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醮科仪
法事
在道教宫观内,人们常常可以看到道士们身着形制颜色各异的法衣道袍,手持各种法器,吟唱着古老的曲调,在坛场里步罡踏斗,这就是道教的斋醮科仪,俗称“道场”,谓之“依科演教”,简称“科教”,也就是法事。
涵义
“斋”的原意指齐和净,后为斋戒、洁净之意,指在祭祀前,必须沐浴更衣,不食荤酒,不居内寝,以示祭者庄诚。谓之“修斋”的,初为“积德解愆”,再则“和神保寿”,后为“专道”、“乐道”、“合道”,即为“修道”,此为修斋的最高境界。因此道教重视修斋,并制定了一整套斋法。按照它的规模和作用可以分为:内斋(极道):包括心斋、坐忘、存思等等(见《洞神经》);外斋(济度):包括三箓七品,三箓指金箓斋、玉箓斋、黄箓斋;七品指三皇斋、自然斋、上清斋、指教斋、涂炭斋、明真斋、三元斋(见《洞玄灵宝玄门大义》)。各种斋法有着不同的意义,如金箓斋“上消天灾,保镇帝王”,玉箓斋“救度人民,请福谢过”,黄箓斋“下拔地狱九幽之苦”等等。
全真派道士食素,正一派道士初一、十五或其他宗教节日,均要食素,都是在持斋以奉道。
“醮”的原意是祭,为古代礼仪。《说文》曰:其一为冠娶,二为祭祀。道教继承并发展了醮的祭祀一面,借此法以与神灵相交感。“醮”亦有“醮法”,指斋醮法事的程式、礼仪等规矩。“醮”的名目很多,大凡世人有所需就会有相应的建醮名目,如祈雨九龙醮、正一传度醮、罗天大醮等等。
斋醮科仪
斋法与醮法本不一样,后来相互融合,至隋唐以后,“斋醮”合称,流传至今,成为道教科仪的代名词。
“斋醮科仪”指醮祷活动所依据的一定法规。一般有阳事与阴事之分,也就是有清醮与幽醮之分。清醮有祈福谢恩,却病延寿,祝国迎祥,祈晴祷雨,解厄禳灾,祝寿庆贺等,属于太平醮之类的法事。幽醮有摄召亡魂,沐浴度桥,破狱破湖,炼度施食等,属于济幽度亡斋醮之类的法事。宫观道众每逢朔、望日,重要节日,祖师圣诞,都要举行祝寿、庆贺等典礼,这些常行的仪规统属斋醮科仪。
发展历史
斋醮祈祷,古即有之。早在东汉以前,就有“斋戒”、“醮”、“坛”等说法,说明道教斋醮科仪源于中国古代的祈祷仪式。东汉时期,道教产生后,汉桓帝亲祠老子于濯龙,文厨为坛,饰淳金扣器,设华盖之座,用郊天乐(见《后汉书》)。可见此时的斋醮祈祷不仅有了坛和供器,而且有了音乐——郊天乐。东汉时,太平道已有向天祈祷和称谢等仪式;天师道亦有“涂炭斋”、“指(或作旨)教斋”等斋仪,祈祷者“黄土涂面,反缚悬头”,仪式简单。另外,天师道还有为病人请祈的“三官手书”,具体做法是:“书病人姓字,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山,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见《三国志·张鲁传》)此种科仪虽然十分简朴,但已具备了斋醮科仪中表章的雏形。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张道陵创教之初,因传授《天宫章本》中的某些斋祠醮法,使弟子“各成道法,于是,其事大行”。《天宫章本》可谓最早的科醮书。总而言之,这一时期是道教科仪的开创阶段,所以科仪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十分简单,但不可否认的是,斋醮科仪产生了。
东晋、南北朝时,斋醮科仪经上清派、灵宝派道士推演,逐渐形成整套的仪范和程式。东晋哀帝兴宁二年(364),魏夫人的弟子杨羲、许谧在茅山创建“上清法坛”,用“九老仙都君”印。东晋安帝隆安年间(397—401),葛洪族孙葛巢甫撰著《灵宝经》30余卷,至南朝陆修静再加增修,大行于世,在阁皂山建立“灵宝玄坛”,用“元始宗坛”印和“元始万神”铜印。
