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斑普提鱼
隆头鱼科普提鱼属动物
斜斑普提鱼前半部为红线夹杂白点,后半部有一斜的黑色斑块,尾鳍粉白色。喜欢单独活动(产卵时例外)。喜吃无脊椎动物、鱼、虾等。饲料充分时可长期饲养。
资料
ogenus:Labrus
原始文献:Hist. Nat. Poiss., 3:429, 473, pl.20, fig.1
国内分布:西沙群岛, 南沙群岛, 台湾
国外分布:印度洋非洲东岸至菲律宾, 北至日本琉球群岛
资料来源:南海诸岛海域鱼类志:328.
饲养要求: 水温:24~27 PH:8.1~8.4 比重:1.020~1.025
食性:肉食性
物种特点
背鳍Ⅻ-10;臀鳍Ⅲ-12;腹鳍16;胸鳍Ⅰ-5。侧线鳞33。鳃耙8+16。体长为体高2.5—3.1倍;为头长2.7—2.9倍。头长为吻长2.7—3.4倍;为眼径4.5—6.8倍。前鳃盖骨边缘裸露无鳞。腹鳍末端超越肛门。体呈棕黄褐色。背侧有若干条深色纵走线,向前伸达头部。背鳍第2与第3鳍棘间有1黑色小斑点。背鳍鳍条部呈黑色,并向下和后下方延伸达尾柄与下缘和尾鳍下叶末端。臀鳍边缘黑色。腹鳍黑色。体长256mm。系海洋热带珊瑚礁鱼类
分布
分布于中国南海、东海;国外见于印度洋非洲东岸至菲律宾、北到日本南部的海域。
濒危状态
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
形态特征
体长型,侧扁。上下颌突出,前侧具4犬齿,上颌每侧具一大圆犬齿。颊部与鳃盖被鳞。 D.XII, 10-11;A.III, 11-12; P.17;Ll28-36; GR5+13;成鱼腹鳍多少呈丝状,尾鳍截形,成鱼尾鳍上下缘延长;体上半部红褐色,体下半部色淡;头与体侧具许多橙色纵纹;背鳍软条黑色,且色带向后下方延伸经尾柄至尾鳍下缘;背鳍第一至第三棘具黑斑;臀鳍具一弧状黑带;腹鳍黑色。以前所记载之斜带狐鲷(Bodianus macrurus)为本种之误鉴,其差异在于后者体侧之黑带为垂直宽带,而非斜带。
栖所生态
主要栖息于清澈的珊瑚礁湖和珊瑚礁向海面,深度范围在3-100公尺之间。主要以壳很硬的底栖性无脊椎动物,例如软体动物和甲壳类等为食。台湾四周的珊瑚礁区都十分常见。
地理分布
分布于西太平洋区,东到法属玻利尼西亚,北至日本琉球与台湾,南至新加勒多尼亚海域等。台湾发现于东部、兰屿及绿岛等地。
渔业利用
中型之隆头鱼,体色鲜艳,常被当作观赏鱼,亦可食用,延绳钓、一支钓较容易上钩。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27 12:48
目录
概述
资料
物种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