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之新农业
2009年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新农村建设之新农业》是2009年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傅治平、赵小艳。
内容简介
《新农村建设之新农业》主要讲述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局势,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谱写出了农业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是农村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废除了人民公社,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开放农产品市场,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初步形成了适应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二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6095亿斤增加到2007年的10032亿斤,总产量增长了64.6%,亩产量增长了,88.7%,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三是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农村市场繁荣兴旺,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长到。2007年的4140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平均增长,7.1%,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四是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公共事业加速发展,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增强,免费义务教育在农村优先实施,广大农民群众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覆盖绝大多数农村,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显著提高;五是农村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全面推进,有效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目录
序 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第一章 完善土地制度:守住农业的根基
一、土地问题:“三农”问题的聚焦
二、“包老爷”最近身体可好
三、农村土地流转别玩“击鼓传花”
四、小心翼翼端好“泥饭碗”
第二章 产业化:玩活农业一条龙
一、农业产业化是一条什么“龙
二、结合地方特色打造“龙头”
三、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四、合作化,再来一次又何妨
第三章 市场与科技:农业插上两只翅膀
一、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二、科技兴农业,必须乘“市”而上
三、科技、市场两翼齐飞
第四章 农业结构调整:立好三根产业柱子
一、农业结构现状及调整目标与措施
二、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放松不得
三、跳出农业抓农业,做好多种经营文章
第五章 循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一、不种子孙地,不断子孙粮
二、从沼气的使用看循环农业经济
三、既要招财进宝,更要青山绿水
第六章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抓住“命脉”,打牢基础的基础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不乐观
三、环环扣紧,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前言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如美国、加拿大等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单位农场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总产量。二是如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科建设、增加化肥和农药施用量等措施,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三是如法国、德国等土地、劳动力比例适中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既重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立足本国国情,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6 13:24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