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拼音:zhǎn)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简帛文字,产生时间可能更早。古字形从斤、从车,本义一般认为是杀,也有人认为是砍断,特指砍杀。后引申为断绝。
会意字。“斩”始见于战国时期,字形由“
车”和“
斤”构成。“斩”为什么由这两部分构成,有人认为,“斩”字的本义为伐木的意思。“斤”字本是斧子一类的木工工具,周纬《中国兵器史稿》:“斧之用于正劈,斤之用为横断。”由此而引申出“砍”“杀”之义来。“斩木为车”,就是砍木头制作车子。所以“斩”字的本义为砍木头。但也有人认为“斩”就是“杀”的意思。
在古代,“车”不仅仅是装物品和乘人的交通工具,还用于一种杀人的刑罚,叫“
车裂”,就是将人四肢分开,再加上头部,然后用五辆马车把人分拉撕裂致死,也叫“五马分尸”。而“斤”表示刀斧,也表示杀人。所以在取消过于残酷的“车裂”杀人方法之后,改用刀砍头或拦腰砍断,这也叫“斩”。这样一分析,“斩”字的本义应该是杀的意思。
《唐韵》《正韵》侧减切。《集韵》《韵会》阻减切,并音蔪。《说文》:截也。从车从斤。斩法车列也。《博雅》:裁也。《释文》:斩,暂也。暂加兵,即断也。《尔雅·释诂》:斩,杀也。《诗·小雅》:斩伐四国。《周礼·秋官·掌戮》:掌斩杀贼谍而搏之。
【写法】❶“车”“斤”宽窄相当;顶部和底部左右旁都齐平。❷“车”,㇜(撇折)的竖段向左下斜行,横段写在横中线。❸“斤”,第二笔竖撇撇尖伸向“车”下侧;横笔在横中线上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