北魏时期,道士寇谦之率先改革北方天师道,提倡礼度,改诵经“直诵”为“音诵”,从此斋醮诵经有了音乐的内容。寇谦之著《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和《箓图·真经》,使科仪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继寇谦之后,南朝刘宋灵宝派道士陆修静亦改革南方天师道,在撰写三洞经典的基础上修整了斋醮科仪。他曾撰著斋醮科仪百余卷,有关灵宝六斋、九斋、十二斋等不同斋仪及《升玄步虚章》等斋醮乐章多种。经寇谦之和陆修静整编修订以后,斋醮科仪逐渐定型并走向完善,到隋朝时基本上停滞不前,但仍受重视。
斋醮科仪历经唐、宋、元各代,随着道教的发展而盛行。
唐玄宗于开元十年(722)及二十九年(741)诏两京及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二所,每年依道法斋醮。此间他还“于道场内亲教道士步虚声韵”,并诏道士司马承祯、李含光等作《玄真道曲》、《大罗天曲》等。唐武宗即位(841),召道士赵归真等81人入禁中,于三殿修金箓道场。帝幸三殿,于九天坛亲受法箓。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是道教斋醮科仪的集大成者,他搜集、整理、编纂、删定了南北朝以来的各种科仪。在此基础上又新修了《太上正一阅箓仪》、《洞神三皇七十二君斋方忏仪》、《道门科范大全集》等科醮书多种,影响十分深远。
北宋太宗、真宗、神宗、哲宗、徽宗各朝,宫中设醮,史不绝书:真宗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令太常礼院详定天庆道场醮仪,颁诸州;徽宗于大观二年(1108)颁金箓灵宝道场仪范于天下,令道士依法奉行。
金元之际,京中宫观、大邑名山(如龙虎山、阁皂山、茅山等)均有设醮者。不仅正一派道士,而且全真派丘处机、王处一,太一道萧志冲、萧居寿等,亦皆先后承金、元皇帝之旨而主醮事,斋醮遂为各派所习。
明代以后,道教转衰,但斋醮科仪仍流传于民间。此阶段出现了许多民间宗教,流传十分广泛,许多斋醮科仪被民间宗教所吸收。同时有许多大型的斋醮科仪因无力承办而失传,小型的斋醮科仪因进一步简化而更适合一般民众的需要,故一直流传至今。
清代龙虎山上清宫提点娄近垣,整编斋醮科仪12卷,辑集成《黄箓科仪》,成为近现代科仪的典范。
具体仪式
举行一项斋醮科仪,往往要通过建坛、设置用品、诵经拜忏、踏罡步斗、掐诀念咒等一系列仪式完成,
建醮坛
建醮必先设坛,称为“醮坛”,又称“法坛”。“坛”指在平坦的土地上用土筑的高台,用以祭祀天神和祖先。古代醮坛,原为露天,后改在殿内。不同形式的斋醮,往往建有不同规模的坛。大型斋醮活动,通常筑有若干个坛,其中一个是主坛,叫做“都坛”,其余的坛叫做“分坛”。
请执事
在斋醮仪式中,各有一定称谓和职守的道士,统称为执事,即醮坛执事。据《金箓大斋补职说成仪》,执事主要有:
高功:位居各执事之首。担任者必须“道德内充,威仪外备,天人归向,鬼神具瞻”;在仪式中要“蹑景飞晨,承颜宣德,惠周三界,礼越众官”。
监斋:位仅次于高功。其职守,一为“总握宪章,典领科禁,纠正坛职,振肃朝纲”;二为“周密察非,从容授简,有严有翼,毋滥毋堕”。即主管科仪典法,为高功的副手。
都讲:与高功、监斋合称“三法师”。担任者必须“洞辅该通,法度明练,赞唱仪钜,领袖班联”;“玄坛步趋,升座讲说;昭符人望,默契人心”。即主管唱赞导引,亦为高功的副手。
以上三职,正一派称为“三法师”,全真派仅称“高功”,无“法师”之称。但三者在斋醮科仪中各有明确职能,相辅相成,共同发挥对科仪的主导作用。此外还有其他执事:侍经、侍香、侍灯、知磬、知钟,等等,亦各有其职。
