持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87户,人数1034人,支出112.5万元,比上年增长20%,月人均90.67元,比上年增长21%;农村五保集中供养40人,支出25.8万元,比上年增长18.6%;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31人,支出15.72万元,比上年增长48%;农村医疗救助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330人次,共支出9.31万元,比上年增长16.7%;农村临时敦济25人次,支出2.2万元,比上年增长3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1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1.56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320人,其中参保职工650人,参保离退休人员670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410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320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90人。参加失业保险650人,参加工伤保险650人,参加生育保险650人。
交通
2011年,新城镇境内有省道高淄路、寿济路和滨博高速3条主要干线。
风景名胜
忠勤祠
又名王家祠堂,位于新立村。初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重修时拓为王士纪念馆。祠院南北88米,东西43米,占地3784平方米。
四世宫保坊
位于镇南村,是为纪念明代兵部尚书
王象乾及其父、祖父、曾祖父所立。石匾额“四世宫保”四字传为明书法家董其昌书。此牌坊系砖石结构,宫殿体式。拱门洞两侧有石狮8个。
王渔洋故居
位于城南村,有明清及民国建筑108间,该故居是在原西城别墅的基础上由王渔洋增葺修建。王渔洋去世后,西城别墅发生火灾,至晚清,被盐商冯冠儒所买,加以改造和扩建。1950年以后,一直作为粮仓使用。1999年移交县文化局。
耿家大院
是明朝父子进士耿鸣世、耿庭柏故居。在明清两朝,耿氏家族出进士7名。清朝后期至民国时期,耿家成为新城最有实力的家族,其工厂、店铺遍布济南、张店等地,耿家大院成为新城最大的院落。今仅存清末民初风格四套院落,建筑60间。
荣誉称号
2020年5月,新城镇入选2019年度省级耕地保护激励乡(镇、街道)名单。
2021年12月7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拟确定淄博桓台县新城镇为2021年省级农业产业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