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花鼓戏
戏曲剧种
新余花鼓戏是江西的地方传统戏剧剧种,起源于清朝。
简介
新余花鼓班所拥有的剧目近二百多出之多,其中,处于花鼓灯早期,带着生活水露、原始活力的小戏剧目有一百六十多出。由于吸收外来剧目与发展本剧种独有剧目,才使得这路花鼓拥有“单台”、“对子”、“三小”;“半班”、大本、连本及旦戏、丑戏、生戏俱全,或喜、或悲、或正,风格炯异、自成体系的众多剧目。代表剧目有:《三伢仔锄棉花》、《补背褡》、《卖花线》、《王先裁衣》,《算命》、《看相》、《送瓜》等。
历史渊源
新余花鼓戏来源于“赣中花鼓”,初名叫“花鼓灯”,后叫花鼓戏或花鼓班。它形成于清乾隆时代,盛行在清末民初,经过民间“灯彩”的阶段,再与其他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变成由单台戏(一个演员独唱)、对子戏到三小戏的演出,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清末的新余,人口衍繁至31万之众。其中一批小手工业者与小农亦农亦艺,有的逐渐弃工弃农而从艺,使花鼓戏获得了一批为数不少的艺人。再者,每逢年节或庙会、或赶墟,又有演年戏、庙戏、墟戏的乡俗,花鼓戏便借此而风靡渝州南北。
基本内容
1、单台戏:《十只砂罐》、《送秧公》、《打茶会》、《十二个月长工》、《十个月孟姜女》、《四川调》、《尼姑下山》、《花子拾金》《九连环》、《玩游歌》、《十个字》、《呱呱调》、《寡妇扫坟》、《新怀胎》等。
2、对子戏:《补背褡》、《看相》、《瞎子算命》、《相别楼》、《卖樱桃》、《打懒婆》、《打骨牌》、《枝子打花》、《媳妇难改》、《十个铜钱》、《学生歌》、《双劝夫》、《张三看妹》、《大放牛》、《交情》、《红绣鞋》、《摘白花》、《十景花鼓》、《调情》、《想郎》、《鲜花词》、《瓜子仁》、《男女采花》、《初开怀》、《喜报三元》、《十个月生意》、《洒金扇》、《探妹》、《下象棋》、《天官赐福》、《苏州扶船》、《学生歌》、《二姑娘得病》、《四九看妹》、《十对》、《十八摸》、《十八变》、《十打》、《调兵》、《婊子算账》、《下本相会》、《玉梅婷》、《反情》、《男女十杯酒》、《十杯酒反情》、《劝郎十杯酒》、《补缸》、《外甥嫖姨娘》、《送郎》、《戒洋烟》、《老怀胎》、《打莲花》、《姑娘看灯》、《初开怀》、《喜板三元》、《三伢仔锄棉花》、《白牡丹》、《数麻雀》、《补碗》、《要金扇》、《挥妹》、《卖棉纱》、《下象棋》、《卖杂货》、《卖花线》、《韩湘子服药》等。
3、三小戏:《瞎子捉奸》、《卖布》、《采桑》、《烟花女告状》
、《破产记》、《盘广货》、《大小争夫》、《王安骂鸡》等。
4、三小戏向半班过渡的小戏:《顶烛怕妻》、《张三卖肉》、《王先裁衣》、《初相交》、《三部大审》等。
5、半班戏:《安安送米》、《自选才郎》、《蔡鸣凤辞店》、《南山耕田》、《担水嫖院》等。
6、整本大戏:《乌金记》、《丝带记》、《卖花记》、《药茶记》、《破伞记》、《毛洪记》、《罗帕宝》、《逼子休妻》、《山伯访友》、《落马桥收租》、《王公子嫖院》、《邹皮匠打酒》、《黄金宝招亲》、《三都大市》等。
基本特征
新余花鼓戏以演生活小戏为主,表演上唱工做工并重,形象生动,在唱腔上,既要有生腔,又要唱旦调,可谓一人登台,男女并演,唱念做白,技巧多变。另外,还有不少融杂技、杂耍入戏的顶碗、玩伞、耍扇、弄帕,以及“动五官”的独门绝活,充分显示出新余花鼓戏的艺术特点。
濒危状况
自90年代开始,群众文化生活日益多元化,对新余花鼓戏的兴趣也逐渐淡泊,尤其在年轻人中少有听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人们忙于生产经营,生活节奏加快,听众越来越少,专业队伍萎缩,年老的艺人难以继续演唱,年轻艺人纷纷改行,出现后继乏人、濒临灭亡的危险。演出场所也逐渐减少,过去的剧场,包括农村乡镇的会堂、影剧院等,现大多转向街头和集市经营,专业剧场演出甚少;后继人才缺乏。特别是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人才都很缺乏。
保护措施
为振兴新余地方戏曲,让独具特色的新余花鼓戏(新余采茶戏)活起来、传下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快新余文化强市建设,首先加强国有戏曲院团的规范化管理,支持民营戏曲院团发展。其次构建市、县、乡(村)“三级”演出场所体系,解决戏曲院团排练场所问题。鼓励文化馆(站)等,以项目合作等形式,为戏曲院团免费或低价提供排练场所,鼓励戏曲剧本创作。加强戏曲专业人才培养。推进我市地方戏曲人才专业教育,支持戏曲院团与地方高校、戏曲职业院校合作,建立学生学习(实践)基地及人才培养基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02 22:03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