道教醮坛之上,讲究一定规矩,谓之威仪。因道教认为斋醮乃人神交接,怠慢不得,故立下清规,目的是“戒其惰慢,检其愆违,察其行藏,观其诚志,若有过失,随事纠举”。《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载有《醮坛清规》,所列凡三十五条,可见醮坛之上,纪律严明。
醮坛上有必要的设置和用品,除香炉、灯、花、法器、幢幡等外,主要有:符简、章表、法水等。
醮坛科仪中,有其独特运作形式,主要有外在的咒诀罡步,香赞礼表等方法和内在的存想运讳、叩齿集神等修功。
咒:指通于神灵的用语。古代“咒”通“祝”,一般以“急急如律令”结尾。持咒可以请神、驱邪、保命、护身等。
诀:手指按一定的方法盘结捏掐而成的形状叫做诀,其过程叫做掐诀。掐诀可以通真制邪,役将治事。不同的神明有不同的诀法,如灵官诀、斗姆诀等。
步:指踏罡步斗。相传创自夏禹,故又称“禹步”。“罡”指天罡,“斗”指北斗。高功在坛场上,假方丈之地,以为九重天,按照星辰斗宿之方位,用步踏之,即可神驰九霄,启奏上天。罡有多种,如三宝罡、二十八宿罡、交泰罡等,各有用法。
灯:指醮坛上燃点坛场灯烛的常用仪式,最初是独立的仪式,后来被包含在别的仪式中。其作用是上照天庭、下彻地狱、拔度亡灵,故人逝后必“法天象地,燃灯告符”,以期达到“超出良难”。
礼拜
礼拜:道教醮坛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仪式。俗称“叩头”、“作揖”,无论是道士,还是信众,在道教宫观内外,面对神像都要礼拜,这是入道教的首要和根本。
诵经
诵经:道教醮坛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仪式,指诵念经文。初习仪式必先学诵经。诵时有一人独诵,亦有众人合诵;有一经诵一遍,亦有一经诵多遍。其方式亦有多种,主要有心诵、形诵、神诵、心祝、密祝、微祝等。通过诵经最终达到上消天灾,保镇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生死受赖,其福难胜。
步虚
步虚:指醮坛上讽诵词章采用的曲调行腔,相传其旋律宛如众仙飘渺步行虚空,故又名“步虚声”。依据步虚音乐填写的字词,称为“步虚词”。步虚声吟唱起来乐章优美,有深刻的艺术内涵,大诗人杜甫赞曰:“此曲本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度闻。”
存想
存想:一名“存思”,简称“存”。要求闭合双眼或微闭,存想内观某一事物或神真的形貌、活动状态等,以期达到集中思想,去除杂念,进入人神交接境界。道教认为,建醮不懂存想,无法沟通人神世界,斋醮即失去意义。存想的对象十分广泛,包括存想天象(日、月、星辰、云雾等)、景物(气、炎火)、人体(五脏、丹田)及神真(身内神、身外神)等,多为师徒秘密传授。
叩齿
叩齿:即上齿与下齿相叩,以集神驱邪。一般分为鸣天鼓(左叩)、击天磬(右叩)、鸣法鼓(门齿相叩)。左叩以击幼天门而应神羔,右叩凡制伏驱降用之,鸣法鼓以通真格上帝,凡朝奏用之(见《天皇至道太清玉册》)。
进表
进表:指道士将表文(青词表章)上奏天庭的仪式,又称“上表”。其程式为启坛、请圣、拜表。其用法因神位高低而定,对道教最高神呈进称为“上大表”,对一般神则称为“上疏”。最后将表文焚化,称为“化表”,以期送达天庭,祭告上苍,众圣光临坛场,赐福延龄,先灵受度。
炼度
炼度:即用符法度化鬼神,使得超度。炼指用真水和真火交炼亡者灵魂;度指修斋行道,拔度幽魂。其功用为“生人服之(符法),可以恢神。而鬼神得之;亦可度化”(见《上清灵宝大法·水火炼度品》)。
施食
