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社
汉语词语
文社指志趣相投的文人所结成的团体。以切磋文章为主。有的也议政。
文词释义
志趣相投的文人所结成的团体。以切磋文章为主。有的也议政,如 明 末的“复社”。 清 黄宗羲 《万悔庵先生墓志铭》:“诗坛文社, 三吴 与 浙 河东相闭隔,而 三吴 诸老先生皆欲得此两人为重。”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文社之盛,自海金社始。” 鲁迅 《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他们又帮申报馆印行些 明 清 的小品书出售,自己也立文社。”
清末革命团体
清末湖北武汉新军中的革命团体。其前为群治学社改组的振武学社,宣统元年(1909年)阴历正月初九,振武学社社长蒋翊武等在武昌黄鹤楼举行会议,振武学社改组为文学社,蒋翊武沿任社长。宗旨是“兴汉排满,推翻专制,驱逐满奴,夺回汉室江山。” 发起人有张廷辅刘复基、蒋翊武、李擎甫、沈廷桢、张筱溪、唐子洪、商旭旦、谢鸣岐、萧良才、曹珩和黄季修等12人。蒋翊武、刘复基为正副社长。社址设在武昌小朝街85号。1911年1月由振武学社改组而成,蒋翊武任社长。借“研究文学”为名,文学社有严密的组织,入社会员需经严格考察,以防不测。在新军中开展革命活动,吸收社员五千余人。后与共进社组成起义领导机关,发动了武昌起义。1912年6月,为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维护民主共和,增强革命力量,将文学社并入同盟会
参考资料
文社 .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0-06-28 17:51
目录
概述
文词释义
清末革命团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