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曹乡(斫𥕢乡),隶属于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地处邵东市北部,东与
双峰县甘棠镇毗邻,南与
界岭镇、
廉桥镇相连,西与
新邵县太芝庙镇相邻,北与
涟源市荷塘镇接壤,乡人民政府距邵东市人民政府驻地21千米,区域总面积51平方公里,人口3万余人(截至2024年8月)。有“湘中药乡”美誉。
建置沿革
1949年,斫𥕢乡境域属邵阳县亲义乡。
1950年6月,废保甲旧制,属十四区。
1951年11月,属邵阳县邵东办事处十四区。
1952年2月,邵阳县析置邵东县,属邵东县十四区。
1956年6月,撤区,属斫𥕢乡。
1958年10月,属斫𥕢公社。
1961年7月,属斫𥕢、落水岩2公社。
1965年9月,属斫𥕢公社。
1984年5月,公社改乡,大队改村。
1995年,撤区制,属斫𥕢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斫𥕢乡下辖上斫、石坪、新铺、姚家、罗富、十字、新奎、砂坪、檀树、子山、马鞍塘、黄泥坳、岩泉、木口坝、和塘坪、堤塘、万福、胡田塘、崇山、欧坪、李家、野鸡坪、唐家岭、龙潭、长流、蔡大坪、栽棠、袁家、梧桐等29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6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1年10月,斫𥕢乡下辖17个行政村:
上斫村、石坪村、姚家村、十字村、檀树村、马鞍塘村、
岩泉村、
木口坝村、禾塘坪村、堤塘村、
野鸡坪村、长流村、
梧桐村、金盆村、群立村、
大崇村、雄鹰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斫𥕢乡地处
邵东市北部,东与
双峰县甘棠镇毗邻,南与
界岭镇、
廉桥镇相连,西与
新邵县太芝庙镇相邻,北与
涟源市荷塘镇接壤,
斫曹乡人民政府距
邵东市人民政府驻地21千米,区域总面积47.7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斫𥕢乡地处县东北丘陵区,属丘陵地貌,地势北高南低,主要山峰有老井岭、严塘岭、猪婆山。最高峰老井岭海拔890米。
气候
斫𥕢乡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冬长,春秋短。1981—2010年平均气温14℃,1月平均气温2.1℃,7月平均气温26℃。
无霜期年平均260天,年平均
日照时数1500小时,年平均
降水量1314毫米。
自然资源
2011年,斫𥕢乡
耕地面积8396亩,人均0.33亩。另有山地4万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斫𥕢乡辖区总人口27196人,其中常住城镇人口327人,城镇化率1.20%。总人口中,男性14887人,占54.74%;女性12309人,占45.26%,14岁以下6036人,占22.19%;15至64岁18646人,占68.56%;65岁以上2514人,占9.25%。人口以
汉族为主,达27185人,占99.96%;另有壮、侗等少数民族11人,占0.04%。
截至2017年末,斫𥕢乡常住人口18949人。
截至2019年末,斫𥕢乡有户籍人口30316人。
根据邵阳市第七次人口全国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零时,斫𥕢乡常住人口为1844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斫𥕢乡财政收入95.28万元,比上年增长35%,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2019年,斫𥕢乡有工业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3个。
农业
2011年,斫𥕢乡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1.01亿元,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生产粮食6979吨,人均粮食产量256.4千克。经济作物以种植中药材为主,中药材品种50余种,面积达1.9万亩。畜牧业以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出栏生猪13055头,家禽20万羽,产值4210万元。养鱼10.6公顷,产量26.5吨。
商贸
2011年,斫𥕢乡社会商品销售总额462万元,比上年增长28%。有商业网点37个,从业人员102人;集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160万元。
金融
2011年,斫𥕢乡有金融机构1家,营业网点1个,年末各类存款余额1400万元,各类贷款余额50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斫𥕢乡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32人,专任教师3人;小学6所,在校学生1528人,专任教师52人,初中1所,在校学生496人,专任教师3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斫𥕢乡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8处,图书室14个,藏书2.2万册。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斫𥕢乡有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2个,病床15张,专业卫生人员19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注册护士2人。2011年,诊疗6160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2.26万人,参合率91%。
社会保障
