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翅凤头鹃(学名:Clamator jacobinus): 成鸟具
羽冠,上体及头侧、翅、尾等黑色,具铁绿色亮辉,尾羽端部具白斑,两侧者形宽,中央者较狭;下体白色、淡灰白或略带棕黄色。
虹膜褐至红褐色;嘴黑色;脚灰蓝黑色。和
红翅凤头鹃区别在羽冠较短;翅黑色而具一大白斑;尾具白端;下体大致白色。
斑翅凤头鹃嘴侧扁。嘴峰向下弯曲;头具长形黑色
羽冠。翅短圆,尾较长,呈凸尾状。头和整个上体黑色,具绿色光泽;两翅也为黑色,
初级飞羽具一白色带斑横贯内外侧(第一枚飞羽仅见于内侧)。尾也为黑色,具白色尖端;中央尾羽白色端斑较窄,两侧较宽。下体白色。有时灰白色或略带棕黄色。
幼鸟和成鸟相似,但上体较褐,头上羽冠不显著;尾端白斑沾棕,且较窄;颏、喉棕灰色,翅上
覆羽具棕灰色羽缘。
大小量度:体长33毫米;嘴峰♂25-28毫米,♀25-28毫米;翅♂146-155毫米,♀144-155毫米;尾♂156-176毫米,♀156-169毫米;跗跖♂25-28毫米,♀25-28毫米。(注:♂雄性;♀雌性)
多单独或成对活动。常活跃于高而暴露的树枝间,飞行速度较红翅凤头鹃略慢。鸣声清脆,叫声为二声一度,较粗厉。主要以鳞翅目幼虫、蝗虫等各种昆虫为食。偶尔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
原产地:安哥拉、孟加拉国、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印度、肯尼亚、莱索托 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尼泊尔、尼日尔、尼日利亚、阿曼、巴基斯坦、卢旺达、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索马里、南非、南苏丹、斯里兰卡、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多哥、乌干达、也门、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斑翅凤头鹃在中国是夏候鸟。种群数量稀少,应注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