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路
浙江省杭州市新华路
新华路南起庆春路,北至健康路,长1060。由南至北清代时分别为忠清巷、福圣庵巷、昇平街;民国时称忠清巷、福圣庵巷、大东门直街、大营前。1959年整治,拓宽取直,埋设下水管道,建成三碴路面道路,统称为杭州新华路。
基本信息
杭州新华路属于下城区长庆街道,邮政编码:310003。新华路是1959年由原忠清巷、大东门直街、大营前等小街巷拓宽拉直后形成的。初称新马路,不久更称新华路。它南起庆春路,北至健康路,长1060米,宽8-10米。两侧多店铺、证券交易所、银行,北段还有丝绸市场,人烟稠密,市肆繁华,是长庆地区一条重要的骨干道路。
新华路中段旧称大东门直街。南宋建都杭州后,在城南凤凰山麓建皇城的同时,在皇城北面今清吟巷一带驻皇城司亲从,用于皇城巡守。再北,在大东门一带驻军,用以对首都防卫,形成由南至北十里的护卫圈。当年,大东门一带驻军队的数量十分庞大,东之威乙巷,驻战斗力颇强的威捷第一指挥营,西北的下焦营巷一带驻游奕马军;南驻楼子营。大东门则驻后军。后军编制庞大,建有军寨,称后内时鸣金鼓,威武雄壮。大营门因朝东,俗称大东门。宋亡元兴,驻军北移,大东门渐成民居,形成大东门巷、大东门直街等地名。
发展历史
忠清巷地名始于明代,原名昇平巷。《成化府志》:“昇平坊,本名忠清里,入褚家塘。明正德十六年(1521)里人胡世宁(都御史)请御史唐凤仪为王琦、项麒二公建坊,以旌其清;并唐褚公遂良之忠,故名忠清里。”嘉靖二十六年(1547),布政使李默并勒胡世宁名于上。明代忠清里街口(即平安坊口)所刻石碑上,“忠”勒名褚遂良、胡世宁,“清”勒名王琦、项麒。
福圣庵巷应在白莲花寺巷和双眼井巷之间,《浙江省城图》福圣庵巷南端向东为蜻蜓巷而出海蛳沟。至于巷名由来,据《嘉靖仁和志》:福佑院,在褚家塘。周显德元年(954)吴越王建,宋治平二年(1065)改今额。元至正间兵毁,洪武间重建,改土谷祠,今名皮场庙。《约略说》:全二营巷,今为福圣庵巷。
大东门(直街)乃是南宋后军寨的东门,即大营门,转南有楼子营。
大营前旧称大路营。《西湖游览志》:大路营,在褚家塘。褚家塘亦作褚堂巷,为唐仆射褚遂良故里。地旧濒茅山河,吴越国钱氏设大路营在此。褚家塘即大路营口。此一带历代乃是官家屯兵之处,今尚留大营前、大营盘等地名。
新华路自唐代就是杭州丝绸集中生产地之一。《杭州重建观成堂记》:“昔褚河南(遂良)之孙名载者,归自广陵(扬州),得机杼之法,而绸业以张。”褚载就住在昇平街小井巷,改良丝织技术并推广,使杭州丝绸长足发展。后人尊为杭州丝绸同业祖师,并建通型庙以祀。至明代,忠清里一带丝织更是发达,范祖述《杭俗遗风》载:早期是忠清巷、相安里(今新华路),入明即盛,“迄今一乡之人,皆织绫锦为业”。徐一夔《始丰稿》载:“余蹴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居工以织。”吏部尚书张瀚的先祖亦曾居忠清里,他在《松窗梦语》中记,张毅庵(张瀚先祖)初营酿酒,失败后转营丝绸作坊而致富。书中这样写:“购机一张,织诸色纻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五是一。”这是个诱人的利润。清道光年间,杭州绸业界同仁又在通圣庙(通型后改名通圣)侧建“观成堂”作为议事之所,后改为绸业会馆。绸业市场则在白莲花寺前一带,以至后来20世纪末期各个大型丝织厂及杭州中国丝绸城都设在新华路,新华路已成为杭州丝绸商品的窗口。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8 13:22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