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辖县
新和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辖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东与库车市隔渭干河相望,西以喀拉玉尔滚山为界与阿克苏市、温宿县相交,北依天山支脉却勒塔格山与拜城县毗邻,南与沙雅县英买力乡、二牧场接壤,属暖温带大陆干旱性气候,冬季干冷、夏季干热,总面积5820.46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新和县总人口22.64万人。截至2024年10月,新和县辖6个镇、2个乡,县人民政府驻新和镇红光路6号。
历史沿革
新和历史悠久。公元前3世纪,已出现有关龟兹国名的记录。新和绿洲为龟兹国地域。
西汉神爵二年(60年),西域都护府成立,新和隶属西域都护府。
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东汉重设西域都护府于龟兹它乾城。
唐显庆三年(658年),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今新和通古斯巴西古城),名“安西大都护府”。同时置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辖属库车办事大臣。光绪十年(1884年),属库车直隶抚民厅。
民国二年(1913年),属阿克苏道库车县西乡辖地。民国十一年(1922年),从库车西乡析出12回庄,建立托克苏县佐。民国十九年(1930年),托克苏县成立。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沙雅县大尤都斯庄划拨给托克苏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县名更改为新和县,意为新疆和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和县属阿克苏专区专员公署管辖。
1950年5月1日,新和县人民政府成立。
1978年,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地区行政公署,新和县属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管辖至今。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10月,新和县辖6个镇、2个乡:新和镇尤鲁都斯巴格镇依其艾日克镇塔什艾日克镇排先拜巴扎镇玉奇喀特镇渭干乡塔木托格拉克乡,另有1个管委会:新和县央塔库都克片区管委会。新和县人民政府驻新和镇红光路6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新和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地理坐标为东经80°55′~82°43′、北纬40°45′~41°45′之间。东与库车市隔渭干河相望,西以喀拉玉尔滚山为界与阿克苏市、温宿县相交,北依天山支脉却勒塔格山与拜城县毗邻,南与沙雅县英买力乡、二牧场接壤。县境东西长136千米,南北宽91千米。总面积5820.4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新和县地势北高南低,拔海980~2212米,平均海拔1015米。北部是天山前山秋里塔格山的分水岭,南部在渭干河冲积平原中部。
气候
新和县属暖温带大陆干旱性气候,冬季干冷、夏季干热,昼夜温差大,降雪、降雨量少,气候干燥,日照长,无霜期长。年日照时数为2905.8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54℅,年蒸发量为1904.7毫米,历年≥0℃积温为4570.6℃,≥10℃积温为4099.6℃,≥15℃积温为3473.4℃,≥20℃积温为2263.4℃,历年平均沙尘暴日数为2.8天,扬沙日数23.9天,浮尘日数72.0天,大风日数为7.0天,最大冻土深度为73厘米,最大积雪深度为14厘米,年极大风速为23.6米/秒。
土壤
新和县土壤分为十大类,主要是灌淤土、潮土、水稻土、草甸土、沼泽土、盐土、棕漠土、风砂土等。
自然灾害
新和县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暴雨、雷电、干旱、大风、沙尘暴、高温、低温冰冻、冰雹、大雾等,其中发生频率较高的有大风、冰雹、干旱、雷电、高温等。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新和县耕地总量8.52万公顷、永久基本农田总量7.23万公顷,林地6.30万公顷,其中人工林面积2.74万公顷。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新和县自然植被主要分布在县境西南部。植被群落以草场、胡杨林、红柳丛为主。类型有红柳、胡杨、芦苇、甘草、骆驼蓬、骆驼瓣、铃铛刺、樟茅、碱茅、碱蓬、狗尾草、猪毛菜、盐爪爪、盐穗木、盐梭梭、木地肤、天门冬、盐角草、花花柴、胖姑娘、黑果枸杞等。县境西部及北部植被稀疏,以灌木丛为主,类型有红柳、甘草、樟茅、麻黄、白刺、铃铛刺、骆驼刺、盐爪爪、盐穗木、花花柴、琵琶柴、梭梭柴、沙拐枣、罗布麻、黑果枸杞、木地肤、独心菜等。县境东,东南及南部,即灌区内的荒地、渠边和田埂上,自然植被较为繁茂,类型较多,有苍耳、车前、灰藜、青蒿、黄蒿、狗尾草、扁蓄、碱蓬、水葱、鸦葱、大藓、旋花、木贼、莎草、甘草、滨草、苔草、赖草、芨芨草、海乳草、灯芯草、盐角草、马齿苋、蒲公英、曼陀罗、苦豆子、铃铛刺、木地肤、牛皮梢、沼针蒲、咸毛茛、猪毛菜、独心菜、灰灰菜、苦苦菜、曲子菜、小樟茅、小芦苇、小麦冬、天门冬、黑果枸杞,还有少量的红柳和胡杨。人工植被主要分布在渭干河冲积区,已基本取代自然植被。
动物资源
新和县有珍稀野生动物7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鹤、白鹤、白天鹅,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马鹿、鹅喉羚、麝鼠、野猪等。
矿产资源
新和县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盐、石膏、页岩、铜、砂石等。还有盐山、石膏矿、铜矿等资源尚待开发。
截至2023年,新和县已发现矿种5种。其中,金属矿产1种(铜),非金属矿产4种(盐、石膏、页岩、砂石)。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247.19亿立方米,凝析油加原油储量11461.61万吨。
水资源
截至2023年,新和县拥有水资源量为7.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25亿立方米,主要来自渭干河。县域内有五一水库一座,库容为3900万立方米,为反调节水库。湖泊五处(野鸭湖、素喀库勒湖、阿勒吞达希湖、依干库勒湖、硝尔库勒湖)。
森林资源
2023年,新和县完成造林面积3.5万亩,森林覆盖率9.61%。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末,新和县总人口22.64万人。
民族构成
新和县有维吾尔、汉、回、哈萨克、俄罗斯、柯尔克孜、满、锡伯、蒙古等民族。
