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草除根
汉语成语
斩草除根(拼音:zhǎn cǎo chú gēn)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
成语出处
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斩草除根”。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有一次卫国与陈国联合去讨伐郑国。郑国的郑庄公请求陈国的陈桓公,希望讲和。陈桓公不答应,他的弟弟陈五父劝他说:“与善人亲近,与邻国和睦相处,是最宝贵的东西。我看还是与郑国讲和吧!”
听了弟弟的话,陈桓公很生气,说:“宋国和卫国是强大的国家,我害怕他们难为我;可郑国是一个小国,我去攻打它,它难道还能把我怎么样呢?”于是继续攻打郑国。
两年以后,郑国强大起来,派兵侵袭陈国,把陈国打得大败。邻国眼看着陈国吃了败仗,然而却坐视不救。人们议论说:“这是陈国自找苦吃,长期作恶事不知改悔。古书有言,做恶事容易,这犹如燎原烈火一样,无法扑灭,最后必然将大祸引到自己头上。”周朝的大夫周任讲过这样的道理:“作为国家的国君,对待恶事应像农夫对杂草一样,将它们铲除,连根挖掉,不让它们再生长出来,这样做的结果,善事才能伸张起来。”
成语寓意
古语有云:“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对于祸患,要防微杜渐,要斩草除根,要把祸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要果断坚决。小草易除,大树难拔。对于祸患幼苗,不要心存怜悯,不要心存侥幸,更不要妇人之仁,历史上西楚霸王项羽就是心存妇人之仁,最后被逼自刎乌江。如果不能斩草除根,最终必将自食祸患。成语告诉人们,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犯罪。惩恶扬善,除恶务尽,不可为自己留有余患。
成语运用
“斩草除根”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彻底铲除祸根,不留后患。连动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
元·杨景贤西游记》一本二出:“我在这江边住坐,若有些跷蹊,不是好事,必须斩草除根,春到萌芽不发。”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连枝秀》:“半世连枝带叶,算从前,历尽虚花,一朝划草除根,到此际方成结果。”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某想剪草除根,萌芽不发,乃诈传灵公的命,差一使臣将着三般朝典,是弓弦、药酒、短刀,着赵朔服那般朝典身亡。”
清·吴趼人《九命奇冤》一八回:“此刻一把火,一缕烟,管保连养福也死在里面,真是算铲草除根的。”
清·曹雪芹红楼梦》六九回:“或暗中使人算计,务将张华治死,方剪草除根,保住自己的名誉。”
李劼人大波》二部七章:“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却又非常同情,认为对付官军,理应这样斩草除根地杀,要是放一个生,反而不是好事。”
逸闻趣事
战国时,晋国的晋励公在位的时候,有六名权臣执掌大权。胥僮和长鱼矫向励公进诛说:“权臣的权力与君王匹敌,凡事都要和主君争权,对上威胁君主,对下贪赃枉法,结党营私,这样下去,国家怎么可能安定呢?”
励公接受了这个建议,杀掉了共中的三位权臣。胥僮和长鱼娇又进谏道:“犯有同罪的人没有一起处死,留下的必定心怀恐惧、怨恨,担心得到同样的惩处,必会心生不轨,如给他们时间准备,将更加危险。”
励公想了想,还是觉得下不去手,说:“我已经杀了三个了,我不能如此残酷,通通把他们都处死。”“可是君王您不想太残酷,他们可是不会对您手下留情的。可是励公这一次,并没有听其劝告。三个月后,剩下的三位大臣果真叛乱,杀了晋励公。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5 08:00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