施食:道教科仪的一项仪式,也叫“斛食”或“赈济”,俗称“焰口”,即设斋食以超度鬼魂。早期道教并无施食,但在南朝刘宋时已有雏形,唐朝时就有了相当的影响和规模。宋元之际,以米饭盛于斛内施食,称为“斛食”。直到解放前,有些宫观还保留着这一做法。施食时要用“祭炼”之法,即高功存想,以神度鬼,使其早升天界,脱离鬼道。
散花
散花:醮坛仪式组成中所常用。通过想象中的神仙銮驾,把醮坛幻化为神仙居处的瑶坛,存想自身为神仙临坛弘道,故以散花作为颂赞神仙和幻化醮坛的仪式内容之一。道教“散花”并非实地抛散鲜花,而是诵唱,有多种的散花词,多为五言、七言、词曲等。
解冤释结
解冤释结:所谓冤结,主要指世间种种人际怨怼,引起了阴讼牵连、人鬼牵连、阴鬼受难、阳世受报等。道教认为须用科仪和符文解冤释结,以求阴鬼升仙,阳世平安。
化坛卷帘
化坛卷帘:化坛指将坛场幻化为瑶坛仙境、神仙世界;卷帘如同人间君王临朝听政,卷帘听取高功面陈奏疏。这种仪式多以化符、唱赞、存想等方式完成,经韵中有“倒卷帘”。
启师谢师
启师谢师:即礼三师。三师指度师、籍师和经师。凡大型道场,皆设有祖师坛。开坛之初,高功恭对祖师坛,启奏三师,请赐保佑,谓之启师。下坛时,必要礼谢三师,以志不忘师恩,谓之谢师。
以上各种仪式,便构成了大大小小的斋醮场面。
常用斋醮科仪
现行道教常用的斋醮科仪很多,大略有:早晚坛功课、接驾、祝寿、进表、炼度等等。
(一)早晚坛功课
道教住观道士每日早晚例行的科仪。约始于南北朝以后。据《早晚功课经·序》曰:“功课者,课功也。课自己之功修自身之道也。修自身之道者,赖先圣之典也。诵上圣之金书玉诰,明自己之本性真心,非科教不能弘扬大道,非课诵无以保养元和。是人道之门墙,修仙之径路。”
在观道士每日卯、酉之时上殿做功课,早诵香赞、开经偈、净心咒、净口咒、净身咒以及《清静经》、《玉皇心印妙经》等;晚诵步虚、开经偈、玄蕴咒、《太上洞玄灵宝救苦拔罪妙经》、《元始天尊说升天得道真经》等。唱赞礼拜,讽诵仙经,一是修真养性,二是祈祷吉祥,三是坚定道心,四是超度亡灵,五是体现宫观道风管理。
(二)祝将科仪
常用于道教早坛功课出坛中的一种科仪。祝为恭请之意,将即神真;祝将是恭迎神真登临坛场。
早坛功课化天地疏文后,通过高功表白,举威显化天尊、礼拜、上香、宣表、念咒,显示祖师赫赫威灵,降临坛场,以护经护道护坛庭,达到道门常清静。
(三)祭孤科仪
常用于道教晚坛功课出坛中的一种科仪。祭为祭祀、超度之意;孤为孤魂;祭孤即祭祀孤魂,为亡灵超度。
晚坛功课出坛,各执事如法如仪后,通过高功表白、举太乙救苦天尊、礼拜、上香、洒净水、表白宣表箓、高功步罡撒食,以期甘露洒开地狱门,孤魂亡灵升仙都。
(四)祝寿科仪
道教用于祖师圣诞之时的科仪。祝为庆贺之意,寿为寿辰,祝寿即庆贺祖师寿辰。如正月初九、正月十五、正月十九,分别为玉皇、天官、丘祖的圣诞,于当天晚上零点例行此仪,以贺祖师诞辰。
其程式为:各执事如威如仪,高功表白,齐举玄教万寿天尊,上香礼赞,举道经师宝天尊,咏“三宝香”韵,举香云达信天尊,宣表念祖师宝浩(某祖师圣诞即念某祖师诰)、焚表、退班。
(五)庆贺科仪
亦为道教用于祖师圣诞之日的科仪。庆为庆祝之意,庆贺即庆祝祖师诞辰,一般在祖师圣诞日白天举行。
其程式为:各执事如列如仪,上香礼赞;举三清应化天尊,举道经师宝天尊,举香云达信天尊,上祝香咒,上威灵咒,宣表、表白、念诰(某祖师圣诞即念某祖师诰)、焚表、退班。
通过此仪,恭对醮坛,以贺祖师圣诞。
(六)接驾科仪
道教专用于玉皇巡天之晨的科仪。接为迎接之意;驾为圣驾,指玉皇大帝;接驾科仪指迎接玉皇大帝时所行的朝科。宫观于农历腊月二十五日子时(即零点)举行迎接玉帝圣驾大典,简称迎銮接驾。