政治
巴哈尔古丽·艾麦提:新和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
经济
综述
2023年,新和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4441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3467万元,同比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187325万元,同比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373619万元,同比增长1.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2.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2%,第三产业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2023年,新和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446元,同比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24元,同比增长8.8%。
2023年,新和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3673万元,同比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40862万元,同比增长5.9%,占全县投资比重为19.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29338万元,同比增长16.9%;占全县投资比重为45.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53473万元,同比增长4.2%,占全县投资比重为3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9882万元,同比增长5.2%。其中:住宅投资21939万元,同比下降9.6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6369万元,同比增长13.94%。房屋施工面积54.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01%;竣工面积5.7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09%。商品房销售面积11.4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5%;销售额39117万元,同比增长15%。
2023年,新和县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4457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3.5%,较上年增加68928万元,同比增长91.1%。地方财政收入中: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05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1%,较上年增收8036万元,同比增长13.9%(其中:完成税收收入458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0.5%,较上年增长10439万元,同比增长29.5%;完成非税收入2025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2.5%,较上年减少2403万元,同比下降10.6%);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7852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8.6%,较上年增长60892万元,同比增长345.4%。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支出481857万元,较上年增支132981万元,同比增长38.1%。其中: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4986万元,较上年增支108015万元,同比增长40.5%。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6871万元,较上年增支24966万元,同比增长30.5%。
第一产业
2023年,新和县粮食播种面积45.01万亩,比上年增加12.81万亩,增长39.8%。其中:小麦面积27.48万亩,比上年增加4.36万亩,增长18.9%。玉米面积17.27万亩,比上年增加9.19万亩,增长113.7%。棉花种植面积81.34万亩,比上年减少4.06万亩,下降4.7%。蔬菜面积3.44万亩,比上年增加0.15万亩,增长4.7%。瓜类面积0.44万亩,比上年减少0.19万吨,下降30.6%。油料作物面积0.89万亩,比上年增加0.4万亩,增长80.9%。
2023年,新和县粮食产量19.6万吨,增加7.56万吨,增长62.8%。其中:小麦产量10.47万吨,增加1.31万吨,增长14.3%。玉米产量9.05万吨,比上年增加6.17万吨,增长213.6%。
2023年,新和县棉花产量11.3万吨,比上年减少0.13万吨,下降1.1%。蔬菜产量7.63万吨,比上年增加0.64万亩,增长9.2%。
2023年,新和县瓜果产量1.54万吨,比上年减少0.73万吨,下降32.4%。油料产量0.27万吨,比上年增加0.013万吨,增长94.7%。
2023年,新和县林果业总面积36.8万亩,比上年减少3万亩,下降7.5%。林果产量17.4万吨,增加1.45万吨,增长9.09%;其中,苹果产量2.9万吨,增加0.3万吨,增长11.9%;香梨产量1.16万吨,减少0.19万吨,下降14.4%;葡萄产量1.52万吨,与上年持平;红枣产量1.05万吨,减少0.44万吨,下降29.6%。核桃产量6.43万吨,比上年增加0.13万吨,增长2.1%。
2023年,新和县牲畜出栏数34.42万头,比上年增加3.72万头,增长12.13%;年末牲畜存栏数58.27万头,比上年减少1.39万头,下降2.3%。
2023年,新和县肉类总产量2.02万吨,比上年增加0.22万吨,增长12.3%。牛奶产量1.59万吨,比上年增加0.01万吨,增长0.94%。禽蛋产量0.08万吨,比上年减少0.01万吨,下降9.74%。
第二产业
2023年,新和县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2.31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采矿业实现工业增加值0.34亿元,同比增长13.5%;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03亿元,同比增长11.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工业增加值0.94亿元,同比增长10.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8.16亿元,同比增长10.2%。
