懦夫博弈(game of chicken)是一个双人博弈,也称为斗鸡博弈和胆小鬼博弈等,其结构与鹰鸽博弈,雪堆博弈类似,都描述了博弈双方相对抗的场景。
背景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有一部风靡一时的电影《
无因的反叛》。片中迪恩与他的中学同学玩了一场博弈:大家把车开向悬崖,获胜的一方是在他的车越过
悬崖之前最后从车里面跳出来。在一些香港片中,也有这种比胆大的博弈。
这里要介绍的懦夫博弈与此不同,那就是两个司机的车不是开向悬崖,而是在一个可能相撞的过程中开车相向。
两人都可以在相撞前转向一边而避免相撞,但这将使转向者被视为“懦夫”,向前者被视为“勇士”;他也可以选择继续向前——如果两个都向前,那么就会出现双双车毁人亡的局面。
特点
收益矩阵
在懦夫博弈中,如果两人都选择向前,那么双方均车毁人亡,收益最低;如果一人选择转向一人选择向前,那么没有事故发生,但是转向的人会被称为“懦夫”(“chicken”),向前的人获得最高收益;如果两人都选择转向,那么两人都获得一个较低的收益。
我们把博弈中各种情况下司机所得到的收益赋予一定效用值,如下表:
懦夫博弈虽然是我们构造出的例子,但是跟我们现实中有些问题是类似的。比如,两辆相向行使的车狭路相逢,互相都不让道的情况。从博弈的赢利结构来看,应该说双方采取一种合作态度——至少是部分地合作态度选择转向可能是有利的。
均衡分析
我们依次来看四种策略组合是否是纳什均衡。策略组合为(向前,向前)时,只要有一方将策略变为转向,那么双方的收益都将增加,故(向前,向前)不可能是纳什均衡。策略组合为(转向,转向)时,只要有一方将策略变为向前,那么他的收益就会增加,故(转向,转向)不可能是纳什均衡。策略组合为(向前,转向)时,司机甲将策略变为转向会将自身的收益从2变为1,降低了收益;司机乙将策略从转向变为向前会将自身的收益从-2变为-4,降低了收益。因此(向前,转向)是纳什均衡,类似的,(转向,向前)也是纳什均衡。即纯策略纳什均衡为一个司机向前,另一个司机转向避让。
应对策略与案例
应对策略
懦夫博弈有着与
性别战博弈不同的结构特征,那就是如果一方坚持要进行博弈,那么另一方难以退出博弈(退出博弈也会被视为“懦夫”)。局面就变成了骑虎难下。而此时,冒险选择向前而获胜的一方,总是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了对方的痛苦之上。假定博弈参与的一方是鲁莽、不顾后果名声的人,另一方是足够理性的人,那么鲁莽者极可能是博弈的胜出者。如果这种懦夫博弈进行多次,则冒险选择向前而成功的参与人就更有信心在将来采取这种策略,他很可能会树立起一种粗暴的形象使得对手在未来的对局中害怕而获得好处。
游戏中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如果你能判定对方一定会选择不转向,那你就一定要转向。所以,只要你能想办法让对方认为你是肯定不会转向的,那你就可以迫使对方选择转向。这时候,发出什么样的信号,让对方相信你不会转向,就成了你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这里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放弃自己的选择权。比如,在这个游戏中,你可以用一块布蒙住自己的眼睛。这实际上是告诉对手,你放弃“转向”这一选择。而对手知道你已经没有能力选择转向了,那么他为了不受重伤,就只能选择“转向”了。
应用案例
在军事领域,确保相互摧毁(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作为一种策略被认为可以防止战争爆发。其基本思想如下:假定对抗双方均具有确保相互摧毁的能力,那么此种结果对应于懦夫博弈中的双方均不转向的最坏结果,那么双方均会倾向于不发动战争。在核武器得到发展后,核威慑的建立使得确保相互摧毁这一假设具备现实基础,因此有人认为核武器的诞生降低了战争的风险。
懦夫博弈模型在政治、经济方面也经常使用,古巴导弹危机、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和伊朗击落美国无人机等都是懦夫博弈的典型的案例。例如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一方正是通过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一行为回应了美国在意大利等靠近苏联国土的地方部署导弹这一行为。双方均做出了懦夫博弈中不转向的姿态,但最终谈判结果还是以各退一步作为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