其程式是《早课》念完《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真经》,高功跪起启请韵、起“小赞韵”,监院拈香、刹板,高功说文,提科起步虚韵,高功举大罗三宝天尊,高功起吊挂,高功提纲、表白,高功说文、起天尊板,众念鹤驾采临天尊,众出殿至天坛,退班。
通过此仪恭对瑶坛,延请玉帝降临人间,赐福禳灾,延龄益寿。
(七)大回向科仪
常用于道场圆满时的一种科仪,是为道场圆满做的总忏悔。
其程式为:高功拈香说文,提科起步文,高功举大罗宝天尊,高功起吊挂、提科提“恭对道前”,表白接“回向如法”,高功朗念回向文,众念《弥罗宝诰》及《洞玄灵宝高上玉皇本行集经》,高功起送花赞、退班。
通过此仪,仗道威力,愿罪消除,常转法轮,普度群品。
(八)进表科仪
进表亦称“化表”、“焚疏”,是道教斋醮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科仪,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的斋醮活动中。例如金箓、玉箓、黄箓,或者大型醮会,均要举行此仪。
进表,源于中国古代的祈祷仪式,经两汉南北朝、隋唐诸代的发展,逐渐由简趋繁,直至宋元以后才日趋统一和完善。但由于道法师承的系统不同以及传播地域的经济文化,乃至语言、风俗习惯的差异,各地在演习中有了很大的不同。例如上海道教现行“进表”科仪,大体分三个步骤举行。第一步为启坛:法师和众道士入坛敬香,跪奏祝告,醮坛被幻化成瑶坛仙境,以分灯法点燃全坛之灯,击金玉之声,然后漱水,净洒坛场。第二步为请圣:奉安五方神圣、请圣、降圣。第三步为拜表:法师和众道士奉请三师相助,降临坛场,高功默念“薰香咒”,行祭礼于司表仙官,以劳动仙官递送表文于天庭,然后封表,法师虚画符文于表上,以示封缄;行送表礼,焚表化行;高功罡步踏斗,以示元神飞升天庭,默念表文,禀告上苍。高功在踏表后,收敛元神;众法师和执事致谢众神,献供,上表结束,退堂。此为进表科仪的核心内容。
通过此仪,道士将书写信众祈愿的表文呈达天庭,祭告上苍。众圣降临坛场,赐福延龄,先灵受度。
(九)水火炼度仪
道教斋醮中常用的一种科仪。水火即真水真火,水火炼度即指用真水真火,交炼亡灵,拔度幽魂。有九炼生尸、灵宝炼度和南昌炼度三种。
在举行该仪时,坛场上要设置水池和火沼,水池盛真水,火沼置真火。其中真水是在拂晓时,“于东井中,人未汲者”(《上清灵宝大法》),经焚请水符后,在烛光下,汲水入水池内;真火是在日午时,“面日,截竹取火,下用印香引之”(同上),火着后,焚请火符,引火烧沼内炭。
其程式为:祝香,启闻上帝,焚降真诏灵符;高功就座召将吏,将吏降临,念五帝真讳;收召亡魂,水火交炼;焚符九章,使亡魂之脏腑生神;说戒;举道经师宝;鬼神十戒;九真妙戒;举奉戒颂;读符告简牒;高功下座,送魂度桥;焚燎,举三清乐;退班。其核心是收召亡魂,水火交炼。
通过此仪,水火交炼,超阴度亡。
(十)灯仪
道教斋醮中常用的一种科仪。指以灯为主要法器的一种仪式,多在日落后举行。有九幽灯仪、北斗灯仪、本命灯仪、血湖灯仪等。
灯仪源于中国古代的祭祷仪式,至南北朝时,醮坛执事中已有“侍灯”一职,到唐末五代,道教斋醮中就有了完整的礼灯仪。元朝时期,灯仪被广泛地运用于金箓、玉箓类道场中。后经过发展,大体分为金箓、黄箓两大类。
金箓类灯仪的程式是:入坛、启白(通意)、皈命和赞颂、讽经、宣疏、回向。
黄箓类灯仪的程式是:入坛、启白(通意)、举天尊之号和赞颂、讽经、宣疏、回向。
灯仪中的火种是从正午阳光取得的火源,然后再在灯仪中点燃坛场各灯。
通过此仪,照耀诸天,续明破暗,下通九幽地狱,上映无福极堂。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17 14:23
目录
概述
涵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