2011年,斫𥕢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5户,人数49人,支出14.85万元,月人均252.6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45户,人数1493人,支出116.45万元,月人均64.9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5人,支出15.1万元;分散供养178人,支出31.43万元。农村医疗救助92人次,城市医疗救助951人,支出4.75万元。农村临时救济220人次,计7.7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8人,支出21.96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3万人,参保率86.25%。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斫𥕢乡有邮政网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
水利
2011年末,斫𥕢乡有落水岩、木口坝、雷祖冲、罗家坝水库4个,总储水量589.5万立方米。
交通运输
2011年末,斫𥕢乡有3条县级公路过境,长18.9千米。乡级公路长46.5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斫曹乡(斫𥕢乡)因地貌与历史事件得名。相传境内荆棘丛生,先民从两山中间
斫路𥕢坑开发,故名“斫𥕢”。
“𥕢”(cáo)指采矿的坑道,“穴山而入谓之𥕢”。
野鸡坪精神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创新图强 、敢为人先”的“野鸡坪精神”。
风景名胜
斫𥕢乡境内有芍药花基地、野鸡坪梯田景区。
芍药花基地
芍药花基地,位于斫𥕢乡
梧桐村上梧桐山,面积1500亩,是一个集种植、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示范基地,属湘中道地药材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芍药被誉为“花仙”和“花相”,系“十大名花”之一,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每年四月为最佳观赏时节。
野鸡坪梯田景区
野鸡坪梯田,位于斫𥕢乡野鸡坪村,占地面积102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周南生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修建库容5万方山塘一口、引水灌溉渠1000余米、开石山造粮田86亩,改写了全村人靠天吃饭的历史。1970年野鸡坪被评为湖南省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现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斫𥕢
野鸡坪农业学大寨梯田入选了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野鸡坪精神陈列馆
野鸡坪精神陈列馆,位于原野鸡坪村部,于2016年10月建成,占地约200平方米。主要由“穷则思变、愚公移山、改天换地、拼搏岁月”四部分展陈,共展览图片1000余张,陈列实物200余件,详细诠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新图强、敢为人先”的野鸡坪精神,真实记录了英雄的野鸡坪人民学大寨、建大寨、成大寨的辉煌历史。现为邵东县干部学习教育基地、邵东县理论社科基地、邵东县党性教育基地。
野鸡坪艰苦奋斗再创业新时代邵阳讲习所,位于野鸡坪村综合服务平台内,于2018年10月建成,面积约500平方米。主要由多媒体讲习厅和多功能会议室两部分组成,完善配备了音响、视频、投影等系统。讲习所以“弘扬野鸡坪精神,艰苦奋斗再创业”为主题,现为邵东县奋斗创业精神教育示范点、邵阳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
岩泉公园
岩泉公园位于斫𥕢乡岩泉村,有水库、草场、溶洞等。
柳岸公园
柳岸公园位于斫𥕢乡金盆村,有翠园、湖泊、柳岸等。
峡山公园
峡山公园位于斫𥕢乡大崇村,有古树、山涧、奇石等。
猪婆大山
猪婆大山位于斫𥕢乡石坪村、姚家村、十字村东南面,是一座横卧邵东、双峰、涟源三县市的大山,最高海拔681米,森林茂盛,植被丰富,本乡境内生态公益林达4000亩,森林蓄积量达12000立方米。
落水岩水库
落水岩水库,位于斫𥕢乡群立村,既是防洪灌溉水库,又是饮用水源。小Ⅰ型,总库容423万方,坝高31.5米。有左右干渠5000余米,灌溉面积4000余亩。2018年新扩建了自来水厂,保障了全乡的安全饮水。
姚家村烈士纪念塔
姚家村烈士纪念塔,位于斫𥕢乡姚家村,面积26平方米。1949年9月,在著名的衡宝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桂系部队在斫曹一带发生激战,无数革命先烈英勇牺牲。为纪念宋文堂等11位殉难烈士,1972年建烈士纪念塔。现为邵东县文物保护单位、邵东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奇公祠
王奇公祠,位于邵东县斫𥕢乡群立村(原万福村)。由王氏族人王家堂主修,始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2011年由族人捐资补修完善。祠堂共二进,为砖木结构。前堂设戏楼,两边有耳房。神主堂神龛为三层木雕,饰有“二龙戏珠、双凤朝阳、麒麟送子”等图案,垛墙为封火山墙。祠堂总进深23.3米,总面阔13.5米,总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主体建筑结构严谨,工艺精湛,古朴风雅,具有较高的建筑美学和艺术价值。现为邵东县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名人
周南生,中共党员,第十一次全国党代会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野鸡坪大队支部书记。
周东生,中共党员,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野鸡坪大队第三任支部书记。
颜坚生,民建会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湖南德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湖南大康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