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属
牛科、羊亚科的一属动物
斑羚属(学名:Naemorhedus):是牛科、羊亚科的哺乳动物,共有4种。体形较小,平均体长1000毫米左右,肩高约510毫米。颌下无须。具足腺,无鼠蹊腺。雌雄两性均具角,角长128-150毫米,横切面呈圆形,二角由头部向后上方斜向伸展,角尖略微下弯。
动物学史
Naemorhedus属自拉丁语nemus(genitive nemoris),意为“森林”,而haedus则为幼山羊。这里使用的拼写是属的原始拼写。然而,替代性Nemorhaedus也经常出现,并且被某些人认为是流行的用法。
该属最初为3个物种,赤斑羚(Naemorhedus baileyi)分布于缅甸、印度和中国西藏。长尾斑羚(Naemorhedus caudatus)特产于中国,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华南等地。斑羚(Naemorhedus goral)分布于亚洲南部至西伯利亚。
2013年划分为6个物种:
赤斑羚(Naemorhedus baileyi):分布于印度阿萨姆邦,中国云南、西藏和缅甸边界地区的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喜马拉雅山西部斑羚(Naemorhedus bedfordi):分布于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克什米尔)。
长尾斑羚或中国北方斑羚(Naemorhedus caudatus):分布于西伯利亚东南部,中国东北部和韩国。
缅甸斑羚(Naemorhedus evansi):分布于缅甸中部和南部、泰国和中国云南省北部。
灰斑羚或喜马拉雅山东部斑羚(Naemorhedus goral);喜马拉雅山西部地区,从印度北部经过尼泊尔和不丹再到阿萨姆邦。
中华斑羚或中华西部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中国(从内蒙古到云南)。
长期以来,缅甸斑羚被认为是中华斑羚的一个亚种,而喜马拉雅西部斑羚被视为灰斑羚的本地形式。但是,一些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中华斑羚和缅甸斑羚的遗传物质相差6.9%。缅甸斑羚与赤斑羚之间的差距仅为4%,因此两者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遗传结果也支持缅甸斑羚的独立性。另外,这两个物种构成该属中最原始的群体。另一方面,中华斑羚更接近灰斑羚。
2019年划分为4个物种:
赤斑羚:分布于缅甸北部及相邻的印度阿萨姆东部地区。在中国分布限于西藏东南部的察隅、波密及米林县;雅鲁藏布江畔的加查、朗县,墨脱以及林芝等县,南伸至云南北部的怒江以西。
长尾斑羚:分布于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韩民国和俄罗斯联邦。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尤其是小兴安岭山脉,以及与朝鲜接壤的边界附近的长白山山脉。
中华斑羚: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泰国和越南,存在不确定性的包括孟加拉国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斑羚降为亚种并入中华斑羚,命名为中华斑羚云南亚种(Naemorhedus griseus evansi)
喜马拉雅斑羚: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将喜马拉雅山西部斑羚(Naemorhedus bedfordi)降为亚种,并入喜马拉雅山东部斑羚,统称“喜马拉雅斑羚”。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
形态特征
体貌
斑羚属有4个物种。外形似家养的山羊,但身体粗壮,四肢也粗短,体长82-130厘米,尾长8-20厘米,肩高57-79厘米;体重22-42千克。蹄狭窄。吻鼻端裸露的面积较大,向后伸到鼻孔的后角。耳窄而直立。眶下腺退化,仅在其处有一小块裸皮。雌雄均具圆锥形的角,长13-18厘米。角较细短,向后上方斜向伸出,略向后弯曲,两角基部十分靠近,相距约15毫米。角的远端尖而角面光滑,越往基部隆起的角环越加明显,背面隆起较高,腹面隆起低,在角表面有许多条沿角纵轴的细形凹线。
头骨
头骨较窄而高,脑颅在顶骨处向下发展,使整个头骨后部向下弯。额骨与枕骨间形成一近直角的角度。双角在额骨后部两侧向后上方伸出,在骨角的外面套生有由表皮形成的角质角。鼻骨不十分长,呈三角形,前端锐尖,后角嵌入额骨。泪骨为上下窄、前后宽的长方形,其前上角与鼻骨的三角形顶角相接。上颌骨侧面观也似一上为顶角的三角形,其顶角与鼻骨顶角接近。前颌骨较短,其上端背缘与鼻骨相隔很远。腭骨腹面中央骨缝处,尤其是后部有明显的向腹面凸出的纵同嵴突。
