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北大道的绿树浓荫中,掩映着一座淡灰色的老建筑,简洁典雅,平整无奇,其风格跟周围的建筑有明显的区别。这就是有名的文远楼,而在建筑界内,同济大学文远楼更是被奉为经典之作。入选《世界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的经典建筑。
静静地横卧在同济大学东北部葱茏草木间的文远楼,可以说是同济最具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的建筑之一。虽然外表朴实无华,但这座建筑已经近花甲年岁,却又是中国现代建筑上的一座丰碑。文远楼总建筑面积5050平方米,属于混凝土框架结构,这在50年代的中国可谓稀有。建筑属
包豪斯风格,平面布局自由流畅、功能分布于流线安排合理、立面设计简洁有力,可以说是“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第一栋”,是“同济建筑规划设计的一座精神财富”。
走进文远楼,无论是进厅、房间、楼梯还是细部设计,都显示了设计者对于现代建筑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它不仅娴熟而恰当地运用了现代建筑的手法,更主要的是它真正从建筑理念到空间、功能的布局、处理,以至构件、细部的设计都贯穿了现代建筑思想。
“当初,文远楼在设计时很注重结构和材料的节省,巧妙运用了工程学和力学原理。”有位老师曾说,“虽然用料节省了,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反而,经过岁月的考验,事实证明它更具牢固性和耐久性。”
同济大学“文远楼”自1993年被
中国建筑学会评为“优秀建筑创作奖”,又被列为上海市近代历史保护建筑后,该设计倍受我国建筑界的关注。大家又不免为该建筑设计者黄毓麟先生英年早逝而扼腕不已。就在该工程在1954年落成之前,黄毓麟不幸罹患脑瘤,不久逝世,时年28岁。
1949年黄毓麟毕业于杭州
之江大学建筑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黄毓麟又到同济大学新成立的建筑系当老师。
当年在杭州
之江大学建筑系时(1946至1949年),他是建筑设计课程唯一教授
谭垣老师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他毕业后留校任助教期间,深受同学们的敬慕。1950年他和谭垣教授等人合作成立联营顾问建筑事务所,1951年3月,在参加上海市政府举办的本市人民英雄纪念塔第二轮全国公开设计竞赛时,他们在参选的56份应征图样中,囊括了第一名和第二名两项大奖,一时传为佳话。黄毓麟在建筑界遂初露头角(该两项设计合作者还有雕塑家
张充仁和工程师张智)。
当初同济校园的总体规划根据校部向北发展扩建校区的设想,在
哈雄文教授的主持下,将主轴线设在文远楼以北(包括如今留学生楼一带)的东西向教学中心广场,主轴两侧布置了四座教学大楼,在广场西尽端设有图书馆,东边面向四平路开设新校门。并决定首期先在广场东南角上建一座工程馆(即文远楼现址),要求该馆平屋顶上可设置天文测量仪器供教学和研究工作之用。当时分管学校基建工作的副校长
夏坚白教授(我国天文测量先驱)建议,以我国古代伟大的天文、数学家祖冲之,字文远(公元429-500年)命名,是为文远楼的缘由。
文远楼建造于1954年,是典型的三层不对称的错层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其建筑面积达5050平方米。主要建筑师是黄毓麟、哈雄文,主要结构师是
俞载道。据了解,文远楼当时是为建筑系教学使用而设计建造的,后在作为土木学院办公楼,现在又归还为建筑学院办公以及藏书用,比邻同济建筑设计院。这幢建筑从平面布局到立面处理,从空间组织到结构形式都大胆而成功地运用了现代建筑的观念和手法,它的形象很自然地令人想到“包豪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风格深入影响中国,五十年代初诞生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本土现代建筑,文远楼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我国最早的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的建筑,是包豪斯飘到远东中国的第一粒种子。但由于后来全国上下的
复古主义建筑思潮影响,包豪斯现代建筑思想受到冷遇和批判,现代主义建筑没能在中国得到发展,直至改革开放后建筑界才开始重新认识到文远楼所隐含的重要历史价值。
走在文远楼 ,我们发觉不论从进厅、房间、楼梯还是细部的设计,都显示了设计者对于现代建筑精神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它不仅娴熟而恰当地运用了这种现代建筑的手法,更主要的是它真正从建筑理念到空间、功能的布局、处理,以至构件、细部的设计都贯穿了现代建筑思想。尽管我们以现代的眼光去看,它仍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学习!听一些老教授说,文远楼好就好在里面没有多余的空间,每个空间都有他自身存在的必要,可见设计者的苦心和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