2023年,新和县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总产值181424万元,同比增长6.3%;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4251万元,同比增长12.3%。
第三产业
房地产业
2023年,新和县商品房销售面积11.4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5%;销售额39117万元,同比增长15%。
国内贸易
2023年,新和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7002万元,同比增长18.5%。按城乡划分,城镇零售额72751万元,同比增长13%;乡村零售额24251万元,同比增长37%。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业完成零售额69143万元,住宿和餐饮业完成零售额27858万元。
邮电业
2023年,新和县邮政业务总收入1045.47万元,同比增长7.25%,其中:邮政快递业务收入332.28万元,同比增长41.24%。
金融业
截至2023年末,新和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755743万元,比年初增长100909万元,同比增长15.4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44034万元,比年初增加70067万元,同比增长18.7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55319万元,比年初增加88024万元,同比增长13.2%。
交通运输
综述
新和县地处新疆南北疆枢纽区域,是国家“一带一路”向西开放和连通欧亚国际经贸大通道的桥头堡,境内G314国道横贯东西,S217省道沟通南北,南疆铁路横贯县境。
2023年,新和县道路货运周转量累计完成4695万吨千米,同比增长24.2%;公路旅客运输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客运周转量累计完成7416万人千米,同比增长13.6%。
公路
截至2021年末,新和县建成农村公路680条,总里程1607.751千米,S217省、314国道、库阿高速横贯县境。
铁路
截至2023年末,新和县境内铁路营业里程112千米,境内火车站个数3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新和县共有中小学校68所,在校学生44821人,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2783人。其中:职高在校生2413人,高中在校生4585人,初中在校生11460人,小学在校生26363人。学龄儿童小学阶段入学率100%,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06%,初中毕业升学率99%(含内高、内职、外县市招生)。
文化事业
2023年,新和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达17.2万余册;博物馆1个;档案管理部门1个,档案馆1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新和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62个,其中:县级医院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乡镇卫生院8个,民营医院6个,单采血浆站1个,村卫生室114个,个体诊所29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57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83人,注册护士587人,药师(士)61人,检验技师(士)76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474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322张,其中:医院904张,妇幼保健院49张,乡镇卫生院369张。
医疗机构:新和县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县人民医院。
社会保障
2023年,新和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352人,比上年增加2359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人数8315人,比上年增加47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0318人,比上年增加5834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86892人,比上年增加637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7697人,比上年增加1780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169195人,比上年增加457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2029人,比上年增加440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7473人,比上年增加3472人。
历史文化
文物古迹
新和县境内历史文化悠久,有文物古迹65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
乌什喀特古城遗址
乌什喀特古城遗址位于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玉奇喀特乡玉奇喀特村西北1.5千米。古城遗址保存相对完整,分为外城、内城及宫城,中内外三圈围合,形成三重城结构。在维吾尔语中,“乌什喀特”意为“三重城”。古城外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大致呈东西向坐落,东西长约1800米、南北宽800米,残高约3米。宫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向坐落,城墙南北长100米、东西宽80米,残高约5米。出土了大量带流陶器。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托乎拉克艾肯石窟
托乎拉克艾肯石窟位于阿克苏地区新和县西北约43千米处,在雀儿塔格山南麓的山脚下。石窟现存洞窟20个,壁画面积为70.23平方米,这些洞窟均分布在雀尔达格山南麓胡杨沟两侧的陡峭山坡上。其年代上限为公元6世纪,下限至公元8世纪、9世纪以后。洞窟形制和壁画风格均属于龟兹石窟系统,是龟兹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佛教文化在龟兹地区的发展和演变。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库木吐喇石窟中。