牙齿
齿式为:0.0.3.3./3.1.3.3.=32。上颌无门齿和犬齿。第1前臼齿较小,其余2枚前臼齿稍大,齿面由两个纵向的月牙形齿突组成。臼齿大于前臼齿,齿面由2对月牙形齿突组成,最后1枚臼齿后缘具1纵棱。除第1枚前臼齿外,各颊齿在唇面由月牙形齿突的尖角处向外突形成齿侧面的纵棱十分明显,因而在第2、3前臼齿后缘各具1纵棱;臼齿因具2对月牙形齿突,故除前后各具1纵棱外,在齿中部两月牙齿突交接处另具1纵棱。下颌的3对门齿、1对犬齿均集中于下颁前端。犬齿紧贴门齿且形状相似。犬齿与前臼齿之间具较大的间隙,其长度相当于下颊齿列长的一半。第l前臼齿小,齿面具l纵向棱,其余颊齿相似,惟最后一枚臼齿后端突起棱发达,呈一小叶状。
毛色
斑羚体毛丰厚,冬季绒毛甚发达。四肢的毛较长,腿毛可达蹄上。毛皮长而致密,取决于物种,其颜色为灰色、深棕色或狐红色。所有种类都有白色的喉咙和黑色的背脊线。雄性也以短鬃毛为特征。
中华斑羚被毛深褐色,淡黄色或灰色,表面覆盖少许黑色针毛,具有短的深色鬃毛和一条粗的深色背纹。四肢色浅与体色对比鲜明,有时前肢红色具黑色条纹。喉部浅色斑的边缘为橙色,颏深色,腹部浅灰色,尾不长但有丛毛。
喜马拉雅斑羚没有鬣毛,但从头部沿脊背有一条黑褐色背纹,喉部有白色或黄色的浅喉斑。四肢短而匀称,蹄狭窄而强健,有蹄腺。毛色随地区而有差异,一般为灰棕褐色,背部有褐色背纹,喉部有一块白斑。体毛厚密、松软且蓬松,通常呈灰褐色,但针毛的毛尖为黑褐色,远观时似有若隐若现的麻点。
赤斑羚的头部、颈、体背以及四肢均为红棕色,背部中央具有一条黑褐色的纵纹,比喜马拉雅斑羚略显宽阔,腹面黄褐色,体侧稍显浅淡。
长尾斑羚体毛灰色,具有一浅色喉斑,被毛主要灰褐色而无黑色覆盖,无鬃,有一条不明显的深色背纹。四肢比身体色浅,但不如中华斑羚那样对比鲜明。
栖息环境
栖息地通常是海拔1000-4000米的森林山脉。为典型的林栖兽类,栖息环境多样,从亚热带至北温带地区均有分布,可见于山地针叶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和山地常绿阔叶林,但未见于热带森林中。常在密林间的陡峭崖坡出没,并在崖石旁、岩洞或丛竹间的小道上隐蔽。
特别善于攀岩,多栖息于远郊区县较高的山地森林,尤其喜欢栖息在其他动物与人类难以攀登的石砬子上,有的斑羚在一面为缓坡另一面为悬崖峭壁的山顶栖息。秋冬喜欢在向阳处,而夏季常在林下栖息。
生活习性
一般以4-12只的小群一起活动,性情孤独,成年雄性喜欢单独活动,或者结成2-3只的小群。其活动范围多不超过林线上限。冬天大多在阳光充足的山岩坡地晒太阳,夏季则隐身于树荫或岩崖下休息,其它季节常置身于孤峰悬崖之上。
多在早晨和黄昏时活跃,此时进行觅食活动,一般在固定的范围内。极善于跳跃、攀登,在悬崖绝壁和深山幽谷之间奔走如履平川,即使纵身跳下10余米高的深涧也安然无恙。视觉、听觉极为灵敏,叫声似羊。受惊时常摇动两耳,以蹄跺地,发出“嘭,嘭”的响声,嘴里还发出尖锐的“嘘,嘘”声。如果危险临近,则迅速飞奔而逃。
斑羚一般早晚觅食,以各种青草和灌木的嫩枝叶、果实以及苔藓等为食。吃食后到山谷溪流去喝水,白天隐蔽在视野开阔而又离取食地点不远的地方休息。为选择适宜的采食场所,常有季节性迁移,但在一处栖息较稳定,甚至排粪都在一个地点,有时堆积粪便达10多厘米厚。斑羚所吃食物全为植物,一年四季因环境中食物有变化而不同。早春到5月以林间的苔草等为主,夏季以羊草、蒿等草本植物及胡枝子等灌木的树叶、嫩枝芽为食,冬季以干草和树木的嫩枝及苔藓地衣等为食。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尼泊尔、泰国、越南、巴基斯坦、缅甸、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韩民国和俄罗斯联邦。
繁殖方式
斑羚的繁殖力较差。一般幼兽到1.5岁时达到性成熟。秋后到初冬为发情期,交配季节在9-12月间,是一夫多妻制。在繁殖季节,优势雄性对其范围内的所有雌性都有交配权。雌性妊娠期约6个月,次年4-6月产仔,通常一胎产1仔,偶有2仔,幼羊惯称羔羊,幼稚态很短,产下后几个小时就可站起来吃奶,哺乳期约两个月。寿命约十年左右。
下级分类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8年 ver 3.1。
易危(VU)——3种,近危(NT)——1种。
种群现状
斑羚属种群数量极少,分布区域极窄。是在分布区内野生动物中被猎人列为重要的狩猎对象之一。分布区内主要受当地门巴族珞巴族和爱好狩猎的部分藏族猎人们的威胁。特别是从1970年以后猎人们狩猎工具或狩猎方式不断改进,由弓箭至刀枪,盗猎者已不用土枪而更换为猎枪和响声小、命中率高的小口径步枪,猎捕率愈来愈高。此外还用绝灭种群的钢丝套等狩猎器械,致使斑羚的活动随时潜伏着生命危险。
参考资料
Naemorhedus.The IUCN Red List .2019-03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14:59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