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澜河,
海南岛北部独流入
琼州海峡河流,又称文澜江、临江,旧名抱甲。源出海南省
儋州市和庆镇的马鞍岭,向北流经
临高县,于博铺港注入琼州海峡。是海南岛大河之一。全程流长86.5公里,流域面积776.78平方公里。河道平均坡降为0.00147,总落差为254.3米。
干流概况
文澜河发源于海南省儋州市和庆镇的马鞍岭,由南向北流,流经临高县和舍、加来、南宝、美台、波莲、文澜江、临城镇、博厚、东英地区,经县城向东北出百仞滩至博铺港,汇入琼州海峡,干流全长86.5公里,流域面积为776.78平方公里。河道平均坡降为0.00147,总落差为254.3米。
水文特征
1963年发生洪水时,临城河段洪水位达43.178米。1954年3月23日在冰廉水文站测得枯水流量为0.4立方米/秒。1958年后,由于先后在河上建设了尧龙水库、抱美电站、百仞滩电站,枯水流量有了较大的变化,枯水期出现的时间由原来的3月或4月份变为每年的12月份前后水库暂停放水的时间,流量每秒钟1立方米。文澜河是灌溉和发电的主要河流。沿河有不少冲积平原发育形成洋田区。
1981年12月,在文澜河从三个断面采样检验,河水总硬度在1.23—1.52之间,均为二级水质,不符合生活饮用标准
1963年9月7日至9日,第11号强台风刮了两天两夜,风力9级,阵风12级。文澜河水位猛涨,尧龙水库超过保险线,加来敦灵水库水坝被洪水冲垮。房屋倒塌938间,飞瓦翻顶523间,死亡6人,受伤14人,猪牛死亡281头。
主要支流
加来河,是文澜河最大支流。发源于白石岭,流经加来、美台地区,于美梅村西面与文澜河干流汇合。河长34.5公里,流域面积152.57平方公里,河道平均坡降为0.00212。
尧龙河,是文澜河另一支流,为暴流性山溪,发源于儋峰岭,于南宝光吉农场与文澜河汇合,全长25公里,流域面积106.5平方公里。
治理开发
引蓄水
解放前,本县没有水利设施,农田多是“望天田”,除多文岭、高山岭、洛基岭(儋州市)北部和马鞍岭、大寒岭西部的1.02万亩农田靠自然泉水灌溉外,其余农田均无水利灌溉或靠临时拦河堵水、水车车水、人工戽水灌溉。此外,就靠天下雨。据《海南岛志》记载,各地由于“水利未辟,旱灾时生,收获之丰歉,全视天时为转移”。1949年,全县15万亩耕地中,有水灌溉的不到2万亩,流传着“有水不流临高坡,十年种田九不收”的歌谣。
1958年,贯彻“以社办为主,小型为主,蓄水为主”的方针,开展了“以县为战,以社为战,以队为战”的水利建设高潮。当年5月,建成全县最大的水库——尧龙水库;
尧龙水库,位于县城南40公里处,系文澜河上游,因在尧龙村附近而得名。1958年1月中旬,县委组织1.7万名民工,投资人民币250万元动工兴建。经过4个多月的昼夜奋战,于同年5月上旬竣工。水库大坝高29米,长1.1公里,宽170米,完成土方60万立方米,石方21万立方米,用钢材30吨、水泥650吨。水库集雨面积80.60平方公里,最大库容562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95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77万亩。
水力发电
1967年在文澜河兴建百仞滩水电站,年发电量552万度。1969年12月向临城镇供电。
百仞滩水电站,位于临高县城北4公里的文澜河下游。1967年秋动工兴建,1969年12月竣工发电。装机3台,容量600千瓦。1981年电站扩建,又装机2台,容量329千瓦。1982年共装机5台,总容量920千瓦,总投资111.89万元。
抱美水电站,位于波莲区抱美乡抱才村的南边。1976年开始兴建,1979年11月份发电。管理人员34人。电站有天然落差,集雨面积397.6平方公里。上游有尧龙水库调节,沿江流域的南宝、加来、和舍、美台等地区水利灌溉回归水,水量充沛。1985年,年发电量486万度,年收入22万元。
河湖长
2023年5月,海南省水务厅公布的河湖长为:
王斌。