通古斯巴西城址
通古斯巴西城址是安西都护府下的军事重镇,是古代龟兹较大的古城堡之一。始建于唐朝,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30米,古城四角有突出的墙垛,规模宏大,保存完整。还出土了许多重要文物。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夏合吐尔遗址(拓厥关)
夏合吐尔遗址(拓厥关)原名曾称为“都勒杜尔·阿胡尔”“色乃当旧城”,当地村民又称“玉其土尔”“夏合土尔”。拓厥关是唐代安西都护府下属的一座要隘,是屏卫安西都护府西境安全,控扼安西与怛罗斯,安西与疏勒之间交通往来的一座重镇。1957年1月4日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包括夏合吐尔遗址(拓厥关)在内的乌什吐尔和夏合吐尔遗址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遗
新和县有非遗项目41项,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非遗传承人43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2人。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
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起源于汉代的古龟兹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在制作材料方面要求严格,选用上等桑木,从而形成特殊的音响效果。新和乐器制作严谨,装饰精美,音色独特,多用于家庭宴乐,表现出维吾尔族传统的文化特色。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风景名胜
综述
新和县有旅游景区6家,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家(加依村景区、沙漠花海景区、唐安西都护府文化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4家(汉西域都护府文化园、新和县博物馆、通古斯巴西城址),旅行社3家。农家乐34家,其中星级农家乐16家。地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文明旅游示范单位1家、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1家。
主要景点
加依村景区
加依村景区位于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游客接待中心正上方的是一座弹奏乐器的老人雕像,高21米,宽56米象征着56个民族大团结。雕像的设计内涵主要是为了体现加依村的民族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和传承加依村的民族手工乐器制作技艺。老人雕像旁边的骆驼设计师代表着丝绸之路。
沙漠花海景区
沙漠花海景区位于塔什艾日克镇乔勒派巴格村,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依托得天独厚的沙漠资源,绿树成荫的周边环境,打造一个综合性,多功能,高品位的,集沙漠运动、花海观光、水上休闲、沙疗康养、自驾露营、滑雪游乐等项目于一体的大众体验主题乐园旅游风景名胜区。现已建成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的游客服务中心,宾馆、餐厅等各种配套服务设施。
唐安西都护府文化园
唐安西都护府文化园依托唐安西大都护府及龟兹都督府所在地——通古斯巴西城址规划建设,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园内建有游客服务中心、通古斯巴西古城体验区、丝路文化展区、登山休闲区、滨水休闲景观区、文化商业街区等,其中通古斯巴西古城体验区是按照通古斯巴西城址1:0.5的比例复建。文化园侧重于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展示丝绸之路文化和丝绸之路精神,是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示范基地、青少年研学基地、新疆“四史”宣教基地、中华文化传承基地、汉唐文化体验基地于一体的全方位体验区。
汉西域都护府文化园
汉西域都护府文化园位于新和县尤鲁都斯巴格镇,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文化园依托东汉西域都护府—乌什喀特古城建设,侧重于国家主权的确立、汉中央政权中心地位的彰显,以及开边拓土、屯戍守望、各族相依的理念。内部规划建设有西域都护府博物馆、古城墙、仿古商业街以及兵营、点将台、瞭望塔等屯兵、屯田文化体验区,是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示范基地、青少年研学基地、新疆“四史”宣教基地、中华文化传承基地、汉文化体验基地于一体的全方位体验区。
地方特产
综述
新和县名优特产有库买提杏、赛买提杏、白明星、黑叶杏、香梨、酸梅、沙玉葡萄、木纳格葡萄和薄皮核桃、红枣、新和鸽、新和牛肉等。
新和薄皮核桃
新和薄皮核桃又称纸皮核桃,个大、皮薄、质优,每百克含蛋白质15~20克,脂肪60~70克,碳水化合物10克,并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胡萝卜素、核黄素等突出。
新和红枣
新和红枣个大、皮薄、质地较密、色泽鲜亮、格外甘甜,枣果营养价值高,富含维生素A、B1、B2、C、P等,而以维生素C含量最为突出。创建1.73万公顷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红枣、核桃)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133.33公顷有机红枣种植示范基地,并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国家红枣标准化示范县。
新和鸽
“新和鸽”获得地理标志性品牌认证,肉质细嫩,味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达19.7%,脂肪含量低,含丰富的核黄素,远销全国,是新疆著名的地方特产食品。
新和牛肉
新和县牛品种以西门塔尔牛为主,牛胴体肉多,脂肪少而分布均匀,肉质细嫩可口。蛋白质含量高达8~9.5%。
荣誉称号
2019年11月,新和县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3年10月27日,新和县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荣誉称号。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30 19:3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